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更何況,吳盛杰和林紅英還不是那種懶人。 見著姐妹三人這樣,顧青又道:到時候還可以養兩頭豬,養些雞鴨什么的,賣到城里也可以換不少的錢了 吳建欣三人聞言有些遲疑。 就算現在政策已經開放了,但前幾年留下的陰影到現在還在呢,所以聽到買賣這樣的字眼,難免就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安。 顧青道:現在可沒有什么投機倒把的說法了,能夠靠自己的雙手把自己和家人養活了就是一件好事,現在城里自己做買賣的人多了去了,更別說只是養幾頭豬養些雞鴨了。 吳建欣三人對視了一眼,雖然還有些害怕,但還是將顧青的話記在了心里。 要是真的分了地 三姐妹的眼里都滿是憧憬。 從吳家回來之后的幾天,顧家人便沒有再出門了。 不過,過年本就是到處串門子的時候,顧家人雖然不出門,卻也有不少的人到顧家來串門。 那些大人之所以來,為的是想打聽一下顧國章和楊秀蕓去了城里是做什么去了,至于那些小孩子,一是為了熱鬧,二來嘛,這過年過節的,不管走到哪家,怎么著都能得到一把糖瓜子花生什么的,對于平時沒有什么零嘴吃的孩子來說當然是再高興不過的了。 楊秀蕓當然知道這些,所以特意準備了一大盤的瓜子花生糖,見著有孩子到家里來便一人抓上一大把,看著孩子們面上的笑容,她自己便也覺得高興。 至于那些想要從楊秀蕓嘴里打聽消息的人,楊秀蕓可沒被人套了話過去,只說自己是想著顧青馬上要高考了,所以才去城里租了個房子好照顧顧青。 對此,村里許多人當然是不相信的。 不過,楊秀蕓不說,這些人就算是不相信也沒轍,最后也只能失望而歸了。 楊秀蕓對此的反應也就是搖了搖頭。 倒不是她故意瞞著,顧家自己做生意的事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而且他們一家就在縣城,也不是想瞞就能瞞得了的,楊秀蕓就是不想讓自家的事成為村里那些長舌婦嘴里的談資。 反正能瞞得一時就是一時唄,至少過年的這段時間她的耳邊會是清靜的。 這樣在小吳村呆到了初六,一家人便準備回縣城了。 顧青初七就得開學,而顧國章那里也有一些年后要交貨的家具要打,是半點都耽誤不得的,所以就算現在年還沒過完,一家人也準備回縣里了。 一大早就起床,然后將屋里簡單收拾了一番,該收起來的收起來,該帶走的帶走。 才將東西收拾好,楊樹就滿頭是汗的趕到了。 姑姑,姑父,我來了。楊樹有些氣喘吁吁地道。 原本顧國章和楊秀蕓是想著讓楊樹在家過完年,正月十六再到縣里去的,但楊海山和李淑芬聽說顧家人初六就要回縣里,干脆就讓楊樹跟著他們一起去縣城了,而楊樹自己也想快些學手藝,這不,一大早就趕來了顧家。 見著楊樹這副模樣,楊秀蕓忍不住笑道:楊樹,你看看你這樣子,是怕我們不帶你自己走了? 楊樹聞言抬手撓了撓后腦勺,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 顧國章見狀忙道:來得這么急,是不是還沒吃早飯? 楊樹道:姑父,我吃過早飯才來的。 怕顧國章幾人不相信,他還強調道:真的,我媽一早就起來給我煮了一大碗的面,還煎了兩個雞蛋呢。 楊秀蕓好歹是信了。 這時候,顧青和顧白也將東西收拾得差不多了。 確認東西都帶齊了,一家人這才鎖了院子出了門,先是去了吳盛杰家,將鑰匙照樣交到了林紅英的手里,然后這才離開了小吳村。 離村的時候,路上也遇到了不少眼里帶著好奇與打量的村民,不過顧國章和楊秀蕓也沒有與人多說,上了早就定好的牛車就離開了。 折騰了半個上午,好歹趕在午飯時間之前到了縣城的家。 楊樹雖然已經有十八歲了,但之前出門的機會真是少得可憐,縣城更是只來過兩次,就算來的兩次也都是來去匆匆的,根本就沒有時間好好到處看看,這次跟著顧家人一起,倒是得以將縣城看了個遍。 楊秀蕓拿出鑰匙打開門,楊樹進了屋,看著屋里擺放著的那些家具,驚訝得嘴都有些合不攏了。 雖然先前就知道顧國章現在是自己打家具賣了,但對于這些家具的樣式楊樹卻沒有什么概念,只以為跟他們平時用的桌椅是差不多的,但現在一看,這根本就差了很遠好嗎? 也正因為如此,楊樹對于跟著顧國章學手藝也更加期待了。 等到他學會了怎么打這些家具,撐起一個家,供meimei上學,也不是什么難事了,不是嗎? 這樣想著,楊樹的眼里都是火熱的。 楊秀蕓將東西放好了,這才領著楊樹到了顧白的房間,道:小樹,家里也就只有三個房間,你來了也只能和小白睡一個屋了,要是你不習慣,那改天我叫你姑父重新打張床放屋里。 楊樹聞言連連擺手:姑姑,不用這么麻煩了,我沒有什么不習慣的,倒是不知道小白能不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