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建寧王到底是從哪里搜羅到這些怪物的? 而且隴右都督府內也是臥虎藏龍! 劉宴好友楊炎的上司江倫,就被楊炎視為管仲桑弘羊一類的人物,恨不得對江倫頂禮膜拜。 讓李炎和劉宴頭疼的,不是他們沒有拿出方案。 而且他們的方案都可以執行,也各有利弊。 不過劉宴不愧是神童,他很快梳理了三封上書中的內容,理清了思路。 李炎問道:“士安,你看著突施騎要怎么處理?” 劉宴再次梳理了一下思路,謹慎的開口說道: “三位知州所上的方案,宴斗膽總結了一下?!?/br> 李炎連忙說道:“快說說看?!?/br> 劉宴一邊說一邊整理思路道:“薛知州的辦法,就是漢代賈誼治安策中所說的‘以夷制夷’的辦法?!?/br> 李炎點點頭,涼州知州薛虎的辦法,就是留著主動內附的突施騎,讓他們繼續保持半獨立的狀態。 若是以后隴右需要對回鶻或者西域用兵,就可以征召這些胡人作戰。 劉宴說道:“但是薛知州也說的很清楚了,西漢軍力強悍,以夷制夷的辦法好用。這些歸附的胡人都能被控制在邊疆地區,幫助漢王朝抵御外寇。這也是西漢自武帝后,幾百年沒有邊患的原因?!?/br> “但是東漢再用這個辦法就有些不合時宜了,東漢朝廷用內附羌人守衛邊疆,卻缺乏威懾羌人的軍事力量,最后造成西北羌亂綿延到關中,永明羌亂甚至為禍四十年之久?!?/br> 李炎點點頭,以夷制夷,就是冊封突施騎為內附的部落。 然后遇到其他邊患的時候,征召突施騎去打其他的胡人。 這個辦法可以說是簡單直接,中原王朝玩了幾百年年了的老招數了。 李炎點點頭,雖然這個招數是老招數,但是常用的招數往往是好招數。 接受突施騎的內附,讓他們繼續留在原地,以后接受隴右征召,這是個不錯的辦法。 劉宴繼續說道:“曾知州的辦法是移民實邊,這也是太宗常用之策?!?/br> “曾知州的上書里,詳細列明如今逃荒進入隴右的百姓人數?!?/br> “按照曾知州的計算,如果保持這個人口流入速度,那么不到兩年整個隴右就無新的田可授了?!?/br> “就算是如今進入工坊的百姓增多,但是愿意放棄授田的百姓還是很少的?!?/br> 李炎點點頭,這就是華夏百姓特有的對土地執著。 即使李炎在隴右發展工業,田地依然是從官員到流民都渴求的東西。 可是安定的生活也讓隴右人口爆炸式的增加,曾牧的估算雖然不嚴謹,但是大趨勢肯定是沒錯的。 劉宴說道:“曾知州認為,可以遷移百姓前往突施騎地區,愿意前往突施騎的百姓,都督府承擔路費和沿途費用,并且可以授予更多的土地?!?/br> “那只需要一代人的時間,突施騎地區就和西州一樣,變成大唐‘自古以來’的領土了?!?/br> 李炎問道:“你說這是太宗皇帝常用的辦法?” 劉宴說道:“太宗取河西之地,就是移三輔和關西百姓實邊的。后來攻滅了高昌國,也是用河西漢民充實高昌國的?!?/br> 原來如此,那看來也是經過祖宗考驗的辦法了。 劉宴說道:“實邊的辦法見效慢,但是效果好。缺點是會引發漢人和突施騎人的矛盾,說不定突施騎人會反復叛亂?!?/br> 李炎點點頭,曾牧也列明這個缺點。 漢人移邊突施騎,本來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突施騎人肯定會感到威脅。 移到邊疆的漢人,也肯定會和原本生活在這里的突施騎人爭奪資源。 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突施騎人和漢人仇恨越來越大,早晚一天還會重新叛亂。 李炎捏了捏太陽xue,明明突施騎人是歸順,竟然還這么頭疼。 劉宴繼續說道:“崔知州的辦法更進一步,他命名為‘改酋歸流’,這個名字真的貼切??!” “崔知州建議殿下將突施騎的可汗和各部落首領頭人,都接到沙州厚養之?!?/br> “突施騎人還留在原地,都督府派遣官吏,在突施騎地區建立唐制?!?/br> “再派遣學官在突施騎地區興辦漢學,這樣就能讓突施騎人漢化,變成河西之地羌人那樣的大唐子民?!?/br> “宴以為,崔知州這才是上策!” “不過……” 李炎問道:“不過什么?” 劉宴說道:“上策是上策,可改酋歸流的難度很大?!?/br> “遷徙突施騎酋長頭人入沙州容易,畢竟突施騎人是主動求歸附的?!?/br> “但是要在突施騎地區改酋歸流,那可就不容易了?!?/br> “執政者若是寬了,突施騎人不學習漢學,依然逐草而居,都督府花費人力物力,也無法讓突施騎人歸心?!?/br> “執政者若是嚴了,圖示其人又會覺得是殿下壓迫他們,弄不好有人振臂一呼,突施騎又要反了?!?/br> “執政者必須要寬嚴相濟,才能推行改酋歸流之策??!” 李炎點點頭,清廷實行“改土歸流”,用的是雍正得力干將鄂爾泰。 鄂爾泰能文能武,用的也是剿撫并進的辦法,先是打掉了云貴幾個帶頭反抗的土司。 接著又不斷的撫恤剩余的土司,保證他們的財富,再向各個土司推廣改土歸流,讓他們交出權力,接受大清的流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