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殿上君臣一起落淚,最后李倓依然堅決不肯接受。 第二日,上皇李隆基自興慶宮出,手持皇帝旨意入太極宮,要賜太子李倓九賜,李倓將祖父迎入太極宮,卻依然不肯接受九賜。 第三日,宗室群臣勛貴上表,請太子李倓接受皇帝賞賜,太子李倓不得已,終于接受九賜,長安百姓自發上街慶祝,天下諸州縣紛紛上表為賀。 第七百二十八章 盛唐的詩人們 因為在隴右折沖都尉府的任職經歷,讓杜甫的身體好了不少。 在都尉府中每日都要定時起床休息,每天的食物供應充足,三餐還有一頓牛奶,杜甫這個折沖都尉還要跟著新兵訓練,竟然還練出了一些肌rou來。 這一次籌建陸軍學堂,杜甫這個資深的折沖都尉也被選調入長安,他要負責在兵備作戰科編寫教材擔任教官,負責為全國的折沖都尉制定新兵訓練綱要。 隴右的生活讓杜甫非常滿意,但是能夠回到繁華的長安,還是讓杜甫全家都歡欣雀躍的。 杜甫一家迅速收拾行囊,從武威出發前往長安。 之前為了出兵隴上,拓寬了隴右入關的道路,杜甫一家坐在前往長安的馬車上,這可要比當年杜甫被貶謫到隴右舒服多了。 唐軍占領了彌敢城之后,蘭州再次安定下來,而長期的戰亂結束后,地方上重新恢復了秩序。 杜甫看著沿途這些滿面含笑的百姓,想要提筆寫詩,卻突然覺得沒有詩句可以寫。 杜甫只是一笑,再次掏出一本兵書來,他到了長安還要編寫練兵綱要,看來寫詩這事情可以放下了。 杜甫如今是仕途順利,新成立的軍事學院級別不低,杜甫也升到了六品。 不過相比杜甫,王維的日子就有些難受了。 自從被玩家解救了之后,王維已經被皇帝赦免。 不過被俘了從賊的罪名,讓之前和王維來往的老朋友紛紛避之不及。 而王維的弟弟王縉,也因為給王維擔保受到了牽連,被外任到地方上為州官。 王縉本身仕途大好,卻因為自己受到了牽連,王維整日在家中也是哀嘆不已。 被赦免之后,王維保留了太子中允的閑職,如今他趁著越王立為太子的時機,向朝廷上書乞骸骨,請求朝廷將弟弟王縉召回長安。 王縉用自己的高官厚祿為哥哥擔保的事情,李倓自然是也知道的。 王縉在朝廷官聲相當的不錯,為人剛正能干,李倓也有用他的想法。 不過如今有大量玩家在中樞,李倓也認為大臣應該在州縣好好鍛煉,于是下旨駁回了王維的奏章,以“朝廷官職豈可因為私情私相授予”為理由,駁回了王維的請求。 不過朝堂還是下旨,將外貶的王縉調任富庶的汴州擔任太守,又讓王縉負責汴水疏通的重任。 王維無心朝堂,李倓也爽快的批準他告老還鄉,還賜予他回鄉的金銀。 這位前半生官運亨通,后半生卷入政治旋渦的詩佛,終于可以返回故里。 王維也是太原王氏一族,他從長安出發前往河東,他在車上想起了賀知章那首“少小離家老大回”,忍不住淚流滿面。 但是在洛陽囚禁的生涯,讓王維再也沒有了之前曠達自任的心境,他想要提筆寫詩,卻也發現心中積郁的東西太多,實在不知道寫什么,也只能扔掉筆搖頭嘆息。 揚州望海樓上,淮南節度使高適正在宴飲江淮名士。 節度使已經是封疆大吏了,如今大唐朝廷的對于各地節度使的態度是逐漸收回其旌節,改派觀察使或者干脆不再設立州以上的職位。 高適是平叛功臣,禁海令解開之后,江淮的市舶司貢獻了大量的稅收,朝廷多次下令嘉獎。 收回旌節之后高適肯定是要返回朝堂為官的,以高適的職位也只有宰相的職位能夠安置他了。 江南鹽鐵使元載,市舶司使王亞東也都在座,這兩位是江淮的財神爺,眾多士子也圍繞在他們身邊。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身穿朱紅色衣服的宮廷使者,急匆匆的在節度使府親衛的帶領下登上了望海樓。 只看到這位朝廷使者手持白色的麻紙,登上望海樓后立刻對著高適一拜。 高適立刻起身回拜,使者展開白色麻紙,宣讀了太子李倓寫下的宣麻拜相詔書。 拜相! 高適一陣子恍惚,他想到了自己在長安得不到管制,不得已從邊疆入仕的歲月。 又想到自己剿滅永王叛亂,就任淮南的場景。 如今人生終于圓滿,入政事堂為宰相,從此禮絕百僚,協理君王。 高適在元載和王亞東的提醒下辭讓了拜相的旨意,接著又在眾多士子的勸說下三讓,最后接受了拜相的詔書。 望海樓上再次熱鬧非凡,王亞東站出來說道: “今日能親眼目睹高相國拜相,為我眾人幸事,當做詩文為宰相賀!” 眾多士子紛紛附和,大家又看向了高適,元載站出來說道: “相國詩才無雙,我輩豈能班門弄斧,請相國先做詩文,望海樓必能因為相國的詩文而留載史書!” 樓下的望海樓主人更是激動不已,今天如果高適能夠留下詩文,那望海樓就能和滕王閣、鸛雀樓一樣,成為天下名樓。 高適也興奮的接過筆墨,可是當他展開宣紙后,大腦中卻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