第1265章
然而驥星河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所有的破甲炮彈全都落在了他身后的位置,讓橘紅色的塵土漫天揚起,遮掩了后方獨立團沖鋒的身影。 眼見如此,多架炮口毫不猶豫的繼續向前移動,預判一樣鎖死了驥星河的沖鋒路徑,并毫不猶豫的提前開炮,破甲炮彈以飽和式的覆蓋攻擊,像是暴雨時密布在空中的雨滴一樣,足以淹沒一切。 而那些始終追在驥星河身后的破甲炮,火力沒有絲毫的減弱,持續著巔峰的射速,讓那些傾瀉而出的破甲彈宛如一道龍卷,又像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金屬風暴。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因為攻擊角度的關系,此時能夠對驥星河發起攻擊的破甲炮,數量已經銳減至二十三架。 前有雨,后有風。 看似已經無路可走的驥星河,卻沒有選擇騰躍,因為星月能夠清楚的‘看’到,第二道防線的很多武器,已經鎖定了她和驥星河所在位置、所行路徑的上空。 一旦騰躍,下場就是被直接轟飛。 星月甲的防御力可以保證驥星河不死,甚至能夠在被轟飛的過程中保持平衡,可如果因此而失去了破陣的機會。 那這風和雨,就會落在獨立團的身上。 驥星河選擇了硬抗,以雙刀護住機甲的攝像頭位置,開啟了超頻形態星月的全功率模式。 帶著風,迎著雨,成功繞行至了防線的側翼。 這其實很難,那些破甲彈上附著的動能,讓驥星河都沒法完美的cao縱星月甲了。 但他成功了。 眾多帝國機甲向他殺來,不是為了殺死他,只是為了拖延時間,讓風雨落在獨立團的身上。 只要打殘了獨立團,那無論獨立團今天的作戰意圖是什么,都已經不重要了。 可驥星河又怎么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呢? 一步破一甲,直至陣前。 揮手間,風消雨散。 集群沖鋒而來的獨立團,勢不可擋的再次殺穿敵陣。 猶如一道全金屬構成的,洪流! 第582章 真正的目標 在獨立團沖鋒的時候,聯邦的遠程火力一直在進行支援。 借助于機甲的視角,以及軍事衛星、高空無人偵察機,還有超遠程雷達等等,那些帝國的火力輸出平臺、作戰單位,只要出現在偵察探測的范圍內,或者是對獨立團開火,聯邦就能夠在第一時間確定其精確坐標,而后進行無情的火力打擊。 帝國的反導武器系統,因為沒有制空權的原因,攔截的成功率并不高,只能借助于掩體的優勢硬抗。 在帝國看來,聯邦的火力配額遠遠不如它們,只要撐過了一段時間,打掉了獨立團,那聯邦就會因為這非常冒失的一戰而損失慘重。 可來自于天空四面八方的那些聯邦火力,在今天就像是無窮無盡一樣,竟然有一種飽和式覆蓋打擊的感覺。 因為這一戰,西部戰區已經做好了打掉一個月火力配額的準備,甚至是打掉更多也在所不惜。 同樣的,聯邦對西部戰區的遠程火力支援,也有一種不計成本的感覺。 獨立團殺穿這條峽谷,對于聯邦來說是具有極大戰略價值的,哪怕是獨立團一架帝國機甲都沒有擊破,甚至是在沖鋒過程中折損過半,只要獨立團能夠順利穿過這條居中的峽谷,那就是無可爭議的成功。 關鍵就在于帝國躍遷基地的位置,就像是曾經帝國不計代價的,想要獲取聯邦六號、五號基地的精確坐標一樣。 說是機甲為王的時代,可真正能夠一錘定音的,還是類似于小伊萬那樣的核武器。 而想要讓核武器的威能最有效的發揮出來,攻擊目標的精確坐標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很早之前就知道聯邦有核武器的帝國,最重要的躍遷基地又怎么可能沒有防核打擊的能力呢? 獨立團在帝國的火力轟擊中,在聯邦的火力掩護下,形如一道金屬洪流,在峽谷之中持續突進。 帝國布置的第二道防線,和之前的第一道防線一樣,只有部分兵力遭遇到了獨立團的攻擊,那些想要堵截獨立團行進方向的兵力,只是和獨立團打了個照面,就只能看見獨立團帶起的橘紅色塵土。 追擊開始。 之前被殺穿的第一道防線的機甲兵團,一直在追擊的過程中,因為第二道防線的阻礙,原本追不上獨立團的它們,已經和第二道防線的機甲兵團完成了匯合。 風雨再度襲來。 “七十五公里?!?/br> “準備作戰?!?/br> 已經行至峽谷中段位置的獨立團,在被追擊的過程中,又遭遇了帝國組織起來的第三道臨時防線。 和之前兩道防線相比,這道防線的兵力布置要更為全面,雖然機甲的數量因為獨立團的行動過于突然,來不及調動更多所以沒有明顯的增加。 可那些配合機甲作戰的兵力布置,卻能夠給獨立團帶來很大的困擾。 如果是純機甲組成的防線,以獨立團的戰力,輕而易舉的就能夠殺穿,而后仗著速度的優勢拉開一定的距離。 可非機甲的作戰單位,想要殺穿的難度就大了很多,比如可移動的堡壘型火力輸出平臺,相比于機甲使用的防護裝甲,這種堡壘的使用的外層防護裝甲在同等厚度的情況下,要弱了不止一個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