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說吧,有何發現?”賀熙華笑吟吟地看著他,宛如一個慈祥的老父親。 孫熊自幼失怙,周遭長輩不知是寄望過重還是別有用心,對他總是不假辭色,做錯是錯、不做是錯、做對還是錯,鮮少有人讓他如沐春風。 不管賀家如何,也不管賀熙華本人是否大jian似忠,最起碼這一刻他讓孫熊感受到少許被高看一眼的虛榮。 “我今日去幾個村子打探,在汴南村有了個大發現,這個焦喜酗酒,喝多了便開始胡言亂語,老是說有穿著紅肚兜的孩子看著他。他還說過他這個侄女造了孽,活該有今日,又說她當時就不該去蜀地探望兒子?!?/br> 賀熙華沉思片刻道:“我明白了,你派人傳話,明日我要開堂,請他們將周家上下,張十八和焦氏全部帶去堂上?!?/br> “威武?!眱膳叛靡劬穸稊\地站在堂上,賀熙華端坐主位,其余縣丞主簿依次落座。 “帶人犯上堂?!?/br> 焦氏帶著重重的鐐銬走了上來,一雙杏目里毫無神采,猶如枯井。 “本官問你,先前證供你可還認?” 焦氏緩緩點了點頭,又猛然搖頭,整個人如同受驚的兔子。 賀熙華柔聲道:“本官不會吃人,你不必驚慌,照實回答便是了?!?/br> 眾人均覺得詫異,此案也算是清楚,焦氏無疑算是罪魁禍首,為何縣太爺要對她如此和顏悅色? 孫熊冷眼旁觀,敏銳地留意到焦氏眼底微微波動,又見賀熙華波瀾不驚溫潤神色,這場堂審顯然已無懸念。 “妾先前所供,皆是實情。妾實在是走投無路,又鬼迷心竅,覬覦周家的富貴,才出此下策,妾自知罪孽深重,如今只求一死,請老爺成全!” 她哀泣得實在可憐,不少衙役都面露不忍,不過讀了些書、曉得道理的文官刀筆吏們卻是分外唾棄。 此時,周家人也早就被帶到了堂上,剛掐死了孫子的陳氏臉色灰敗,嘴角帶著幾近瘋癲的笑意。周老爺則憔悴不堪,眼中滿是暴戾血絲。周鳴玉則遠遠站著,低著頭不看周遭任一人。 賀熙華卻是個例外,此時竟滿臉感同身受,“你也是出自一番慈母之心,勿要灰心喪氣,此事還可轉圜?!?/br> “請老爺救妾!” “本官救不了你,”賀熙華柔聲細語,卻是不容置喙,“你可聽說過戴罪立功?” “妾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br> 賀熙華微微一笑,“那么,你可知道真正的周家少爺的下落?” 焦氏掩面道:“彼時妾驚慌失措,喂完奶之后便將他放到木盆之中,隨波逐流,不知漂到哪里去了?!?/br> “是嗎?”賀熙華頗為驚喜,“那你可知那河流通往何處?順著下游尋覓,總歸能有些線索?!?/br> 焦氏不敢看周圍人,“后面的事,妾便不知曉了。妾后來改嫁,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本以為從此就能過上好日子,哪里竟會出這般丑事!” 賀熙華淡淡道:“確實駭人聽聞。只是你將孩子掉包之后,畢竟是親生骨rou,如何割舍的下?兩個村子相距并不很遠,難道你從未想過遠遠地再去看上一眼?” 焦氏已經從最初的慌亂中回過神來:“一開始妾還時不時地去看看,后來相公進城做些小本買賣,妾也便跟著去了,中間近十年都未回過臨淮縣?!?/br> “這門親事由誰牽線搭橋?又是誰最終敲定的?” “妾的大郎媳婦剛有了身孕,妾便去了蜀中照拂。對著親事,妾只知有日老爺傳來家書,說是有家富戶看上了我兩個女兒,說是天造地設的般配,正巧那公子不僅身家殷實,更飽讀詩書,妾沒有不滿意的?!苯故习恍?。 賀熙華猛然敲響驚堂木,“事到如今,你還不說實話?” 堂下的陳氏緊咬牙關,轉著腕上的佛珠,看焦氏的眼神,活像是淬了毒。 “民婦所言,句句實情,大人明鑒??!” 也不知他們張家請了什么狀師,焦氏很顯然清楚,決不能認下殺人之罪。 好在賀熙華早有準備,“為了不讓周鳴玉被旁人發覺身世,為了讓他無后顧之憂,你對那真正的‘周鳴玉’做了什么?” “我來告訴大人,她做了什么?!币粋€清冽陰暗的聲音傳來過來,陳氏一身素服站在堂上,“她將我那苦命的孩兒夾帶出去,為了怕旁人知道,她便將他活活燒死?!?/br> 焦氏轉頭,不可置信道,“夫人你怎么可以這么說!” 賀熙華又看向陳氏,“你可有憑據?” 第6章 第六章:驚心慘目 陳氏微微躬身,“當年她托詞幼子患病,離開我周家,民婦根本不曾生疑,還曾贈銀相送。民間有種說法,叫做嬰孩隨風長,一日一個樣,民婦產后傷身,臥床許久,由于怕過了病氣給孩子,除了月子里見過幾面,后來也便不曾見過。所以,一直都未發覺,早已經鳩占鵲巢?!?/br> “那你是如何發覺的?”賀熙華清秀的眉峰緊蹙。 陳氏笑意飄渺,“民婦傷了身子,日后再不能生產。以為玉兒是此生唯一的孩子,唯一的指望。冬日怕他冷、夏日怕他暖,苦讀時為他打扇,天涼了為他添衣……平心而論,玉兒好學上進,侍奉雙親也極是孝順,民婦還以為前世積德,上天才賜給民婦這么個好兒子。若是那日民婦不曾進縣城燒香,恐怕也能糊里糊涂地過一輩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