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夏周國祚千百年,豈能以文質之道統括之?” “蓋因文質二道,需時移政遷,根據世風改易之?!?/br> 看完王成偉的卷子,顏真卿吃了一驚。 這文章是從根本上否定了禮記對夏周的論述,即“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br> 唐代儒生對于經典的態度,也是頗為實用主義。 圣賢說的對的,自然拿起來就用。 圣賢說的不對胃口的,就棄之不用。 經過南北朝的亂世,現在的儒家是非常務實的,畢竟不務實的儒生,早就被北朝的皇帝,南朝的武將殺光了。 顏真卿不是驚訝于王成偉否定經學,而是他的論點。 王成偉在接下來的文章總結,上皇執政初期,重視文治,卻不注重教導百姓,導致天下沉浸在享樂奢靡之風中。 后期又追求霸業功績,卻不知道與民生息,南征北戰又讓邊鎮軍官士兵過于追求軍功,盲目的挑起戰爭,破壞了國家的有序發展,地方藩鎮坐大。 王成偉認為這都是上皇沒能平衡好文和質的關系,沒有及時變法革新的原因。 所以王成偉的觀點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變法永遠都在路上”,朝廷需要根據世風的變化,不斷的調整朝廷中的文和質的變化,這樣才能讓天下人人都成為君子,才能天下長治久安。 而下一句話更讓顏真卿驚訝,王成偉認為,至德兩年,陛下登基都是在收拾爛攤子,收復兩京說明這一階段的工作已經結束了,朝廷也要從平叛過度到恢復天下元氣的日常工作中。 所以王成偉請求皇帝改元! 第四百五十章 關鍵 顏真卿震撼的看著王成偉,沒想到這個隴右的士子,竟然能夠如此敏銳的把握住了皇帝心中最需要的東西。 萬民的肯定。 當朝皇帝做了幾十年的太子,在上皇朝廷中不斷的被打壓,甚至上皇都不允許他居住在東宮,還剝奪了東宮的兵權。 父子猜忌到這個地步,而上皇這個強勢的皇帝,需要的只是一個懦弱的太子。 在一個缺乏父母親情,強勢的父親不斷的打壓下成長起來的太子。 李亨是一個隱忍的皇帝,也是一個渴望被肯定的皇帝。 如今的李亨已經是皇帝了,他不再需要已經退位的上皇的肯定,他需要的是天下萬民的誠心肯定。 李亨這個皇帝要比上皇要強! 而這篇文章,就是李亨最需要的。 “變法永遠在路上”,文章提出了朝廷需要不斷變革,適應天下的變化。 顏真卿暗暗點頭,這句話確實說的沒錯。 在朝廷窮兵黷武的時候,需要用文治拉一把,緩和一下好戰的氣氛。 在朝廷崇尚奢華的時候,需要用軍功和勝利拉一把,重新恢復尚武的傳統。 這雖然和圣人“文質而再復”的說法不同,但是更符合如今的實際情況。 而王成偉提出的最重要的一個建議,那就是改元。 至德元載和天寶十五載是同一年,這也是皇帝心中不舒服的地方。 至德年,就是一個過度,這是上皇和當今皇帝交接的時候。 而改元就代表了一種破立,表示了新皇帝已經徹底脫離了上皇的影響,走上了自己的紀元。 這也和“文質再而復”呼應,提出了王成偉的政治主張,通過這一次改元來昭告天下,新紀元將會不斷的變法調整朝堂,達到文質彬彬的君子境界。 顏真卿嘆了一口氣,王成偉的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氣勢雄渾的大論,可是說的都是正確的廢話。 誰不知道朝廷需要不斷的調整政策啊,可是就算是朝堂上的統治者知道,想要改變政策又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只不過王成偉將圣人文質再復的近乎于玄學和讖緯學的理論,改成了更容易實踐的政治理論。 后生可畏啊,王成偉這個年輕人,能夠有這樣的學識,能夠一眼看出皇帝需要的策論,果然不愧是隴右十七子之首! 王成偉打了草稿之后,很快就修改了完畢,然后小心翼翼的謄抄在卷子上。 等你到下午三點左右,王成偉最后檢查了一遍錯別字后,他喊來了監考的官吏,交上了自己的考卷。 王成偉的考卷被押印簽字,封進了特制的木頭匣子中,他的考卷將會最先被考官評定。 考試完畢,王成偉收拾筆墨紙硯離開了考場,這時候顧況和韋應物也完成了答卷,三人剛出貢院就撞上了。 “顧兄,韋郎?!蓖醭蓚ゴ蛘泻舻?。 韋應物也是一個風流人物,自從上一次公主府賦詩之后,韋應物就結識了王成偉。 一方面是韋應物放低姿態,一方面王成偉主動結交,兩人成了不錯的朋友。 不過顧況是個書癡加宅男,他平日里不怎么出來應酬,所以和王成偉不怎么熟悉。 雖然都是對自己的考試有充分的信心,但是考試結果出來之前,心中還是忐忑的。 韋應物拱手和王成偉打招呼,看到兩人后王成偉說道:“隴右會館已經備下了酒席,兩位要不要一同去?” 韋應物有些意動,顧況卻面露難色。 不過韋應物還是拉著好友說道:“隴右會館的酒宴,是為王兄準備的吧,我們不是隴右人,去了會不會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