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辣)
意思是賢明的皇帝在位,在朝堂之外沒有遺留的賢才。 李林甫竟然以如此荒謬的理由,宣布這一次科舉所有人都不通過。 杜甫科舉不暢,只能通過結交權貴出仕。 通過不斷的進獻詩歌,到了天寶十載的時候,因為獻詩得到上皇賞識,獲得“參列選序”資格,等候分配官職。 但是杜甫家貧,無錢賄賂上官,所以一直沒有被授予官職。 之后杜甫輾轉得到了幾個芝麻官,仕途一直都不順暢。 等到了安祿山叛亂,杜甫本來準備北上投奔靈武朝廷,卻不幸和王維一起被叛軍抓走。 雖然因為杜甫官職小,沒有被叛軍嚴加看管。 終于在至德二載,杜甫從叛軍占領的西京長安逃脫,投奔了剛到鳳翔府的李亨。 杜甫雖然官不大,但是李亨還在東宮的時候就知道他的詩名。 重要的是杜甫是從西京長安逃出來投奔自己的,這更加顯示了靈武朝廷的眾望所歸。 于是皇帝非常開心,授予了杜甫左拾遺的職位。 明鏡廳,是中書門下諫議大夫們辦公的地方。 取自于太宗皇帝“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意思,這也說明了諫議大夫的職責—規勸君王。 杜甫被同僚排擠冷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最近上的幾封奏疏。 按照原時空的歷史,杜甫是因為上書為房琯鳴不平,而被肅宗貶官華州的。 但是在這個時空,李炎這個蝴蝶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房琯沒有被罷官,而是出任了河西節度使。 在朝廷的眾人看來,皇帝還是厚待了房琯。 所以杜甫沒有為房琯上書。 但是這一次杜甫被同僚排擠,其根源也是建寧王帶來的玩家們。 事件的起因是因為一首詩。 這首玩家抄的《石壕吏》,從隴右傳到鳳翔府后,杜甫讀罷是擊節贊嘆! 原本《石壕吏》是杜甫在鳳翔府被貶官華州之后,在探親的途中的見聞,寫成的現實主義詩篇。 《石壕吏》講述了官吏抓捕百姓當兵,這一家兒子戰死,只留下媳婦和孫子。 老翁翻墻逃跑,負責征兵的官吏依然不肯放過這家,竟然要抓老嫗去當兵的故事。 這首詩寫出了在征兵制度下的百姓之苦,整篇詩朗朗上口,卻深刻的揭露了百姓的苦難。 這首詩也是某個玩家在隴右抄的,也因為詩詞沒有用典故,通俗易懂,很快引起了百姓的共鳴。 這首玩家們文抄的《石壕吏》傳到了正主杜甫的手里,杜甫對這篇文章是拍案叫絕。 杜甫一路仕途坎坷,是親眼見證了百姓的苦難的。 因此他上書皇帝,請求皇帝取消強征百姓當兵的征兵制度,恢復到唐初折沖府征兵的府兵制度。 這當然就是杜甫的書生之見了,唐初的府兵制度,早就因為授田制度的崩潰難以為繼了。 折沖府早就已經廢棄,杜甫提出要恢復府兵制度,就等于以前書生上書朝廷,要恢復周禮一樣,屬于政治上的幼稚病。 按理說這樣的諫言,皇帝一年也能收到不少。 諫議大夫這種言官,職位低下,不少人見識不大,總喜歡把圣人之言、四書五經放在嘴上了。 說些什么“致君堯舜上”之類的話。 就和當年孔子要求君主們共尊周天子,恢復周禮治國一樣的不切實際。 按照一般的流程,杜甫這種諫言會被皇帝收下,然后皇帝會回信說“朕已經知道了”,收下這份諫言。 這是從太宗開始李唐皇室的規矩,進諫皇帝是諫議大夫的工作,皇帝接受不接受,就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了。 皇帝也會收下諫書,表示自己虛心納諫,在史書上也能留下虛懷納諫的好名聲。 只不過能夠虛心接受臣子進諫并且改正的,也只有太宗皇帝一人了。 諫議大夫這個職位,大部分時候就是裝點朝堂的作用的。 杜甫這篇上書,按照一般流程也沒什么事情,皇帝也不會因為他這種書生的話懲罰他。 但是杜甫本身就是一個頭鐵的,他一次上書石沉大海,杜甫又一封接著一封的上書。 本來這事情也沒什么,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杜甫在一封上書中,徹底惹怒了皇帝。 杜甫惹怒皇帝的點也很簡單,杜甫說了上皇時期的繁榮和富足,又抨擊了現在朝廷不斷抓人當兵,導致百姓流離的慘狀。 這下子可是觸碰到了李亨的逆鱗。 是朕把天下搞成這個樣子的嗎? 明明是上皇弄出了安史之亂,朕為了平復安史之亂,每天都粗茶淡飯,連新冊立的皇后都要在行宮里織布! 這個不開眼的杜甫,竟然還將上皇時期搬出來,來打朕的臉! 李亨在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溫和的皇帝。 甚至他的性格有一些軟弱。 要不然李亨也不能在上皇朝中當了那么多年的太子。 要知道在上皇手底下當太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是一旦事情牽涉到上皇,就觸碰到了李亨的底線。 于是皇帝駁回了杜甫的奏疏。 這自然引起了朝堂的議論,要知道皇帝駁回諫書,這就是對諫議大夫的進諫不滿,不愿意接受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