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皇子“入京勤王”,這也是大唐的傳統了。 這事情上皇干過,嚴格意義上皇帝本人也干過,現在輪到越王了。 老李家的傳統,沒毛病。 而且按照老李家的“傳統”,這種時候政事堂只需要安分守己,等到皇位爭奪出結果,新皇登基之后也不會苛責宰相的,大概率還是繼續用宰相班子一段時間。 對于宰相們來說,留在南衙反倒是最安全的選擇。 但是對于宰相崔渙來說卻不是此列,造反的是越王,而崔渙在朝廷傾向太子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越王上位之后還不是要清算自己? 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崔渙立刻站出來反駁道: “我等身負皇恩,難道就要坐等越王這亂賊攪亂天下?” 裴冕抬起頭看著崔渙問道: “那崔相以為應該如何?” “政事堂立刻以皇帝名義下旨,命令關中諸州阻擋越王!請太子回長安監國!” 第六百八十二章 忠臣們 崔渙說完,剩余的五位宰相都冷冷的看著他。 如果有玩家在此,大概會高呼“小黑子露出雞腳來了”。 裴冕就知道自己的同僚中,定然有太子的支持者,果然這會兒崔渙就跳出來了。 崔渙支持太子不稀奇,太子在政事堂沒有支持者才是稀奇的。 就像是裴冕早早就倒向了越王一樣,政事堂的宰相們也都有自己的傾向。 李麟是宗室,他好文學喜奢華,有蜀中迎回上皇的大功勞,立場最為超然,對皇位繼承之事最不關心,甚至對于政事堂的政務也最懈怠。 苗晉卿在上皇時期就入過政事堂,他能以寒門出身入政事堂,為人圓滑,從來不在政事堂主動表露自己的想法。 不過苗晉卿也是能臣,他從縣尉開始做官,幾乎六部都待過,政事堂的政務他最熟練,算是一名技術官僚。 苗晉卿的立場是忠于皇帝,但是皇位上坐著誰他倒是并不在意。 他是上皇時期的進士,也是在上皇手下做過重臣,但是上皇返回長安之后他一次都沒去興慶宮拜見過,也從來不和上皇的親信來往。 裴冕目光掃過張鎬,這位寒門宰相性格最直,政事上倒是和穩重的苗晉卿共進退,如今朝堂之上豪門和寒門的矛盾已經顯現,寒門出身的官員多被豪強大族出身的官員欺壓,張鎬經常提攜寒門官員,世家大族出身的裴冕對此頗為不喜。 但是不喜是不喜,張鎬精通軍事,如今郭子儀大軍后勤的事情都是他籌備的,就算是之前得罪了皇帝,為了打仗李亨還是捏著鼻子將他請了回來。 越王提出平叛討逆的口號之后,張鎬也最是支持,倒是比自己這個內jian更忠了。 這是個威脅! 裴冕暗暗想道。 最后就是李峴了,李峴就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大臣了。 李峴執掌大理寺的時候,曾經為投降偽燕的大臣求情,反對當時御史中丞崔器的嚴酷政策。 李峴為政寬厚,在政事堂也是一個老好人,沒什么立場。 看來崔渙沒有其他同黨了,裴冕清清嗓子說道: “今日我為秉筆宰相,陛下不見我等,這時候還是應該謹守本分,不要給長安添亂?!?/br> “大家今天還是住在政事堂,先將政事堂大印封存,等宮中情況明了再說吧?!?/br> 李麟李峴苗晉卿連忙點頭附和,張鎬想了想也點點頭。 崔渙看到五比一的結果,也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悶悶不樂的坐下。 唐軍相州大營中,李輔國最近有些心神不寧。 如今相州的戰事打打停停,雖然主帥郭子儀不愿意和史思明議和,但是李輔國通過自己控制的神策軍,不斷的在大軍中拖后腿,事實上讓唐軍停了下來。 郭子儀雖然在大營中發了脾氣,但是也拿李輔國無可奈何。 對付郭子儀這樣的大臣,李輔國實在是太有經驗了。 他們對于皇帝有著一種近乎于愚蠢的忠誠,但是這種忠誠也只是表象。 郭子儀可以自污來證明清白,在之前的平叛中也愿意讓出自己的權利,甚至在太子胡亂指揮兵敗后還能主動背鍋。 能夠做到這一步,與其說郭子儀是忠于大唐忠于皇帝,不如說郭子儀忠于史書上的評價。 統領唐軍平叛,這樣的功勞足以讓郭子儀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開國那些功臣太能打了,但是郭子儀不是要和他們比戰斗力,比也比不過。 能在史書上留下的,也唯有“忠”這么一個字了。 所以李輔國很明白郭子儀的心態,他雖然激烈的反對議和,但是如果皇帝下旨要議和,那郭子儀也不可能獨走。 更何況神策軍也是如今平叛軍隊的一部分,神策軍可是掌握在李輔國手上的。 李輔國追隨李亨這么多年了,自然很了解皇帝的想法。 皇帝是一定會接受史思明投降的。 李亨絕對不是一個有魄力的君主,靈武登基的時候,也是李泌和杜鴻漸架著他,李輔國勸著他,才戰戰兢兢的登基的。 等到登基之后,李亨還連忙派遣使者前往蜀中,詢問上皇的態度。 也就是這些年做久了天子,才算是有了一些天子的威嚴。 而皇帝身體不好,最大的愿望就是平定河東之亂,在史書上留下一個超越上皇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