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其實玩笑下也藏著真心,只是無法宣之于口。 容皓的那個錦囊雖然有用,算到底,還是君王仁慈。他不是無情的石頭人,東宮的歲月,他是記得的,不然不會這樣“中計”。 樞密院那樣彈劾她,把聯合西域部落那幾封書信當做最大的錯誤,言下之意,幽州最后一戰,所有的傷亡和折耗都要算在她頭上,但君王是知道她為什么這樣做的。 云嵐是為了讓言君玉快點回來。 相比那個最巨大的風險,軍費,兵丁死傷,所有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了。這很殘忍,但如果能保住一個不墮落的帝王,她是會用一切去換的。 君臣一場,她總覺得自己不是最配得上他的知己,但世上哪有那樣完美的故事呢?動不動就君臣相得一世知己。就連太/祖當年,也是先用羅慎思打天下,再用葉慎治天下,最后是容凌走到最后,托付了江山。蕭景衍身邊的謀主也一直在換,葉鴻走后,容皓艱難支撐,洛衡身份尷尬,最后又用回葉鴻。正如她所說,她一直在。 從龍之臣,論功行賞,也少不了她。 四月初,圣旨下,追循舊制,重設唐時的尚宮局,掌管宮內文書往來,宮中湊足六局十二宮,女尚宮官封三品,統領女官,等同大理寺卿,是天子近臣。 經此一役,沐鳳駒也成長許多。 朝局一日一新,燕北王病了,燕北王世子要接任了,天珩帝給足仁慈,在靖北給羽家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有說是帝王心術,先敲打,再委以重任,好磨練羽燕然的心性。涼州給了靖北侯俞燁,玉門關給了羽燕然,同時靖北另筑一城,依著玉龍雪山的山勢,如同長城般守在群峰之中,叫做封狼城,因為是敖云將軍所建,世人稱之為云中城,又稱云州。從此靖北一分為三,守望相助,如同鐵桶一般牢固。 盛夏日長,沐鳳駒天天跟著天珩帝處理政事,君臣磨合都是這樣來的,只是仍有許多地方不懂。為什么東宮封而不用,為什么后宮無人得寵,為什么明明圣上和太后都不怎么喜歡荔枝,嶺南的荔枝還是一日日往宮里送。當然這樣的盛世明君,這些事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除了讓狀元郎費解一點之外,并沒什么大礙。 最讓他費解的,是那天在文華堂看到一張流沙箋,玉色底子上襯著流沙金色,寫了一句古詩“朕與將軍解戰袍”。 詩他是背得滾瓜爛熟的,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將軍解戰袍。武帝送定遠將軍出征的詩,君臣相得的名句。但他無論如何想不到這句詩圣上是寫給誰的,幽燕三處,沒人擔得起。句中的看重就不說了,關鍵是心腹近臣一般的親昵,圣上就連對敖仲大將軍也沒有這份信任呀。 怎么算也只有一個羽燕然,他不是給發配靖北了嗎? 沐鳳駒想了半個月,謎底才在樞密院解開。 那天是靖北第二批將軍回京的日子。沐鳳駒聽見廣平王神神秘秘拿著個靖北的回文跟身邊人在議論著什么,大周治軍向來嚴,將軍回朝,途徑驛站每一處都要簽押,送回京中,叫做回文,免得異動。 “……都說要封王了?!闭f話的是廣平王身邊的人。 “封王?不至于吧,雖然有功勞,到底是外臣……” “王爺,你看看回文就懂了?!?/br> 這是第一封送回樞密院的回文,沐鳳駒都沒見過,難免好奇,只聽見廣平王驚訝道:“不是敖云將軍嗎!叫什么津平侯……” 旁邊的人小聲說了什么,兩人聲音都低下去了。沐鳳駒不欺暗室,也沒有刻意去聽了,只是這疑點藏在心里。 等到他看到回文的時候,才明白他們談論的是什么,也知道了圣上那句詩的意義。 七月初,靖北軍的驃騎將軍,鎮北侯言君玉。率安南軍三萬,靖北鐵騎五萬,再加上這半年收下的士兵,足有十萬大軍,班師回朝。 第168章 夜風小言回來了 沐鳳駒沒想到云嵐會在這時候重開東宮。 當然是圣上的授意,他知道,但東宮是太子居所,封是可以封的,重開就牽連甚廣了,難免讓那幫宗室又提起皇嗣來。他雖然對朝局的考量還不算老練,但就連他都能想到的事,云嵐怎么會想不到呢? 他帶著滿腹疑惑看著云嵐張羅,把云嵐都逗笑了:“你不知道的事還多著呢,自己多看少說,慢慢就懂了?!?/br> 沐鳳駒應了一聲,云嵐想到什么,又囑咐道:“說真的,別亂說話,凡事三思而行?!?/br> 這話說完她自己都有點恍惚,真是吊詭,她當年沒能給出的對少年的憐惜,今日給了別人。算起來只算命運弄人,到底錯過了,做不成容凌和□□晚年那樣的如臂使指。 靖北軍第二批進京,場面比一切都來得大,甚至隱約蓋過敖仲封王的排場,也難怪有傳言說這次又要封王了。主要還是圣上看重,恭親王城外親迎,宮門處是朱雀叩門,都是心腹重臣。 言君玉一路在驛站簽自己本名簽回來,等到了京城外,已經是天下皆知了。連賀綺羅也笑他:“這下真是衣錦還鄉了?!?/br> “賀將軍還說我?我看你怎么跟你哥交代?!毖跃褚残λ?。 “怎么交代,我全須全尾回去他們就謝天謝地了?!辟R綺羅得意得很:“倒是你要想想自己的‘交代’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