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他幼時離開家鄉,很是不舍,但總記得母親當年有扇屏風上繡著的的話: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要有想見的人在身邊,哪里都是江南。 幽州這一戰其實贏得頗慘,要不是言君玉帶騎兵實在帶得好,勝負其實未定,尤其是西戎是新王親征,氣勢實在兇狠,尤其那些北院的騎兵,簡直是把這當成最后一戰來打,好在最后也終于打贏了。 西戎退兵時言君玉都有點恍惚了,他傷得不輕,被人簇擁著回到軍營,幽州城已經被打了個稀巴爛,連傷兵都無處安放,包扎的地方就在城中的驛站里,已經是三面透風,用布簾隔著,他躺在擔架上任人包扎,看見熟悉的面孔一個個被抬進來。 衛孺傷得不輕,賀綺羅也中了箭,靖北侯俞燁回來得最晚,實在讓人擔心,好在最后清點了一下,熟悉的面孔基本都在。 “王爺呢?”他問賀綺羅。 敖仲可不比俞燁,蕭栩到了他這,別說上前線,打仗時連城都出不了,天子印信也沒用,只能和容衡一起在城后的堡壘里面面相覷,萬一淪陷還要被壓著送走,實在氣人。不過蕭栩現在脾氣好多了,竟然也乖乖聽話。 “他陪著容大人出去了吧,跟著敖將軍巡邏邊疆,看西戎人是不是真的退兵。本來不讓他們去的,他們一定要去,敖大人也只好陪著?!?/br> 一邊的衛孺聽到容大人名字,還朝言君玉做個鬼臉。 他們倆都是只認一個容大人的。 言君玉只能笑笑,看見一邊的監軍,秉筆大人朱雀,也一副認同的樣子。今日兇險,要不是他在陣前跟著自己,說不定真的回不來了。 “這里就是西戎狼旗所在了嗎?”容衡站在山丘上遠眺:“能不能知道西戎王是從哪路撤退的呢?” 敖仲如何不知道他為什么執意要到前線一看,只是沉穩應答,道:“赫連狡猾,斥候也常常被迷惑過去?!?/br> 天已經黑透了,容衡還在邊界線上逡巡著不肯離去,容家都是文人,他雖然樞密院供職,但也沒法上前線。這樣執著想見一面,看著實在有點心酸。 “那是什么?”蕭栩忽然疑惑地道。 眾人都抬頭看,只見遠處的夜空中忽然亮起一點火光,越升越高。就在眾人以為那是西戎人傳令的信號時,又一點火光升了起來,然后是第三點、第四點……正在撤軍的西戎軍中,忽然亮起無數點的火光,越飛越高,將整個西南方點亮,如同星海般燦爛。 “那是孔明燈……”容衡輕聲道。 江南對年節看得不重,不過是闔家團圓罷了,卻把元宵節當做大事來過。無數詩詞里都寫了元宵的燈會,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火樹銀花,寶馬雕車,是極繁華熱鬧的江南景致。 塞上卻沒有這習慣,又是戰事中,他都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直到看見這滿天的孔明燈才想了起來。 這是容皓送他的上元節。 第167章 云嵐像把一棵張牙舞爪的樹扭成正型一…… 收復靖北,很是費了一番功夫。 但論功行賞的事,也是不能推遲的。 朝中塞上,頓時都熱鬧了起來,各種派系都活躍了起來,也各有各的論調,頭一個自然是敖仲,中流砥柱,守住了幽州,就算封王也是眾望所歸,又追封了殉城的幽州牧李泓,都是毫無異議的事。只是接下來的功勞就有了爭議了。 風頭正勁的,是燕北的年輕將領,東宮出去的伴讀大人羽燕然。恭親王年紀又小,位置又高,雖然有功,不過賞賜府邸罷了,俞燁是功過參半,也難說,只有羽燕然,幽州最后一戰時,燕北馳援立下大功不說,直接打得西戎人退了兵,后面還追出幾百里,正應了他的名字,勒石燕然。簡直與當年封狼居胥的典故一般,十分揚眉吐氣。 恰好他又是天子近臣,東宮的班底。當年東宮的伴讀,容家入主樞密院,敖家要封王,葉家自不必說,小葉相不到二十四歲,已經要登閣拜相了。京中傳言,都說平陽侯羽燕然要封王了。 也有異議,幾個樞密院的臣子,和少數對軍功研究得深的士子對此很是不屑。說外行人不懂軍事,只會盛贊羽燕然的功勞。封狼居胥也好,大退八百里也好,都是因為西戎本來就是最后一戰。西戎人打不下,本來就是要退兵,哪里是羽燕然的功勞? 朝堂上爭論不休,遲遲沒個定論。好在圣上還是英明的,不動如山,只是先召回了一批將領,其中就有羽燕然。靖北的眾將都以軍情推辭,要收復靖北再論功,也是情理之中。也有說是俞燁自知有錯,所以想要將功折罪的,倒是恭親王和幾個監軍先回了京城。 羽燕然這次回京,可謂是春風得意,風頭一時無倆。京中視為貴人不說,各派系也竭力拉攏,百姓更是簞食壺漿以迎功臣,京中傳言,都說平陽侯羽燕然要封王靖北了,云嵐看了消息都說實在太隆重了些,怕慣壞了羽燕然。 誰知道她這句話真就一語成讖,倒不是羽燕然故意放肆驕橫,只是他這人素來行事豪邁不拘小節,當年在東宮就被參過留宿花街,如今形勢大好,自然是百無禁忌。 要是尋常小事都還好說,遮掩遮掩也就過去了,他偏偏犯下彌天大錯。 葉椋羽還是顧念東宮情誼的,也是知道他本性,所以江南一派的諫臣都守口如瓶。但御史卻饒不了他,奏折雪片一般飛來,上面羅列的罪狀或多或少,頭一條總歸是一樣的:與京官交從過密,結交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