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但攻擊的機會卻沒有因此而出現,還來不及將槍尖回轉刺向貝爾羅西的機甲,貝爾羅西的下一刀就已經臨身。 當啷又是一聲。 槍尖再一次和機甲戰刀碰撞在了一起,槍頭和刀身觸之即分,各自因為碰撞產生的力量、角度而被彈開。 當啷當啷當啷……鐺鐺鐺…… 撞擊聲越來越密集,在塵暴之中不斷碰撞的刺槍和戰刀,逐漸模糊帶起了一道道的殘影。 無論是正在觀戰的星河小隊眾人,還是以伯爵機甲為代表的帝國機甲,純粹以機甲上的攝像頭捕捉實時畫面,已經沒法看清楚刺槍和戰刀的真正動向了。 控制著機甲的智能系統進行慢放,才勉強能夠在塵暴之中捕捉清楚。 但慢放這種事情,只適合事后觀看使用,或者是旁觀者使用,對于身處于戰斗之中的驥星河、貝爾羅西來說,又是如何精準的捕捉到對方的攻擊、防守動作的呢? 速度越來越快的戰斗,圍觀者都有些看不清楚了,但身處于其中的對陣雙方,卻在這一波戰斗中都保持了毫發無傷。 雙方只有武器不斷碰撞,雙方的武器始終都沒法命中對方的機體。 這一幕,看起來有些眼熟? 星河小隊的機甲戰士們擔心時,突然想到了剛才他們看到的戰斗過程,那還是驥星河使用機甲重劍的時候,同樣是不斷揮舞著機甲重劍劈砍,想要劈開貝爾羅西的刺槍突進到它身前戰斗。 機甲重劍和刺槍不斷的碰撞在一次,雙方卻始終毫發無傷,直至驥星河抓住了機會成功突進的時候,才被貝爾羅西用槍身砸中了腦后。 所以,久攻不下的貝爾羅西,會不會使用驥星河剛才用過的那一招呢? 看著雙方機甲體型之間的差距,眾人突然產生了一種不忍直視的感覺。 如果驥星河的機甲被貝爾羅西近身,就算是不考慮那些關節處的尖刺,只看機甲體型和性能之間的差距,結局就會悲慘到讓他們后悔一輩子。 要不要…… 貝爾羅西終于決定改變自己的進攻方式,而在這之前,它根本就沒想過它會破不開驥星河的橫槍立馬。 它的速度比驥星河快,它的力量比驥星河強,它主動進攻而非被動防守,驥星河怎么可能擋住它所有的攻擊呢? 甚至,是在它的攻擊剛剛發動時,驥星河就已經做出了近乎于同步的防守動作。 刺槍像是預判一樣擋在了它的戰刀攻擊路線上。 這讓它感覺到了恐懼。 技巧? 并不全是,因為它也有技巧,在駕駛機甲的時候用出種種格斗技巧,包括了利用對機甲重心的控制,讓機甲爆發出超越其性能極限的力量、速度,這些它都能夠做到。 可它的戰刀就是沒法破開驥星河的防守。 是戰斗意識,以及自己并不了解的一種特殊能力。 想不明白的貝爾羅西唯一能夠確定的是:相比于機甲戰刀,驥星河更擅長使用刺槍作為武器,在更換了武器之后,驥星河的戰斗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所以它改變了進攻方式,但并不是學習驥星河的突進,反而是主動拉開了和驥星河之間的距離。 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它懂,之所以做出這種戰斗決策是因為…… 完成了后撤步的貝爾羅西,猛然爆發速度沖向了驥星河身側的位置,機甲完成了沖鋒這個動作的時候,再次揮動手中的機甲戰刀橫著砍向了驥星河。 原本屬于它的刺槍,再一次攔住了它的戰刀,它再次后撤步拉開距離,再次開始沖鋒突進揮砍戰刀,同樣是驥星河的身側。 站在原地近乎于沒有挪動位置的驥星河,機身卻已經轉了半圈,隨著貝爾羅西的不斷后退、突進、揮砍,他控制著機甲完成了一個完整的三百六十度轉身。 整個轉身過程中,他以刺槍擋住了貝爾羅西五刀。 于是,貝爾羅西確定了他完成原地轉身所需要的時間,但貝爾羅西卻沒有放棄這種繞圈一樣的攻擊方式,它后撤的距離變的更遠了一些,在距離驥星河八米左右的位置,繼續開始兜圈子。 轉體四五米的距離,揮手就是一刀劈砍,手中機甲戰刀和刺槍槍頭碰撞的瞬間,它再一次完成了轉體的動作,又是四五米的距離之后再揮刀。 直到此時,觀戰的哈里斯、秦佟等人,終于明白了貝爾羅西選擇的戰斗方式是什么。 簡而言之,它想要出現在驥星河的身后,因為驥星河腦后的攝像頭在之前就已經被它給擊破了。 沒有來自于背后的視線角度,驥星河就看不到來自于背后的攻擊。 站在原地不斷轉身的驥星河,所需要轉體的角度遠遠要小于貝爾羅西,但問題是他身處于防守位置,并不能確定貝爾羅西在繞圈子時發動攻擊的時間。 這種防備,讓轉體角度更小的他,完成轉體所需要的時間并不比貝爾羅西快多少,算上貝爾羅西機甲的性能優勢、完好程度,他在貝爾羅西的進攻之下逐漸出現了劣勢。 機甲和機甲之間的戰斗,到底是不同于人類和人類之間的戰斗,也不同于人類和猩猩本體之間的戰斗。 現有的cao作模式下,再完美的cao作想要具現成機動動作,都會有一定的時間延遲。 很多時候想要完成的機動動作,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