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討元檄文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三國之天朝威武、網游之野望、太后她不穿衣服(高H)、建造狂魔、蛇吻[百合/abo/futa]、黃河鎮妖司、好事近(BDSM,1V1,民國)、惡狼高校、飛升星空、一吻定情:惡魔少爺的專屬女友
宋濂的這篇檄,可圈可點的精彩之處實在是太多,他在章的一開始,便提出“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國,未聞以夷狄居國而制天下也。請百度搜索進本站?!?/br> 這等于一來對華夷之辨進行了標榜,并且成功地將矛頭引到了作為統治者的元廷身,很自然地將漢人劃到了同一陣營。 緊接著宋濂便歷數元廷之過失,并表明如今天下兵起的局面是天厭其德而棄之的結果,同時斷言“胡虜無百年之運”! 然后宋濂便對王保保、李思齊、張良弼等軍閥進行了逐一批駁,同時對蔣淳斌進行了大力吹捧,并譽其為圣人。 最后宋濂還不忘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說什么“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愿為臣民者,與華夏之人撫養無異”。 這簡直堪稱完美!蔣淳斌手握這封檄,看向宋濂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欣賞的意味,“先生這句‘驅逐胡虜,恢復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真的可以作為伐元口號??!” “漢王殿下過獎?!彼五ルm然嘴謙虛,可臉卻是掩不住的一股喜氣,“不過這篇檄對于攻伐陳友定用處不大,但北討元廷時,如能廣發原大地,定能取得效?!?/br> “嗯,這我明白?!笔Y淳斌點點頭,“不過元廷…先讓王保保和李思齊、張良弼他們再打一陣吧,他們打得越兇,日后我便越輕松?!?/br> “傳令!”蔣淳斌自座位站起身來,殿下眾人全部躬身肅立,“即日起,封胡大海為征南將軍,鄧愈、廖永忠為其副將,一齊發兵,征討福建!” 蔣淳斌的命令很快得到了執行,因為胡大海對于征討陳友定一事早已是摩拳擦掌,而且他很高興蔣淳斌能那么給自己面子,甚至讓鄧愈和廖永忠做自己的副將。 但蔣淳斌沒有讓胡大海知道,他在派兵攻打陳友定的同時,還偷偷派使者前往延平,準備招降陳友定。 蔣淳斌現在是一個領袖,所以他不能像胡大海那樣意氣用事,只想著殺人報仇。他要做的,是盡可能地減少傷亡,保存實力,因為自己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元廷。 蔣淳斌感覺在自己這樣強大的軍事威脅下,陳友定定會倍感壓力,說不定到時候能不戰而降,那自己要省多少力氣! 可令蔣淳斌沒想到的是,陳友定實在是個硬骨頭,他根本沒有考慮過投降的事情。 當蔣淳斌私下派去的使者到達延平后,陳友定不僅沒有招待,反而二話不說把人給綁了起來。 這下可委屈了蔣淳斌派出的使者,此人便是劉伯溫曾經提到過的胡惟庸,原來次蔣淳斌隱約記得胡惟庸在歷史是個jian臣,便想要將胡惟庸直接殺掉。 可劉伯溫卻害怕因此而得罪了李善長,話說他與李善長本是蔣淳斌面前最重要的兩大臣,平日里難免互爭長短,如果這個事情處理不好,恐怕會讓李善長誤會是自己從搗鬼,那可太委屈了。 因此劉伯溫便把來龍去脈告訴了李善長,又同他一起向蔣淳斌求情,這才保下了胡惟庸一命。 蔣淳斌確實是個歷史小白,他不太清楚胡惟庸到底做過什么大jian大惡的事,只知道他是歷史著名的佞臣,但要是因為這個把人殺了,似乎也不太好,畢竟史書記載有時候會有出入。 更何況劉伯溫和李善長又共同為他求情,自己當然得給這個面子,反正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還能翻了天不成?于是蔣淳斌便打消了殺掉胡惟庸的念頭。 雖然胡惟庸度過了這次大劫,但李善長也明白了蔣淳斌對胡惟庸有意見,因此當他知道蔣淳斌準備派使者到陳友定那邊說項,便主動提出讓胡惟庸前去,好讓胡惟庸有點表現的機會。 可誰承想李善長卻是好心辦了壞事,他本打算讓胡惟庸利用這次機會,好好改觀一下蔣淳斌對他的看法,但陳友定卻是個不講規矩的人,讓早已做足準備的胡惟庸根本無施展之地。 雖然自古以來便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慣例,但陳友定自詡為朝廷正統,只把蔣淳斌這一伙人看做賊寇,哪里會在乎這些許細節?因此他根本不聽胡惟庸說話,只管將他五花大綁,捆了個嚴嚴實實。 胡惟庸這回可算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他跟陳友定講道理吧,陳友定視而不見。他想發幾句牢sao、罵幾句臟話吧,立刻便會遭到一頓毒打。 因此垂頭喪氣的胡惟庸只好靜靜地看著陳友定命人擺了幾桌酒宴,又叫來了許多部將,唉,自己可還連口水都沒喝呢! 胡惟庸并不奢望陳友定會善心大發,請自己吃頓豪華餐飯,可當看著陳友定提著一把長刀朝自己走來時,他還是怯懦了。 “漢王寬仁,才許你投降,你萬不可不識抬舉?!焙┯箖晒蓱饝鸬卣f出這句話,仍舊期望著跡發生陳友定會看在自己還有點膽氣的份放了自己,話本不都是這么寫的嗎? 可陳友定并沒有說話,只是一刀正捅向了胡惟庸心腹,一切都完了,自己一直以為會大有一番作為,甚至天真地想象著自己是被命運眷顧的人,可在這一刻,一切都完了。 胡惟庸死了,以這樣一種方式死了,其實歷史哪有那么多的必然性?每個人的命運都可能會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而改變。但歷史也沒有那么多的偶然性,因為死了一個胡惟庸,那些需要他做的事,總有另一個人替他完成。 蔣淳斌的招降政策失敗了,陳友定以使者胡惟庸的鮮血為祭,將其瀝入酒壇之,與眾部將共飲。 “我等同受皇厚恩,如今正是報國之時,我陳友定必當拼死拒敵,決然無悔!”這是陳友定對元廷的承諾,也是他對自己的承諾…… htlbook515113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