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這也是李唐皇室的老毛病了,風疾頭痛,太宗和高宗都是死于風疾,上皇也有這樣的老毛病。 但是皇帝比上皇年輕,發病的次數要比上皇還多,甚至有次在前朝視事的時候頭疼發作,差點暈倒在地上。 對于皇帝身體健康的擔憂,也加快了朝廷中奪嫡勢力的爭斗。 元載很清楚,如果留在長安城,他這個關鍵的度支郎中,肯定會成為雙方拉攏的對象。 可是倒向任何一方,都會得罪另外一方。 這一次元載走了太子的關系,秘密投靠東宮,前往揚州擔任租庸使和鹽鐵使,就是準備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 離開京城之前,元載也做了萬全的準備。 他雖然投靠了太子,但是元載和李輔國有親,在離開之前他拜訪了李輔國,向這位大權宦行了子侄之禮,也承諾會在江淮向宮內送上額外的貢品。 反正到了揚州,那就是天高皇帝遠,到時候再走鋼絲,也好過留在長安這個是非之地。 杜亞皺著眉頭說道:“不瞞公輔兄,小弟在中樞也有一些關系,運作一下外放也是可以的,只是這天下之大,到底要去何處???” 為什么那么多官員要賴在京城,就是因為留在長安是天子腳下,隨時有可能被皇帝或者重臣看重飛黃騰達。 遠離長安這個政治中心,那就會和那些地方上入仕的官員一樣,苦苦等待考評晉升。 如果運氣不好遇到災年,說不定還會受到上官的訓斥,然后幾年都沒辦法升遷。 所以離開長安,也必須要找一個好去處。 元載說道:“去河西!” “河西?” 元載看著杜亞說道:“你不是和朔方軍節度使杜鴻漸有親嗎?” 杜亞點點頭,杜鴻漸算是他的族叔,杜亞也曾經和元載說過。 元載說道:“你這位族叔有擁立定策之功,如今又是朔方節度使,早晚是要進入政事堂拜相的?!?/br> “如今陛下讓杜節度使入河西,協助隴右防備吐蕃人進攻,也正是建立軍功的好機會?!?/br> “此時去河西,有你的這位族叔照拂,又能有機會在河西建立功勛,豈不美哉!” 杜亞激動起來,元載這算是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他連忙作揖道謝,這時候元載的車上傳來一陣咳嗽聲,元載拱手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諸位告辭了!” 隨后元載坐上馬車,從灞橋離開了長安城。 在灞橋上送別的官員們若有所思,杜亞想到了元載叮囑的話,終于下了調出長安的決心。 有人出長安,自然就有人入長安了。 揚州城內,第五琦的府邸里熱鬧非凡,所有下人都知道主人高升要返回長安了! 第五琦從揚州調回長安擔任度支郎,這可是戶部的第三把交椅,堂堂帝國的計相。 前來道賀的官員幾乎踏破了第五琦的門楣,院子里堆滿了禮物。 第五琦收下禮物,讓管家登記完畢,對于送上貴重禮物的,第五琦都會親自登門拜訪退掉禮物。 等到忙完了,第五琦的家當裝了整整三艘漕運船。 馬上就要返回自己朝思暮想的長安城了,第五琦卻又有些舍不得揚州了。 第五琦是在長安還沒有光復的時候就來到揚州城的,在這里他創建了鹽院,打擊私鹽交易,重建官府曬鹽工坊。 又在揚州發售鹽引,引導商人運輸官鹽販賣。 這一套遍布在各個鹽場的鹽院體系,讓第五琦能夠不斷從江淮抽取鹽稅,源源不斷的給關中的朝廷送去錢糧物資。 返回長安擔任度支郎,第五琦明白自己很難再接觸這些基層的實務了。 侄子第五原被第五琦派去了隴右,第五琦帶著老管家,穿上了一身便服,在揚州城逛了起來。 走著走著,第五琦看到了一座高大的佛塔,他已經走出了揚州繁華的西關,來到了城郊的大明寺前。 第五琦是儒生,對于佛道并不感興趣,不過這座大明寺也是知名的古剎,第五琦來揚州還沒進去過。 想著日后可能再也沒有返回揚州的機會了,第五琦走進了這座佛寺。 進了寺門,看到一名知客僧正在陪同一名年輕的公子,介紹大明寺的歷史。 “大明寺建于南朝宋武帝大明年間,是南朝的皇室詔令建造的皇家佛寺,故而得名大明寺?!?/br> 這名身穿讀書人衣服的年輕人看著高大的佛像問道:“我看史書宋武帝勵精圖治,曾經禁絕僧人出家,為何會詔令建造大明寺?” 知客僧只是死記硬背的這些解說詞,根本沒想到對方會問這個問題。 第五琦走上前去說道:“南朝宋武帝早年勵精圖治,力拒北魏,掃平藩鎮,清明吏治,但是晚年日漸奢靡,開始寵信佛道,這大明寺就是宋武帝晚年下詔建立的?!?/br> 這個年輕的讀書人拱手說道:“多謝老丈替小生解惑?!?/br> 第五琦走過去問道:“聽郎君口音不是揚州人士?” 年輕的讀書人說道:“小生李道源,隴右人士,正好游歷到了揚州,想要見一見這大明古寺?!?/br> “隴右人士?那距離揚州可是很遠啊,老夫聽說隴右禮佛之風盛行,甚至有百姓將自己捐給佛寺,難道大明寺要比隴右的佛寺還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