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畢竟王成偉如今的名字,已經是整個長安無人不知的才子了,這樣也能幫助他通過前面兩項測試。 第一批次的考生,在上午已經完成了詩賦的考卷。 他們舉手交卷之后,就拿到了貼經的試卷。 王成偉和其他玩家們來說,貼經部分就基本上等于白送的分數。 從系統中直接搜古籍,很快找出了五道貼經考題的出處,王成偉迅速填寫完畢,然后舉手交卷。 這下子顏真卿吃了一驚,這才多久?王成偉就完成貼經的部分了? 難道是他不通經文,所以交了白卷? 不會吧?以王成偉的詩才,難道不能通讀經文嗎? 等到小吏拿來王成偉的考卷,顏真卿對著小吏說道:“給我看看?!?/br> 顏真卿是禮部侍郎,也是妥妥的朝廷大員,這個小吏立刻將試卷舉過頭頂,但是依然抓在手上。 這自然也是考場的規矩,收上來的考卷小吏不能松手,如果松開手,小吏按下紅印的手指就會和卷子上印下的紅印錯位,那這個小吏就要被朝廷問罪。 看完了王成偉的貼經答案,顏真卿更是起了愛才之心。 五道題目的貼經全對! 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完成五道貼經的試題,這個王成偉堪稱是急才。 要知道其中一道題目是顏真卿親自出的,題目的出處稍微有些偏僻,沒想到王成偉也可以這么快答出來。 前面的開胃菜都已經上完了,接下來端上來的就是主菜了。 皇帝親自命題的實務策,當看到題目的時候,王成偉就有些傻了。 這是什么鬼題目? “文質再而復”? 什么鬼? 如果是普通考生,看到這種題目已經要叫爹了。 不過咱們可是玩家,玩家可是有外掛的! 王成偉立刻向方國壽發出了求救的信息。 “方老救我!幫我看看考題!” 方國壽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堂堂一個大學教授,竟然要在大唐幫著應試的考生作弊。 不過大家都是玩家,方國壽能幫自然是幫了:“你把題目發給我吧?!?/br> “方老,文質再而復,這是什么意思???要怎么破題???” 方國壽看到題目笑了笑,給王成偉回復道: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質,就是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具有的兩種品質?!?/br> “質,就是本性,也可以認為是內在的野性。文,是儀貌,也就是后天學習的禮法規則?!?/br> “而孔子提出一種歷史觀點,認為可以將文和質推廣到國家身上,而這兩種特性是會互相輪回往復的?!?/br> “《禮記》中說,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勝其敝。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br> “意思就是夏朝是質多于文,所以夏朝更野蠻,而周朝文多于質,所以周代文治天下顯得更文弱?!?/br> “野蠻和文明是交替循環輪回的,這也是儒家總結的一種歷史規律?!?/br> 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題 聽完了方國壽對題目的解釋,這下子王成偉總算是明白這個題目的意思。 巡考的顏真卿嘆了一口氣,作為學貫古今的大儒,顏真卿自然明白這個考題的意思。 文質而再復,不僅僅可以用在朝代之間的更替,朝代之間皇位的更迭,也可以套上這一套“文質再復”的規律。 而皇帝用這個題目做考題,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要考生寫出新朝和上皇時代的切割,給皇位更迭尋求更具有法理性的解釋。 靈武登基,到上皇下詔退位,至德元載和天寶十五載是同一年。 這種法統上的尷尬,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所以才出了這么一道實務策的考題。 顏真卿嘆氣,皇帝第一次科舉出這樣的考題,那么等到上皇回鑾長安后,二皇相見之后,皇帝又要如何對待上皇? 作為上皇時期就出仕的大臣,就算是對上皇晚年的昏聵心存怨望,但是依然對開元年間那美好的時代充滿美好回憶的。 大臣們自然不愿意皇室內部出現骨rou相殘的景象了。 且看這些考生如何答題,是不是能夠提出讓皇帝滿意的答案。 顏真卿繼續巡視考場,只看到不少考生都盯著考題發呆。 顏真卿嘆了一口氣,這其中不乏有一些前面兩道試題都做的不錯的考生,在面對第三道考題卻束手無策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考生們都熟讀論語,但是文質再復的概念,是出自于《禮記》中的。 《禮記》雖然也是五經之一,但是唐代對于通五經的要求主要還集中在《詩經》和《春秋》上,對于《禮記》的要求是通讀,就連考貼經都不太考《禮記》上的內容。 不過題目是皇帝出的,考生也只能硬著頭皮作答了。 顏真卿又看了幾個,看到韋應物的文章,眼睛一亮。 韋應物不愧是京兆韋氏的子弟,也曾經門蔭入官,在官場上歷練過。 韋應物的這篇文章,從文和質兩個方面入手,從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規勸朝廷重視文治和武功,在全力平叛的基礎上,也要注重朝廷的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