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捕快捉拿犯人
“先不要打草驚蛇,將盧婉清背后的人找出來?!?/br> 趙桓肯定,盧婉清與李文正一定有關系。 說不定能夠通過盧婉清找到那個神秘的李文正。 “那遼王那邊怎么處理?” “朕自由安排?!?/br> “是!” 司馬君如實在琢磨不透皇帝是怎么想的。 明知道盧婉清有很大的問題,現在不抓,難道要等李崇光被徹底策反后,再抓? 那樣為時已晚??! 李崇光現在的狀態非常危險,他手中有十萬鐵林軍,一旦真的被策反,很可能在遼東造成巨大的動蕩。 陛下您又西征,京師御林軍也不過留了三萬。 想不通??! 司馬君如絕對是頂級聰明的人,但他實在想不通趙桓是怎么想的。 司馬君如領了任務后,便秘密返回遼東。 現在嘴不穩定的地區就是遼東了。 吐蕃和隴右基本安定下來。 司馬君如走后,趙桓便給燕云戰區的經略使解潛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寫的比較正常,就是讓他平日里多家cao練軍士,不可懈怠防務。 給解潛寫完信后,又給樞密使張孝純寫了一封信,讓他多關心關心燕云戰區的情況,該增加的軍務支出不可縮減。 在長安駐扎了幾天,趙桓也沒有急著要走。 西線的戰火還沒有燃起來,大量的輜重部隊還在籌備中,軍情倒也沒有那么緊急。 記得上一次來長安,還是十幾年前,那一次陜西路西軍出了叛徒,他親自來平亂。 那時的長安城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唐以后,長安已經沒落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資源與水道系統的衰落。 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對水道系統依賴度非常大,漕運受到影響,京師的物價是會受到很大影響的。 在這種情況下,趙匡胤才被迫定都在開封那種無險可守的地方。 但因為趙桓這十幾年來,修路的事一刻都沒有停過。 現在長安根本就不依賴可憐的水道了。 長安通向周圍的公路,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了。 漢中的商旅要往來,比以前方便太多。 就說長安通往興慶府的公路,將陜西路和河套路連接起來,無疑是打通了西北的脈絡,讓新鮮的血液自由的流淌起來。 而且從東京到長安的鐵路再過兩年也修好了。 這一日,趙桓帶著韓世忠和一些御林軍,便衣走在長安的街頭。 好不容易來一趟,趙桓還是想著微服私訪,體查一下長安的民情,畢竟在深宮中久了,容易與民間脫節。 長安的道路規劃還是沿著前唐長安城,方塊形,四通八達。 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路邊的桃花開得燦爛。 不過,長安的百姓似乎更喜歡櫻花。 有一些商家為了吸引客人,在店前面種植了不少櫻花,一簇簇粉紅相擁,十分漂亮。 一些女孩子在街頭歡聲大笑,也沒有人覺得她們不尊禮數,甚至還有一些女孩子跟自己心儀的男生搭訕。 這一幕,讓趙桓仿佛回到了后世。 這樣的民風才是健康的。 趙桓越發堅信自己現在走的路才是對的。 李文正那套靠精神、口頭的傳播自由平等,和鍵盤俠有什么區別? 不干實事的家伙們,根本無法體會到,做到今天的局面,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和孤獨。 趙桓已經四十二歲了,他的眼角偶爾會有一些皺紋。 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如松,整個人給人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 和他走在一起,其他人也會被感染,變得非常有活力。 韓世忠注意到皇帝臉上出現了笑容,這種笑容是一種很滿足的笑容。 韓世忠心里道:看到長安城百姓安定的生活,陛下似乎很滿意,雖說是九五之尊,本可榮華富貴一生,卻憂國憂民,實在是難得一見的好皇帝。 韓世忠道:“公子,聽說長安城有一座古剎名為觀音禪寺,古剎前有一顆銀杏樹,是當年唐皇李世民親手種下?!?/br> “哦?”趙桓突然想起來,那觀音禪寺前的銀杏樹在后世,可以一顆網紅樹。 每年有很多女孩子去那里打卡。 當年的李世民萬萬沒想到,自己種下的樹,在后世成了女孩子們追捧的美景。 趙桓來了興趣,道:“走,我們去看看?!?/br> 一行人到了觀音禪寺,前方果然有一顆大樹,已經有快五百歲,在這個季節,綠意始發。 前方是觀音禪寺,古剎之音寧靜祥和。 趙桓仔細看著這樹,想象著當年的李世民在這里種樹的情景。 回頭自己回東京城,也要種一顆,等千年之后,讓他們也觀摩觀摩朕種下的樹的風姿。 正當趙桓這樣臭不要臉的想著的時候,古剎的小道上來了一些官兵。 從他們的制服可以看出,似乎是捕快。 與官差不同,與后世的影視里面也不同,宋代真實的捕快,地位很低。 甚至算不上是正式編制,相當于是官府的臨時工。 而且入行門檻極低。 官府常年需要辦一些瑣碎的事情,缺人手的時候,就只能快速從民間找。 所以捕快這種小吏是不可或缺的。 但捕快們收入很低,所以只能靠這份工作以權謀私,賺外快。 神宗時代,做過改革,給捕快們發工資,稍微減輕了捕快作亂的亂象,但造成許多人走后門做捕快,惡意吃空餉。 到了趙桓時代,朝廷對地方的管制,從事無巨細考核,到目標責任制轉遍。 即中央每年下發任務,地方官府自行創建稅收,中央不再隨意撥款,除非特例。 地方官府自給自足,自然在人事方面有了節制。 經過了十幾年的改制,捕快已經被編入正職,亂象也減輕了很多。 那些捕快的腳步非???,似乎是來抓人的。 古剎前面有小和尚,那小和尚雙手合十:“阿彌陀佛,佛門凈地,施主所為何事?” 捕頭道:“我們是來抓人的,有一個逃犯逃到了這里!” “施主,若是有逃犯在這里,主持必然已經將其綁到官府?!?/br> “我們說這里有逃犯就有逃犯!這里有知縣親發的搜捕令!” 說完,那名捕頭很是兇狠地一把將小和尚推開,然后強行闖入進去。 這倒是引起了趙桓的興趣。 趙桓還是第一次見到大宋的捕快們拿人。 過了一會兒,趙桓就聽到里面傳來了打斗聲。 趙桓看了一眼韓世忠,道:“走,進去看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