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最好的時代
對一個地方的轄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軍事、文化、經濟和金融。 只要這四點滲透得足夠徹底,那個地方想再逃都逃不了了。 在俺巴孩的腦袋被掛在大使街的牌坊上兩天后,隴拶和吐蕃各部首領就被押送到了京師。 今日的大宋邸報的頭版標題是這樣寫的:吐蕃賊酋盡數伏首,隴右迎來和平時期。 而東京快報則奔放了一些些,直接道:隴右賊酋伏首,新的商機已到,報復可能只在一夜之間。 今日所有的報紙都賣脫銷了,那些賣報的小孩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東京這個城市,就像一個饑餓的小伙子。 每天都有無數人進來,在這里尋找發財的機會。 在東京邸報上有一個筆名叫唐哲的人這樣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普通人可以抓住機會,一夜暴富,富豪們也可能因為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正如這句話所說,無數人懷著希望來到這里。 他們渴望抓住一切機會。 而朝廷每一次新的政策,每一次對外戰爭,都孕育出無數商機,抓住了,財富滾滾而來,名利、美女、金錢,接踵而來。 例如,這日邸報所刊載,隴右吐蕃賊酋伏首,朝廷對隴右叛逆打擊順利,很快會進一步采取安撫之策。 具體的政策朝堂之上暫無聲音,但已經有不少人在推測。 其中有人推測道:朝廷必然會興修公路,隨后將吐蕃強需求的產業大肆傾銷,加深吐蕃對大宋的經濟聯系,從而推行交子。 有人則道:青唐與湟州讀書人太少,《經濟論》中提到,人才是發展的基礎,青唐與湟州缺了根基,朝廷會大力補充根基,若是現在有人愿意去青唐與湟州之地,必然能謀個好差事。 就說那剛成立不久的“大宋經濟研究社”更加犀利點評道:茶葉、美食、音樂、馬球、歌劇和教育,都缺人,別問,去了就發財,有膽子就發財。 幾日之后,便陸陸續續有人從東京出發,前往隴右。 而此時,河西的蠻族因為失去了首領,更是一盤散沙。 清掃工作已經進入尾聲,那些與俺巴孩一同來的部落首領有的餓死在路上,有的則被宋軍殺死。 興慶府、涼州、宣化府、肅州等州府開始舒緩堅壁清野的策略,讓百姓出城,重新回到故鄉。 這個消息立刻讓東京城有些人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 蠻族雖然沒有攻下州府城池,但對河西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的。 餓極了的蠻族,就像蝗蟲一樣,田地里的莊稼還沒熟,就收了開始打谷吃。 因為缺乏漢人的農業技術,許多莊稼都浪費了。 這導致河西出現了一片糧食真空。 對糧食的急缺,就像沙漠中許多不喝水的旅人對水的急缺一樣。 這一局面,在蠻族南下的時候,商人們就已經預料到了。 大家只是在等待時機而已,一旦蠻族被清退,糧商就開始行動。 例如東京鼎鼎有名的大富豪朱青,他的商隊早就在長安城囤積了大批糧食。 例如長安城的薛東來,也早已開始囤積。 因為他們知道,朝廷必然會拿出錢來賑災,為災民購買糧食。 事實也證明如此,唐恪不得不以超出市場價的價格開始在長安城和東京城兩地購買糧食。 他也曾經向虞允文提出朝廷撥發戰略儲備糧食,但被虞允文和張孝純拒絕了。 戰略儲備糧食是朝廷特殊時期用的,例如大規模的戰爭,大規模的天災。 蠻族對河西的破壞,還無法達到動用戰略儲備糧食的地步。 河套路這些年靠賣資源可是賺了不少錢,而且因為是軍事戰略要地,長安和東京許多商人想在這里做生意,給河套路的地方官府交稅可不少。 另外,河套路還是大宋養馬最多的地方,樞密院每年向河套路采購戰馬的數量驚人。 雖說都是朝廷衙署,但財務賬面卻是分得一清二楚。 河套路的官府有錢。 就說這河套路和隴右都護府,最近在大宋可是沸沸揚揚。 一個是打高昌國的前線,一個是疏通吐蕃的前線。 無論是哪一個,一旦仗打完,必然如同朝廷開拓交州、南海、遼東一樣,伴隨著巨大的商機。 下一批,必然又會造就一批富人。 從潭州、江陵、成都府到長安甚至幽州,都有人在密切關注著。 這也反映出一個現象:民間對朝廷的信心越來越足。 如此,各地的銀行生意也越來越好,更多的人愿意將家里的黃金儲存到銀行。 這一段時間,從地方官府收集上來的消息,各地都陸陸續續有消化一批交子到民間,黃金和白銀的儲備突然增加了幾十萬石。 眼看前方的戰爭頗為順利,趙鼎的覺也能睡著了。 這一日,石洵對趙桓道:“陛下,進五年,有五萬大學卒業的人進入了河套路,有三萬大學卒業的人進入遼東,五千大學卒業生漂洋到南海,前不久,秦相公從南海送來奏書,希望朝廷再引渡一萬大學卒業的學生過去?!?/br> “準!此時你來去處理便是?!?/br> 趙桓對石洵的工作顯然非常滿意。 教育這些東西本身是急不得的,從靖康二年,趙桓舉起屠刀在大宋境內瘋狂殺人開始,到靖康十二年,整整十年。 大宋的教育改革已經整整十年。 這十年,幾乎是將傳統的那一套用最粗暴的方式撕掉了,然后強迫性的執行了新的教育制度。 石洵就是趙桓的前鋒人物,他幾乎不參與道朝堂的斗爭上,一直專心狠抓各地的學校和教育問題。 如今,大宋才真正算得上是人才濟濟。 一旦教育體制建立起來,人才只會越來越多。 和吐蕃人不一樣,漢人自古以來就深刻明白讀書的好處。 許多窮苦人家,都愿意負擔很重供孩子讀書。 所以,留給趙桓的基礎盤是非??孔V的。 “石卿,你功不可沒,朕要封你為魏文公?!?/br> “多謝陛下,為陛下分憂,是臣的職責!” “石卿,準備一下,隴右和高昌,都需要人才?!?/br>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