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王君廓
一大早,李世民就收到了一個壞消息,朝廷重臣王君廓謀反了,這讓李世民大為震怒。 說起王君廓此人,其人生也是開了掛一般的。 王君廓自幼孤貧,以販馬為生,但是品行不端,經常偷盜,在村里名聲極差,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馬落草為寇,叔叔卻不同意,他便誣陷鄰居與叔母私通,與叔叔一同殺死鄰居,從此亡命江湖。 此后,王君廓聚集千余人,四處劫掠,進逼夏縣、長平。 河東郡丞丁榮率軍抵御,并派人招撫,王君廓見到來人后,裝出愿意歸降的姿態,丁榮于是輕視于他,率軍隊登山,王君廓令部下埋伏在山谷中,乘丁榮撤軍時突然發起進攻,大敗敵軍。 不久,王君廓與韋寶、鄧豹等人攻打虞鄉,與隋將宋老生交鋒,結果不敵,退守方山,糧草用盡,宋老生乘勝緊逼,情況危機,于是便向宋老生詐降,并與他隔澗相談,祈求哀告,宋老生被感動,放松警惕,王君廓趁機在夜里逃走。 后來,王君廓率軍劫掠邯鄲,聽從了邯鄲人王君愕的建議,攻占井陘,坐觀天下大勢,等待各方勢力角逐出勝利者,然后投靠。 公元67年,李淵起兵,派人招降王君廓等人,韋寶、鄧豹打算歸附,王君廓假意贊同,乘其不備突然出兵襲擊,奪取輜重后投奔李密的瓦崗軍。 公元6年,王君廓因在瓦崗軍沒有受到李密的重用,遂又投降唐朝,被封為上柱國、假河內太守、常山郡公,后改任遼州刺史、上谷郡公。 投唐之后,王君廓的人生逐步走上巔峰,屢立戰功,深受重用。 武德三年,李世民東征王世充,王君廓奉命攻打洛口,斷絕洛陽糧道,又率部攻克轘轅,王世充派部將魏隱進行反擊,王君廓詐敗而逃,在途中設下埋伏,大敗魏隱,東進至管城大勝而歸。 武德四年,夏王竇建德出兵援救王世充,在虎牢遇到唐軍,交戰不利。王君廓率領一千輕騎截取夏軍糧草,并俘獲夏軍大將張青特。不久,竇建德、王世充先后被平定,王君廓因功被封為右武衛將軍,進爵彭國公。 武德五年,竇建德舊部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李去惑在洺水投降唐軍,王君廓奉命率騎兵入城,與李去惑一同守城,劉黑闥圍攻洺水,李世民三次增援都未能成功,擔心王君廓守不住洺水,遂登上城南高坡,以旗語令王君廓突圍。 王君廓突圍后,行軍總管羅士信率二百士卒進城,代其堅守城池,不久,劉黑闥攻克洺水,俘殺羅士信,劉黑闥被平定后,王君廓奉命鎮守幽州。 武德八年,突厥入侵,王君廓在幽州大破突厥,俘斬二千人,獲馬五千匹,李淵大喜,征召王君廓入朝,賜其御馬,并讓他在殿上騎馬而出,又賜錦袍金帶,然后讓他返回幽州。 武德九年,廬江王李瑗出任幽州大都督,李淵認為他不是將帥之才,便命王君廓輔佐他,王君廓驍勇強悍,李瑗非常倚賴他,對他推心置腹,還與他結為姻親。 之后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殺,李淵命通事舍人崔敦禮征召李瑗入朝,李璦曾與李建成暗中勾結,因此心存恐懼,向王君廓問計,王君廓欲捉取李璦,攫取功名,遂告知回去必死,讓其據守幽州,趁機起事。 李瑗于是劫持崔敦禮,詢問京城中的機密要事,見他不肯屈服,便將他囚禁起來,然后調集兵力,又傳召燕州刺史王詵前來薊縣計議起事。 兵曹參軍王利涉覺得王君廓反覆無常,不值得信賴,絕不能把大權交付給他,于是上諫李瑗鏟除王君廓,讓王詵來代替他,對此,李瑗猶豫不決。 王君廓得到消息后,前去見王詵,將其斬殺,提著他的頭顱對將士道“李瑗與王詵共同謀反,囚禁使者崔敦禮,擅自征兵,王詵已經伏誅,只剩下李瑗,難有作為,你們是愿意跟著李瑗去舉族受戮呢,還是打算隨從我去獲取富貴呢?” 將士統一回答“我們愿意隨從您討伐逆賊?!?/br> 王君廓便率領部下一千多人,翻越西城,進入城內,而李瑗絲毫沒有發覺,首先進入監獄,將崔敦禮放出,李瑗這才知道王君廓已背叛自己,連忙率數百親信出來,在門外遇到王君廓。 王君廓對李璦部下說“李瑗背叛朝廷,你們為什么要隨他去死!” 聽聞此言,所有士兵丟下兵器,潰散而去,只有李瑗獨自留在那里,大罵王君廓道“你這個小人出賣我,你將會自取禍殃的!”隨后,王君廓捉住李璦,將他勒死。 王君廓以誅殺李瑗之功,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祿大夫,實封食邑一千三百戶,過上了驕奢yin逸的生活。 回顧王君廓的發家歷程,大致可以用這幾個詞語形容陰險狡詐,不擇手段,品行低劣,心狠手辣,朝三暮四,利欲熏心,順風順水。誠然,像他這樣的人,若不是運氣不錯,早就死于非命了。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強盜出身的王君廓即便當了朝廷重臣,平步青云,卻也改不了低劣的品性,掌控幽州之后,驕橫自恣,不遵法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長史李玄道多次以朝廷法度加以約束,讓他疑懼不安。 不久前,李世民詔王君廓入朝,長史李玄道托他捎信給從舅房玄齡,王君廓私下折信,卻不認識信中的草書,便懷疑李玄道是在告發自己,行至渭南時,王君廓殺死驛站吏卒,逃往幽州,欲率軍投奔突厥。 鑒于王君廓在幽州的威望,一旦讓他得逞,后果不堪設想,收到消息后的李世民憂心忡忡,立馬召集群臣商議此事,葉楓也在列。 王君廓在大唐的地位堪比程咬金,尉遲敬德,李世民對其寄予厚望,如何能不生氣,特別是在大唐還未徹底穩固的關鍵時期,若是幽州失手,定然要與突厥開戰,這樣一來,國庫空虛的大唐岌岌可危,打了勝仗又如何?這損失,難以承受。 這個消息不用李世民公布,底下早已傳開,群臣對此議論紛紛,葉楓若有所思,腦袋中迅速回想王君廓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