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國嗣朕會安排妥帖,二位放心?!?/br> 顧璟一心為他,趙暲剛得了好處,自然都不會置喙,此事也便這么定了下來。 軒轅曜疲憊起身,“朕大婚之時,還請二位前來觀禮?!?/br> 作者有話要說: 鳴謝前面評論里提到卻輦 停機的同學 借了你的梗啦 第107章 第五章:故劍情深 天子頭一回大朝會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元,玄啟天啟兩朝多為一帝一元,比如世祖年號德澤,便可稱德澤帝,仁宗年號承平,亦稱承平帝。天子連承明這個年號都要廢黜,顯然是不承認先前十年之治與自己的關聯了。 禮部滿臉錯愕,心道皇帝想換年號,竟然絲毫未與禮部商議,未免太過于任性肆意,可到底長安城剛剛見血,想想也知眼前這主怕不是個好相與的,便也紛紛噤聲不語。 “朕決意改年號為青玄?!避庌@曜淡淡道。 青玄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群臣想到皇帝的生辰便是青玄大帝的圣誕,紛紛覺得好笑,這天子腳跟還沒站穩,志向倒是立得很大,說是救苦救厄,但這世間千般苦,就是佛陀玉帝都救不過來,何況人皇? 賀熙華站在階下不前不后的位置,悄悄抬眼看去,盡管年輕帝王的神情自然看不真切,但他可以篤定軒轅曜必然視這些腹誹閑言如亂風過耳,沉毅而專注。 地藏王菩薩曾經立下宏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而救苦救厄,便是軒轅曜為天下子民立下的宏愿。 賀熙華正自笑得溫存,卻不防前頭賀熙朝忽而回頭看過來,略帶警示地看他一眼。 賀熙華趕緊斂了笑,垂首站在原地,繼續聆聽圣訓。 軒轅曜接著連下四道圣旨,一道是重新任命三省宰相,一道任命六部尚書,一道是對瑯琊王府以及賀府眾人的處置,前三道都還算是意料之中,第四道一頒,朝堂上瞬間如同熱油里潑了一盆水般炸成一鍋。 皇帝竟然決定兩個月后大婚,但婚儀從簡,皇后的門第姓氏序齒等等均不打算宣告天下,唯一告諸群臣的是,皇后是男子,故而子嗣將從宗室子中過繼。 軒轅曜待眾人安靜下來,方淡淡地看向已經準備一頭撞死在金絲楠木大柱上的某腐儒,“劉大人為何如此大驚小怪?” “陛下,于理不合,有悖祖制??!” 軒轅曜笑笑,“怎么,朕立男子為后就大逆不道了?劉大人,你既為玄啟朝的臣子,膽敢指摘烈祖與文圣皇后么?” 朝中也有那么三四個官員娶了男妻的,此時也對著那劉大人怒目而視。 “臣絕無此意!”那劉大人意識到皇帝有意混淆,忙道,“陛下立男后,臣并無異議,臣是覺得皇后乃一國之母,定然要昭告天下的,怎可以匿跡隱形?就說朝臣娶妻生子,都得向吏部報備,何況天子乎?” 這倒是說到了點子上,不少朝臣紛紛附和。 賀熙華萬萬沒想到皇帝會來這一出,瞬間脊背上出了一身冷汗,隨即又是酸楚又是甜蜜——皇帝不愿讓他囿于后宮,更擔心會因賀氏子弟身份受辱,最終想出這么個折中的法子。 從前那傳奇話本怎么說來著? 君厚意如此,寢食相感,知君深情不易…… 賀熙華卻不知自己兩頰微紅,簡直燦若春華,幸而群臣都忙著注視前面,無人張望,否則不必昭告天下,這身份亦是自明了。 顧璟顫顫巍巍地起身,上前一步,群臣見狀心中大喜,心道其人最是古板守禮,又曾是帝師,此番一定會勸住陛下。 顧璟站定,緩緩道,“陛下已經知會過趙相和老夫,經我等一番苦諫,最終決定陛下婚儀由殿中省cao辦,宗正寺卿及部分宗室,三省宰相及陛下欽點臣子觀禮?!?/br> 趙暲在一旁頷首,“確有此事?!?/br> “宗室如何看?”軒轅曜的目光停留在唯一的皇叔宋王身上。 宋王嚇得一個激靈,趕緊跪下高聲道:“陛下大婚乃是軒轅家最大的喜事,也是天下最大的喜事,臣等決無異議?!?/br> “朕剩下的長輩無多了,旁人不提,皇叔你一定得到?!?/br> 宋王誠惶誠恐地應了,軒轅曜目光才掃向群臣,“朕也是頭一回親政,諸位對朕興許還有些陌生,對朕的規矩恐怕也一知半解。來日方長,慢慢的你們也就清楚了?!?/br> 說罷,他淡淡一笑,“刑部、大理寺、宗正寺,瑯琊王府一應人等,今年三月之前須得處置得當?!?/br> 他側過頭看了看那劉大人,“恩科殿試,還有朕的大婚都定在三月初三,那是個再好不過的吉日,朕不允許在那日之前見血,都明白了么?” 之后清算可就未必了…… 軒轅曜看著那劉大人跪伏在地、兩股戰戰,忍不住笑了笑,“本朝不殺言官,不管言之有理或是無理,均得以禮相待,劉大人你實在不需如此畏懼?!?/br> “陛下,臣請進言?!焙擦衷河钟幸蝗顺隽?,軒轅曜定睛一看,見是自己那科的榜眼馬不疑,禁不住抬了抬眉,“但說無妨?!?/br> 馬不疑躊躇道:“元后身份不詳,朝野議論也便罷了,臣擔心的是有心之人造言生事、飛短流長,最后三人成虎,導致民心不穩。陛下不得不防??!” 軒轅曜贊許地點了點頭,“不疑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br> 他沉吟片刻,緩緩道:“諸君可聽聞過故劍情深的典故?朕與皇后相識于微末之時,皇后仁孝恭慎,數次救朕于垂危之際,朕深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