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海上霸主,征服南海諸國
大象發出嘶鳴,三佛齊的軍隊出現在前面。 宋軍擺好陣型,每一個宋軍士兵都披著輕型的皮革甲胄,這是海軍的標準配置,尤其是南海海軍。 南海的天氣過熱,若是披上鐵甲,很容易將身體灼傷。 宋軍的斬馬刀的質量也統一有了提升,在制造的工序上更加嚴格。 最前面的火槍手,火槍手們列好隊形,將彈藥上膛后,舉起火槍,靜待敵人的到來。 三佛齊軍隊發起了沖鋒,步兵和象兵一起沖鋒。 三佛齊軍隊沖鋒起來,比大宋的流寇們不見得強到哪里去,隊形零散,看起來缺乏力量感。 畢竟和華夏不同,華夏可是有前人留下來的諸多兵法典籍,且歷史文化都有記錄的優良傳統。 這個時代,有書寫史書習慣的,大概也只有泱泱華夏了。 其他國家,別說記錄史料,連文字都無法規范化。 所以,像三佛齊這種南海小國,打仗根本沒有所謂的兵法,因為前人的經驗基本都失傳了。 這些小國打仗,誰人多誰吼的聲音大,誰夠嚇人,誰就贏。 他們哪里懂軍令如山,哪里懂排兵布陣? 又因為長期生活在熱帶,吃喝富足,根本不耐苦戰。 前面整整齊齊擺了十門火炮。 等三佛齊的軍隊進入射程,宋軍開始用火炮攻擊。 轟轟轟…… 平原上突然響起的震天響聲,那些剛沖鋒過來的三佛齊士兵,就被炸得血rou模糊。 平原上響起了火炮聲,驚得夏池一大跳。 也驚得其他三佛齊軍隊一大跳。 他們還沒有搞明白發生了什么,前面就有人被炸得血rou模糊,有的當場死亡。 有的被炸掉了一條手臂,半邊身子都是血。 有的則直接被炸碎了腦袋,鮮血灑了一地。 前面的人被嚇到,放慢了腳步,后面的人不知道,還在繼續沖。 轟轟轟…… 火炮繼續發射,向三佛齊的軍隊轟去。 等三佛齊的軍隊進入了火槍手的射程,軍官拔出刀揮舞道:“火槍手射擊!” 砰砰砰…… 第一排的火槍手立刻扣動扳機,然后熟練地被第二排的替換下來。 前面三排輪流替換,動作非常熟練。 等對方已經沖到百米之外,前面的火槍手立刻退到后面,弩箭手上線,頓時箭雨密密麻麻。 等弩箭手射擊完后,宋軍整齊劃一收起了遠程武器,長槍兵沖到最前面來,平舉起有近兩米長的長槍。 每一支長槍的槍頭都在陽光流動著森冷的光澤。 很快,三佛齊的軍隊已經沖過來了,最前面的士兵沖擊在長槍上。 有的身體被刺得對穿,腸子都流出來了。 有的被扎中了脖子,那里的血rou被攪得模糊而猙獰。 還有的沖到面前來,用削都鋒利的木頭朝宋軍刺去,但是刺在了宋軍的盾牌上。 砰的一聲,被擋下來。 隨手,宋軍后排的長槍兵也開始發力。 都頭在一邊吼道:“沖!” 長槍兵的陣營開始向前推,他們的步伐一致,節奏保持一致,竟然開始將沖上來的三佛齊軍隊橫推回去。 用后世的計量單位,宋軍的平均身高在175,而三佛齊的士兵平均身高155,雖然不愁吃,但吃的都是水果、蔬菜,養殖業落后。 宋軍頓頓必須有rou,而且平時訓練不斷。 除了身高以外,體格強壯,橫推起這群猴子一樣的敵軍,還不是跟鬧著玩一樣! 后面的弩箭手還在繼續射箭,箭雨在空中劃過弧度,落在前面還在不停沖過來的三佛齊軍隊。 平原上的戰爭瞬間就呈現出了短兵相接的廝殺。 人命在這一刻瞬間變得一文不值,每一刻都有人被無情殺死。 宋軍的左翼和右翼開始變換陣型,拉得長長的,像一對翅膀,朝對面包抄過去。 從高空俯瞰,人數占絕對優勢的三佛齊軍隊,一上來就被紅色的宋軍壓制住了。 無論是前鋒,還是左右翼,都開始出現崩潰。 李寶站在中軍的帥位,他用千里望看前面的軍情,連他自己都驚詫,三佛齊的軍隊居然崩潰得如此之快。 果然是小國弱旅。 打仗和趙延那種海盜無甚區別,沒有專業的陣形,更別談兵法。 很快,六千氣勢如虹的宋軍,就完壓制住了三佛齊的軍隊。 開始橫推! 大約半個時辰后,夏池看見前面已經兵敗如山倒,他整個人都呆若木雞。 隔得遠遠的,他都能感受到宋軍那恐怖的沖鋒和強勢的進攻。 跑步步兵后面的象兵,在火槍手和弩箭手的沖擊下,發出凄厲的叫喊聲。 吃疼的象兵開始自亂陣腳,東倒西歪。 有的將三佛齊的步兵踢飛,有的則直接踩死。 兩翼的宋軍,第一營的拿著斬馬刀,第二營的拿著鐵骨朵,第三營的統一用的是斧頭。 近身rou搏的士兵,都是左手持著護盾,右手用攻擊型兵器。 一把斧頭突然被扔過來,在空中轉了急轉,最后砍在夏池的一個親軍腦袋上,那腦袋砸開了花,腦漿蹦出來,灑了夏池一臉。 nongnong的血腥味讓他差點吐出來。 “快撤!快撤!” 夏池已經嚇得六神無主,調頭就跑。 這場戰爭時間不長,三佛齊軍隊迅速崩潰,開始逃竄。 宋軍不敢掉以輕心,前方的宋軍依然在緊跟著追殺,李寶則帶著人開始追殺逃竄的夏池。 對于宋軍來說,占領三佛齊的王都是遲早的事情,并不難。 三佛齊這種小國,一旦軍隊被消滅后,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戰斗力了。 并且也不存在著說其他人再在王都動員士兵。 王都的人本身就不多,能夠打仗的更是幾乎沒有。 所以,消滅了這群潰敗的三佛齊軍隊,整個三佛齊基本上就是砧板上的rou了,宋軍想在這里做什么都沒有阻礙。 在正統的歷史上,華夏之所以從來不派兵到南海這些小國,也是因為這里實在太窮了。 就像一個百億富翁,會去和山溝里的窮人去掙幾塊錢嗎? 怕是把那地方翻個底朝天,都抵不過派過去的人的路費和伙食費。 如果真的要正面打,戰力根本不在一個級別,紛紛碾壓。 若不是要將華夏文明傳播到球,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算,從眼前的利益得失來看,趙桓也不會去理那種窮得一文不值的地方。 但從宏觀格局,從長遠未來,那里是肯定且必須成為華夏的一部分的。 打下了三佛齊,意味著大宋已經取得了南海的制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