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整箱整箱青霉素
侯景庭笑道:“沈兄還是喜歡打趣在下?!?/br> 沈浪道:“侯兄怎么來這里了?” “某是奉天命,去南海諸國一趟?!?/br> “哦?”沈浪疑惑道,“你這督察使,去南海作甚?” “沈兄,你不請在下喝一杯,在下可不愿意跟你說話?!?/br> 沈浪大笑道:“正好,肖帥在這里,我們三人一同去喝一杯?!?/br> 肖毅道:“如此甚好?!?/br> 三人騎著馬,在海軍的簇擁下,一路北上。 到了肖毅的府邸,這府邸便是在香港島上。 此時是九月,香港島卻還是悶熱潮濕。 好在后院的樹木繁盛,樹蔭下面倒也涼爽。 “來,侯兄,你初來廣府,不知此地濕毒可怕,先喝幾口這里的獨特茶水,可祛除濕毒?!?/br> 侯景庭一口下去,這涼茶卻是苦得發澀。 “這茶?” “喝下去便是了?!毙ひ隳昧艘槐?,自己一飲而盡。 “沈兄,你不是在注輦嗎?怎么回來了?” “我也是奉了天命?!?/br> “那注輦那邊的情況如何?” “李都統在那邊鎮守,自然是無大礙,南海的所有商船都會??孔⑤?,那里現在可是比香港港口還熱鬧?!闭f完,沈浪雙目綻放出神光來,“陛下想東進,所以召我回來?!?/br> “東進?”侯景庭微微一怔,“莫非是要?” “沒錯,陛下想要派人去扶桑?!?/br> “陛下對海外之地還真是熱衷?!焙罹巴ジ锌?。 “這一次,我怕是要準備不少船艦,陛下可是要在那里建立都護府?!?/br> “在扶桑建立都護府?”侯景庭道,“沈兄,從杭州到扶桑,行船多長時日?” “約兩月?!?/br> “為何現在陛下突然決定要去扶桑建立都護府了?” “因為大宋現在的醫學有了突破性進展,青霉素已經在批量生產了?!?/br> 這意味著許多以前只能等待死亡的病,現在可以醫治了。 尤其是航海的途中的病毒感染,不同地域的病毒感染。 侯景庭道:“這青霉素究竟是何物,從靖康十一年,我就一直聽說它,被傳得神乎其神,仿佛仙藥下凡了一般?!?/br> “的確猶如仙藥一般,救了許多人的命?!?/br> 侯景庭不由得感慨:“想來也是陛下圣明,感動了上蒼,才讓我大宋得此藥?!?/br> “侯兄此話差矣,陛下最是不信上蒼的,極力推崇人,凡是皆有人定,那錢氏的小丫頭,可是大宋的功臣,有女華佗的美名?!?/br> 幾人一陣感慨,喝起酒來。 沈浪道:“侯兄為何突然去南海巡視,那南海莫非是范了什么事不成?” 侯景庭苦笑,凡是他們督察院的人出沒的地方,必然是犯了事的。 “徐王有反叛的嫌疑,我此行先去徐國?!?/br> “徐王膽子如此大!” “到目前為止,還是秦檜一家之言,也不知真假?!?/br> “秦檜?”沈浪思忖一下,“秦檜在南海如何?” “陛下對他很滿意?!?/br> 肖毅卻不以為然:“秦檜是個兩面三刀的小人!” “但的確有不少交子進入了南海諸國,而且我聽說,秦檜在南海用錢來獎勵生育?!?/br> 肖毅不屑道:“竟然用錢來讓人多生孩子,這簡直是喪心病狂,我們為何要孩子,是傳承,是精神不滅!秦檜簡直是玷污我大宋的傳統美德!” 沈浪卻是搖頭道:“不,秦檜的政策的確是對的,再加上現在青霉素要批量生產,嬰兒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他的政策對人口增長是立竿見影的?!?/br> “陛下的《經濟論》不是說過嗎?人口既是消費力,也是生產力,利用好了,對社稷有百利?!?/br> 沈浪繼續問道:“秦檜是如何執行的?” “自然是靠賣給大宋水果和貨品,增加收入,然后從這些收入里去抽取一部分出來?!?/br> 沈浪嘆了口氣道:“難怪徐王會謀反,秦檜這是要將諸侯國往死里壓榨?!?/br> 沈浪陷入了沉思中,他最近都在思考去扶桑后,該用什么樣的政策來治理那里。 首先,那里的漢人肯定是非常少非常少。 勢必要移民過去,但大宋如今富甲天下,國泰民安,誰又想背井離鄉去那么遠的地方呢? 漢人的人口無法短時間內增長起來,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沈浪腦海中已經有了兩套方案。 他這方案比秦檜的更犀利,更讓人接受不了。 他打算讓皇帝將所有犯事的囚犯,都交給他,然后遣送到扶桑,跟著自己開荒。 并且,他也打算用秦檜的那一招,凡是多生者賞! 沈浪道:“侯兄,秦檜的確不是善類,你此去多加小心?!?/br> “放心,我這一次去,不會跟他正面沖突?!?/br> 幾人又開始閑聊。 到了晚上,侯景庭帶著自己的人到了港口邊,準備登船出發。 他看見三艘大型貨船在港口???,上面寫巨大的標語:大宋皇家藥坊。 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上面裝的是青霉素! 而且目的地是南海諸國,第一站便是徐國。 果然如沈浪所言,但沒想到青霉素這么快就批量做出來了。 這下秦檜在南海真是有如神助了。 在海上行駛了大約半個月,侯景庭到了南海諸國北邊的徐國大港。 聽說督察院的人來了,秦檜連忙飛奔,準備來迎接督察院的特使。 “侯兄,兩年多沒有見面,別來無恙?!?/br> “秦相公客氣,秦相公,我們一邊走一邊說?!?/br> 兩人騎著馬,在海軍的簇擁下,一路向秦檜府邸走去。 這里的路很窄,即便是王都,但依舊那么簡陋。 不過在街上的普通百姓,他們的神色卻似乎完全不一樣。 很少看見那種過度的絕望感,人們走路的步子也快了一些。 這些現象在皇帝的《經濟論》里,是一個地方興盛之前的跡象之一。 “徐王之事,陛下已經知曉,但畢竟是宗室,念及舊情,陛下才派了我來?!?/br> “陛下有何指示?” “并沒有?!?/br> “那侯兄要查什么?” “這簡單,走,咱們現在就去王宮找新君?!?/br> “新君?” “五王子趙弘?!?/br> “陛下并未冊封,不能隨便亂叫!” 兩人一路向王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