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不如大人去勸勸大賀大人?”孫熊勾起唇角,“他畢竟是大將軍親子,興許面子更大些?!?/br> 賀熙華瞥了他一眼,“唯恐天下不亂?!?/br> “行了,”孫熊對安保良拱手,“賀大人出來有一陣子了,學生擔心他受不得風寒,先送他回去了?!?/br> 賀熙華自是不樂意,可又知對方是全心為自己打算,便只好乖乖上轎。 誰知還未起轎,就聽遠處有人騎著快馬,敲鑼打鼓,“孫熊可在此處?” 眾人都是一愣,賀熙華卻第一個反應過來,眼中笑意閃爍。 孫熊上前一步,“在下便是?!?/br> “恭喜孫公子,賀喜孫公子,你得了鄉試頭名,中了解元??!” 大堤上先是一片短暫的靜寂,隨即歡呼聲、恭賀聲不絕于耳。 孫熊被人群擁在中間,仿似自己做了多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整個人都飄飄然如同云間。 一邊的安保良也未想到,方才與自己暢談治河方略的年輕人,竟中了解元,還恰巧為自己所見證,心中覺得是個極好的彩頭,意味著自己在泗州將會一切順遂。 孫熊很快回過神來,一邊對著人群拱手作揖,一邊繼續向賀熙華的轎子擠過去,吩咐轎夫起轎。 眾人讓開一條道,歡騰地送他們離去。 “恭喜?!辟R熙華掀開轎簾,眼中是純然的歡喜。 孫熊其實遠比自己想象中欣喜,卻拿腔作調道,“僥幸僥幸?!?/br> 換來賀熙華一陣輕笑后,孫熊看著奔走相告、渾身泥濘的民夫,眼神悠遠,“我只是未想到,竟有這么多不相干的人為我高興?!?/br> 賀熙華輕笑,“泗州不比江南,連舉人都沒多少,更別說解元了,我印象里恐怕壓根就不曾出過解元。如今泗州遭此大難,你中舉算是個難得的喜事?!?/br> 孫熊沉默半晌,緩緩道:“我明年赴試之前,我一定要將堤壩之事查清?!?/br> 賀熙華見他臉色陰沉,心知定有隱情,伸手按了按他的肩,“不會那么久的,你且放心?!?/br> 第50章 第十七章:一方安瀾 也不知賀熙華怎么與賀熙朝分說的,當天夜里,賀熙朝請安保良過去,二人長談一夜。 也不知安保良用什么打動了賀熙朝,第二日,賀熙朝竟然拿著欽差的身份,直接下令,將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等湖周遭百姓盡數遷徙,隨時準備蓄水。 孫熊怕對方認出自己,從頭到尾都未曾再回衙門,只從周儉昌等人口中聽聞最新進展。 “不愧與咱們大人并稱大小賀,”周儉昌給二人都添了茶,活脫脫一個會說書的茶博士,“昨日在那堂上,盛磊等大人們都覺得我朝風俗均是安土重遷,本來泗州便遭受重創,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黃河改道也便改道了,未必日后還會決堤,此番只需加固堤壩,賑濟災民即可。而所謂蓄湖,徒讓百姓流離失所,最終還有可能多此一舉?!?/br> 此時他們二人已回到先前半山腰上賃的房子,一邊坐在槐樹下喝茶敘話,一邊幫隔壁王郎中煎藥。 “咱們小賀大人是何反應?”孫熊扇著爐子,好奇道。 周儉昌回想起當時情景,說的更是津津有味,“咱們小賀大人一開始不曾開口,只是在斟酌。隨即大賀大人便道,他是欽差,有全權處置之權,只是知會諸位大人,不必再議。各位大人協助他辦好此事,自然有功,若是最終事與愿違,所有責任他一應承擔?!?/br> 孫熊嗤笑一聲,“一應承擔?幾萬生民,他承擔得起嗎?” “幾位大人也是如此說的,可大賀大人依然一意孤行?!敝軆€昌將杯子放回去,僅剩的一只手手舞足蹈,“咱們賀大人開口了啊,說先前他一時興起,請了縣中的能工巧匠做了個燙樣,不如此番就來試一試,看看蓄水之后到底能不能緩解洪水。緊接著,就有人抬出來那些燙樣,做的真是別致,黃河啊,幾個湖,乃至于城鎮,都一模一樣?!?/br> “后來試了么?” “試了,就從后頭大池塘里引得水,正如安大人所說。然后咱們賀大人又說,幾個湖變成一個大湖,官府做主多放些魚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遭的百姓也不愁沒有生計?!敝軆€昌喝了口茶水,“幾位大人仍是面面相覷,有所保留。這時候賀熙朝大人便拍板了,當場便將任務分了下去,就連咱們大人都沒放過?!?/br> “不會吧?”孫熊眉頭緊蹙,“賀熙華還帶著傷,他到底是親堂哥,竟如此不體恤?” 周儉昌搖頭,“他到底還是顧念手足之情,給咱們大人安排的,倒也不算什么苦活,讓大人負責丈量土地,分給之后遷徙而來的流民。對了,賀熙朝大人還特意說咱們大人手上有的是屬僚,隨意差使便是,他自己居中調度即可,萬不能過度勞累?!?/br> 孫熊無語凝噎,“他的屬僚不就是你我二人?看來咱們有的忙了?!?/br> 周儉昌同情地看著他,“舉人老爺,你是不是忘了我不識多少字?” 孫熊:“……” 以孫熊的性子,本是千不愿萬不甘為賀熙朝驅使的,可當晚間賀熙華真的帶了半人高的卷宗回來,點了燭火準備挑燈夜戰,孫熊冷眼旁觀了半盞茶的功夫,還是認命地走上前去,從他手中搶過來。 “你這是作甚?”賀熙華故作驚詫,眼中卻分明帶著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