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北伐金國!
趙桓看完信,將信扔在地上,怒吼道:“坑爹的貨!” 完顏宗磐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坑貨! 果然是豬??! 屁股才坐了一年,腦袋就搬家了! 據最新的消息,完顏宗磐被當場殺死在金國皇宮,腦袋被砍下來,懸掛在上京城門口。 除了退位的完顏晟以外,完顏宗磐的直屬部被殺掉。 漂亮的妾被瓜分了,女兒一個沒能幸免,連襁褓里的嬰兒被當人當場摔成了rou泥。 金國的這一次政變以完顏宗磐被滅家結束。 現在,坐在金國皇宮里的是完顏阿骨打的嫡長孫完顏亶。 趙桓連忙將他的御前大臣們部著急到拱垂殿。 金國的政局動蕩,影響最大的是宋金之間的關系。 眼看進行了一年多的商貿,現在又要停止了,不僅如此,一場戰爭正在醞釀。 金國這些年被大宋欺負得有點慘,但金國國內卻還是猛將如云,狀態與實力顯然是不對等的。 完顏宗翰等強將,失去了完顏杲這個代言人后,終于隱忍一年,推出了完顏亶。 可以說,現在金國內部達成了空前的一致,要打仗了! 早在拿回燕云的時候,趙桓就在想著怎么滅金了。 無論是燕云戰區大力投入軍力,還是在北方修建公路,或滅夏,或打下高麗,或在草原建立北府,都是為滅金做準備。 一個金國值不值得趙桓大動干戈,布局這么多年? 值! 遼東以后不許再出政權了! 遼東以后就是華夏的領地,在那里推行華夏的部,誰不服從就去見閻王! 如果要滅金,即便大宋要拿出一半的國力來,趙桓也愿意打! 金國所占據的遼東,是一塊寶地! 所以,著急御前大臣來,不是和他們商量該不該打金國,而是要各自領任務了。 “種卿?!?/br> “臣在!” “朕命你為北伐兵馬大元帥,朕要將金國從天下的版圖抹去!” 種師道激動得連通紅:“臣遵旨!” 這一年的種師道已經八十四歲,橫掃北夷,勒石燕然,是每一個華夏男兒畢生的理想。 皇帝知道種師道想北伐,種師道做夢也想北伐。 最難能可貴的是君臣相知。 并且,種師道年事已高,皇帝依然將如此重任交給他,他頓時熱淚盈眶。 種師道非常清楚,如果現在不北伐金國,很有可能,再過幾年,自己就要離開這人世了。 “圣天子在上,臣必踏滅北夷,克服遼東!” “李卿!” “臣在!” “戰時的所有糧草動員起來,朕要調集高麗、燕云和西北戰區八十萬大軍,圍攻金國!” “臣遵旨!” 趙桓深吸了一口氣,原本是打算再讓完顏宗磐坐幾年偽帝的位置,把金國內部徹底搞垮,再橫推。 但以現在金國國內的形式,雙方戰爭已經在所難免。 即便趙桓不打,金國也會打過來。 這一次,趙桓轉防御為主動進攻,他勢要橫推了金國。 “段卿!” “臣在!” “把你的憲兵部給朕調到前線去!” “遵旨!” “政事堂力配合樞密院和軍督府!” 徐處仁想說些什么,但終于還是沒有說出口。 他當然不想打仗,他只想踏踏實實搞建設,他覺得這幾年的節奏進展很不錯。 除了劉彥宗、虞允文這些jian臣老找自己麻煩以外,政事堂對新政的執行,已經開始在大宋產生深遠影響。 這絕對是前無古人的偉業,當年的王安石變法,和現在的新政比起來,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怎么能不讓徐處仁自我感覺良好? 自我感覺良好后,自然就沉迷在了發展建設上不可自拔了。 要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財富,眼看著又要被皇帝砸進軍事上,徐處仁心里在滴血啊。 但現在局勢比人強。 徐處仁只好恭敬道:“是!陛下,臣一定力配合種相公!” 和大臣們商談完后,皇帝換了一身衣服,便向中央軍的軍營而去。 皇帝去中央軍主要不是閱兵,而是對兵器進行檢閱。 陳規在一邊陪同,他匯報道:“陛下,中央軍配備火槍一萬只,配備震天雷三千,有五十門火炮?!?/br> 趙桓用手輕輕撫摸一柄火槍,槍頭上綁著刺刀,大約有半米長,可以遠程射擊,可以立刻近距離搏殺。 他又去中央軍的軍營去巡視了一邊,中央軍正在練火槍和刺刀,這是日常cao作。 趙桓對目前的狀態很滿意。 當然,滿意的不知有趙桓。 楊奕剛剛被調到西北,在赤水一帶。 他現在的軍職榮升到指揮使,下面統管五百個人,是屬于大宋西北涼州守軍第一軍第三營。 這幾天,上面已經傳下來消息,要對金國動武了。 聽說西北軍要參與進去。 這是好事啊,立大功的好機會! 楊奕是這樣想的,他這幾天吃牛rou吃得特別來勁,吃完了就出去跟人打架。 基本上,同一個軍的好幾個指揮使和他比武,都被他打敗了。 來西北短短一個月,楊奕在軍中的威名很快傳播開。 現在要打仗了,宋軍表現出空前的熱情。 燕云戰區的宋軍更是厲兵秣馬,恨不得明天就打到上京。 這幾天皇帝的特使分別向西北、燕云和高麗奔去。 “自朕御極以來,大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日漸富足,皆因朕有百萬戍邊兒郎,舍身忘死,忠心護國!然,金賊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朕日有所思,夜不能寐,是以,朕決意北伐金賊,愿與諸位同袍殺敵,馬革裹尸!” 皇帝的圣旨傳到每一個戰區,由戰區的政宣司在軍隊里進行傳播,必須保證每一個人都聽到。 一時間,無論是西北,還是燕云,還是高麗的宋軍,都熱血沸騰。 皇帝是他們心中的精神支柱,皇帝一句話,大宋百萬將士能將山岳推平! 除了動員軍心以外,三司衙門的人幾乎徹夜加班加點,不時有人騎馬飛奔離開東京城。 北邊所有的官方運輸隊伍都動員起來,可以說是暫停了七層平日的運輸物資,轉而配送軍備物資。 為了保證民間運力充足,不至于影響供貨,從而影響市場行情。 徐處仁一口氣從襄陽地帶調了一大批廂軍北上,填補民用物資的運力不足的問題。 可以說,后方的工作,絲毫不必前方上陣殺敵要輕松容易。 縱觀歷史,大宋好幾次北伐異族,都是因為糧草出了致命性問題。 對于徐處仁來說,如果在這件事上出問題,那真是要掉腦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