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謝謝媽。顧白接過紅包之后忙不迭的打開,待看到里面是一張大團結之后,有些驚訝,媽,今年給這么多??! 往年的壓歲錢,頂多也就是五毛一塊的,可從來沒有給過十塊,也難怪顧白會驚訝了。 楊秀蕓聞言笑瞇瞇地道:拿著平時自己買點吃的用的都行。 今年手頭寬裕了,楊秀蕓當然不會虧著兩個孩子。 當然了,要不是知道顧青和顧白都不會亂花錢,楊秀蕓也不會一下給十塊的壓歲錢。 聽楊秀蕓這樣說,再看顧國章也沒有要反對的意思,顧白高興得都快要跳起來了,雖然他不會亂花錢,但手里能有自己的零花錢,這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是? 將大團結小心的收到房間里,顧白這才開始洗漱起來。 顧青笑著搖了搖頭。 等到吃完早飯,顧青這才拿過手邊的紅包打開,果然,與顧白的一樣,里面也裝著一張大團結。 按著安寧縣的習俗,大年初一是要去給長輩拜年的,不過顧家和楊家都已經沒有什么長輩了,因而一家四口倒也沒出去拜年。 等到了大年初二,一家四口收拾了一下,就帶著大包小包的去了楊海山家。 大年初二,出嫁女是要回娘家的。 楊家離著小吳村倒也算不得遠,顧青四人走路大概一個多小時也就到了。 見著大包小包的顧家四人,村民們時不時的總會投來好奇的目光,往年也不是沒見過顧家人上門,但往年也沒見過楊秀蕓一家提這么多的東西啊,這楊秀蕓一家是發財了? 更有人早早的就朝著楊海山家吼:楊海山,你妹子一家來了! 第277章 舅家 顧青忍不住笑了,她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通信基本靠吼這句話來,可不就是現在這個年代的農村的真實寫照么? 因為有村民的提前通知,顧青四人還沒走到楊家,就見著前面四個人迎了過來,正是顧青的舅舅楊海山一家。 舅舅楊海山,舅媽李淑芬,還有表哥楊樹和表妹楊桃。 楊海山今年四十二歲,農村里繁重的農活兒讓他看起來比真實年齡要老了好幾歲,李淑芬看起來倒是要年輕一些,但從面上也能看出來一種疲憊感。 倒是十八歲的表哥楊樹和十五歲的表妹楊桃,大概是因為少年不識愁滋味吧,看著倒頗有些青春飛揚的感覺。 姑姑,姑父,青青,小白楊樹和楊桃迎上來打招呼。 加上前世,顧青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舅舅一家了,這一見,原本在她心里早就已經變得模糊了的幾張面容頓時就變得清晰了起來。 她也忙和顧白一起跟舅舅一家打了招呼。 兩家人見過面寒暄了一番,然后楊海山招呼著顧青四人:外面冷,快去屋里坐。 楊家的院子和顧家差不多大,一行人進了堂屋坐下,顧國章把提著的東西放到了桌上,楊海山一看,有些不悅地道:你們一年到頭也就來這一趟,還帶什么東西? 倒是李淑芬,看著顧國章提過來的那些東西,眼里很有些喜意。 顧青將李淑芬的表情看在了眼里。 前世少年時的顧青總覺得李淑芬這個舅媽喜歡斤斤計較,顯得格外的小氣,但重活了一回,也經歷了那么多的事,顧青當然不是當初那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少年時的她了。 楊海山家的日子不好過,楊海山和李淑芬同樣是靠著那點工分養家,頂多再種點自留地,家里兩個孩子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話可不是說著玩兒的,他們掙的那點工分和口糧,也就將將夠著自家吃罷了。 至于存錢 一年到頭基本上也是存不了什么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淑芬這個做母親的要是不精打細算了,兩個孩子能不能吃飽飯都是個大大的問題。 而李淑芬的精打細算,落在當初的顧青眼里,可不就是喜歡斤斤計較和小氣嗎? 往年顧家人來帶的也就是普通的年禮,數量也并不多,但這次卻是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東西過來,而且一看分量就不會少了,對于李淑芬來說,這意味著她的兩個孩子能夠多吃幾天的飽飯,怎么能不讓她心生喜意呢? 顧國章將東西放好,才笑著道:大哥可別跟我們客氣,就是因為一年到頭才來這么一回,所以才得給楊樹和楊桃多帶點東西不是? 楊秀蕓也道:大哥,大嫂,你們別客氣,這也只是給兩個孩子的一點心意,也不值什么錢。 聽他們這樣說,再看著李淑芬眼里隱隱的期待,楊海山在心里暗暗嘆了口氣,這才讓李淑芬將東西收下去了。 李淑芬將東西提進了屋,等到出來的時候,面上的笑容又顯得更真誠了幾分。 重新坐下之后,兩家人倒是閑聊了起來。 國章,今年你們家具廠的效益很不錯?楊海山問道。 他還不知道顧國章從家具廠出來自己單干的事呢,想著顧國章和楊秀蕓這次提這么多的東西過來,才有了這樣的疑問。 顧國章都準備讓楊樹給他做徒弟了,當然不會瞞著楊海山這件事,于是道:大哥,我現在不在家具廠干了,九月份就從家具廠出來了,現在自己打家具賣,生意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