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這都是后話了,卻說言小侯爺被仆人叫回家去,已經是正午時分了,他倒不怕,騎著馬進了宅子,仍穿著那身紅袍,風一樣卷了過去,言老夫人正在和人說話,見了他,罵了兩句“整天不著家,又去哪里野去了?” 言君玉笑瞇瞇的,也不怕她,行了禮,只往言老夫人坐的榻上一倒,靠在她懷里,嚷道:“餓死我了,外面有賣炊餅的,鳴鹿不肯買給我吃?!?/br> “正是呢?!毖岳戏蛉苏溃骸巴饷娴臇|西臟,如何吃得。鳴鹿這孩子懂事,知道管著你?!?/br> 鳴鹿是跟著言小侯爺的小廝的名字,言君玉的性子和他父祖輩是一樣的,讀書讀不進去,十五歲了,還只念了小半本詩經,只會一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給自己小廝起個名字叫鳴鹿,言老夫人也是個不懂文墨的,還以為他多有文采呢。 言老夫人對這孫子卻是溺愛的,見他叫餓,連忙讓人擺午飯,笑著對客人道:“這小子一點規矩沒有,叫嬤嬤見笑了?!?/br> 原來這客人是個宮里放出來的老嬤嬤,如今就在附近街巷里賃了處房子住著,叫做李嬤嬤,常做些針線賣,言小侯爺小時候也得她照顧過。 “哪里呢,小侯爺如今是越長越漂亮了,倒像他父親當年的模樣?!崩顙邒咝Φ?。 說話間,飯也擺了上來,不過是幾碗雞鴨之類的罷了,言君玉餓極了,連忙吃起來,吃得額頭上冒出汗來。原來這世上的老年人,是最喜歡看小孩子吃飯的,李嬤嬤見了,也是一團慈愛,上去替他擦了擦汗,道:“老身多嘴一句,小侯爺年紀也不小了,也該謀個出路才是。先前我聽我家那老不死的說,宮里如今正為皇子選伴讀呢,選的都是官宦王侯子弟,怎么不見小侯爺的名字在名單上呢?” 這世上的人,多半是攀高踩低的,皇子伴讀是何等珍貴的機會,攀龍附鳳,以后等皇子放出宮來建了王府,就是最親近的近臣。雖然按宮中舊例,是只有王侯官宦子弟才有緣入選的,但是這宮里的太監貪財,看有些王侯府已經敗落了,子孫淪落,就偷偷劃了他們名字,把名額空出來,賣給那些新上來的高官子弟。言侯府幾代敗落,在宮里早沒了人脈,又只剩一老一小,所以早被太監換掉了名額。 言老夫人也是大家出身,怎么不懂這道理,她娘家也是邊關將領,將門虎女,性格最是剛直不阿的,所以也只把些傳奇故事來講給言小侯爺聽,至于如何狗茍蠅營一概不教,聽了李嬤嬤這話,罵道:“宮里的人,都是貪財的,咱們家沒有銀子遞上去,這好事哪輪得到我們呢?我也不跟那些臟東西打交道?!?/br> 李嬤嬤原是和個老太監結了對食的,那老太監也姓李,還有些門路,不然也打聽不到這消息。她心下嘆息,又見言小侯爺聽了這話,半懂不懂地看著她們,嘴里還塞得鼓鼓的,看起來懵懂又可憐,不由得勸道:“話雖如此,老身多嘴兩句。老夫人不看小侯爺,也該為言侯府打算,統共剩這一根血脈,也沒個兄弟,不趁早謀個出身,以后……” 她話說一半,言老夫人還沒說話,言君玉先會過意來,他沒有父母教導,只把他祖母教的那些“精忠說岳”“楊家將故事”當做正理,當即認真道:“我才不要進宮,等我練好功夫,我就去邊疆投軍,掙軍功,給我祖母弄個誥命夫人來當!” 李嬤嬤笑起來。 “這可是孩子話了,軍功可是好賺的?那可是九死一生,多少王侯公子都送在了戰場上,遠的不說,就是你父親……” 她想到言老夫人還在,連忙住了口,好在言老夫人并無生氣,仍是淡淡的,叫丫鬟:“海棠,把那碗臘魚挪到他面前?!?/br> 李嬤嬤只當她沒聽進去,她原是老于世故的,不該再勸的,忍不住道:“老夫人,我再多嘴一句,宮里那些東西,好事輪不到咱們言侯府,萬一要有什么壞事,要選王侯去戍邊,他們可第一個想到咱們了?!?/br> 言老夫人神色微動,似乎被說中了軟肋。 言小侯爺的父親,當初就是這樣被選中戍邊的,也立了不少軍功,還得了個“小驃騎”的外號,誰知道后來竟戰死在了狼居胥山下,連尸骨也沒運回來。言夫人傷心欲絕,不兩年也去了,只剩個言小侯爺,好不容易拉扯大了。 “你說,”言老夫人似乎有點遲疑:“要送多少,才能把名額補回來?” 李嬤嬤喜笑顏開。 “您老想通了就好,我這就叫我家那老不死的去打聽,保管便宜,替您老省錢?!?/br> 第3章 太監離別 轉眼又過了四五天,言老夫人變賣了一處田產,又當了些首飾,總算湊夠了八百兩銀子,又虧得李嬤嬤上下疏通,偏偏今年這伴讀名額貴得很,一個竟然要上千兩銀子,有價無市,正在擔憂之際,只聽說宮里有位有權有勢的公公,在遞錢的名單里見到了言君玉的名字,只說是熟人,竟然破格把他選了上去,不由得言侯府喜出望外起來。 轉眼到了三月初九,正是進宮的日子,這天,言君玉不到卯時就被叫了起來,穿了新衣服,去言老夫人那里磕了頭,吃了早飯,宮里接人的馬車就來了,言老夫人直把他送到門口,依依不舍。 “……在宮里可千萬小心,別亂逛亂吃東西,千萬別和人打架,要是倒春寒,叫鳴鹿照看你穿衣服,遇到不曉事的人,躲開就是,別死犟著,宮里的人可不會心軟……”言老夫人拄著拐杖,囑咐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