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買房
事情基本宣告結束,不過葉楓不會那么早離開,后續進展也得關注,若是災民依舊泛濫,他還得費上一番功夫,當然了,這個幾率不大。 再去奔波顯然不太合適,將士們也不愿意繼續折騰,晉陽一帶就成了葉楓最好的觀光之地,唐朝的北都,自然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還有一點,一路上收割的財物剩下了很多,這讓葉楓可以大手大腳,都是自己憑本事得來的,災民也用不著自己cao心了,就算全部據為己有,別人也不好說什么,當然了,這要是傳到了李世民耳中,影響不好。 基于此,葉楓暗暗做了一個決定,留下一部分以觀后效,或是賑濟災民,或是充實國庫,就當是造福大唐了,還有一部分自然是進入自己的口袋了,只不過唐朝沒有銀票,身在皇宮,確實很不方便,唯有用掉,才是最佳選擇。 葉楓想過了,他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皇宮的,而這筆錢日后必有大用,也許是自己的后路,而買房就是最佳選擇,不管是以后賣掉還是自己居住,都是可以的。 “晉陽城,找一處黃金地帶,找一處大宅,嘿嘿,就這樣辦?!?/br> 唐朝的人員流動其實很大,特別是繁華的大城,一些做生意的,一些達官顯貴,搬遷是經常的事情,離開之后,一些宅院荒廢在那,一些留人看守,還有一些就是變賣了。 這不,葉楓運氣很好,就遇上了這么一位財主,他的生意在南方越做越大,打算全家搬遷,已經在那邊打理好了一切,本來也不差這點錢,打算任其荒廢,這不,碰上了葉楓,于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議價。 晉陽的物價和長安不相上下,何況是這么好的黃金位置,價格自然偏高,不過總得討價還價嘛,就算有錢,也不能這么敗家,至少葉楓不是這種人。 《野客叢書》里寫了東方朔一句話“豐鎬之間,號為土膏,其價畝一金?!边@里說的是漢朝長安附近,最熟的地皮了,漢朝所謂一金,是指一斤金子,折算差不多一萬銅板。 一斤,也就是十兩,當然了,這是漢朝的物價,到了唐朝,生活遠比那時候豐富多彩,物價也伴隨而漲,像這么好的地理位置,一畝地至少也得三十兩黃金,而這,只是土地價格,宅院的造價還沒算在內。 唐朝的官員,住的就比較典型,像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他們的府邸就十分豪華,又比如并州大都督府,也是十分壯觀,有一部分是自建的,也有一部分是賞賜的。 不過這只是其中的個別例子,唐朝初年,提倡節儉,很多官員其實府邸十分平常,和尋常百姓差不多,比其那些富賈就更加不如了,而葉楓看中的這一處大宅,則是富賈中最具典型的代表,整座府邸占地二十畝,裝修十分豪華,十分氣派。 這在葉楓的印象中,還只是九牛一毛,長安外郭城分作了110坊,一坊的面積是600畝左右,有些王府和公主府可獨占一坊或半坊,要知道一畝地可是660多平方,可以想象究竟有多大。 武則天以后,皇親官員就開始奢靡了,個個比著營造豪宅。唐玄宗天寶年間,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賜死,朝廷官員到王家太平坊大宅去搜檢,竟然“數日不能遍”,還真是房叔氣派。坊間議論,這種拼著比著蓋豪宅的行為,叫做“土木之妖”。 安史之亂也沒剎住歪風邪氣。平定叛亂的郭子儀牛大了,他的住宅里,院子與院子之間得靠車馬往來,各個院子里的門房,彼此都不認識,所謂“堂高憑上望,宅廣乘車行”。 有天郭子儀出門,看見施工隊正在給他蓋院墻,他隨口說道“好好筑這面墻啊,別不結實?!蹦枪と朔畔鹿ぞ?,說“放心吧,京城里達官貴人的院墻,都是我建的。幾十年來,只見主人更換,墻沒毛病,都好好的呢?!?/br> 郭子儀聽了半天沒言聲,轉身上朝,辭職去了。 所以二十畝地的宅子看似巨大,其實也就那樣,不過對葉楓而言,已經十分滿足了,要知道二十一世紀的他,可是連一百平米的小區房都買不起,甚至租個房子都要合租。 二十畝地,大約600兩黃金,加之豪華的建筑,富賈章達開價2000兩黃金,屋內的物品,也是一起打包了,畢竟他也沒這個精力帶到南方。 2000兩黃金對如今的葉楓而言,還真不在話下,不過抓住了他急著賣的心理,還是可以殺價一番的,作為一個商人,唯利是圖,這宅院放在這里毫無用處,倒不如換錢來的實在,省的記掛,再過個五年八年的,說不定年久失修,又或者毀于戰亂,到時候一分都換不到。 “章老板,你看這宅院也不是新造的,何況里面的一些家具和物品我都用不著,這個價錢有些高了,我出1500兩,你看怎么樣?” “葉老板,大家都是生意人,像我這樣的宅院,值多少價值應該心知肚明,2000兩已經是虧本賣了,若是時間充足,3000兩也是有人要的,我這是誠心和你交朋友??!” 葉楓沒有表明身份,而是以北方的一名商人自稱,購買他的宅院,就是想在晉陽做生意。 對付這樣的老狐貍,葉楓要堅定自己的立場,可以看出,章達十分心動,只不過和他的心理預期有些差距,葉楓只要再加一點點,或許就能談成了,當然,必須要委婉一些。 “章老板,要不你把一些物品帶走,我要的只是這座宅院,里面的東西我還真不需要,我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而且都是新的,要不,你再考慮考慮?!?/br> 章達有些猶豫不決,葉楓所說不無道理,如果他是買主,也不想要這些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基本算是附送的了,光這座大宅,其價值就達到了2000兩。 “葉老弟,你看我也不差這點錢,這不看你需要嘛,我想賣就賣了,也算成人之美,要不這樣,一口價,1800兩?!?/br> 葉楓很心動,想要一口答應,只不過心中有一個聲音,那就是還能便宜一點,以自己的能力,絕對可以做到的。 “章老哥,我也是爽快人,1600兩,我想短時間內很難找到一個像我這樣的買主,這宅院有些年代了,我買來肯定要大修一番?!?/br>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1650兩黃金成交,這一座大宅,很快就會歸屬于葉楓名下,楊思甜全程沉默,關于這些,她并不在乎。 到了辦理易主手續時,也就是房契轉接,葉楓大吃一驚,這章達竟然搞起了陰陽合同,把成交價寫成了1000兩黃金。 《容齋隨筆》里就提到從東晉以后,凡貨賣奴婢馬牛田宅,皆有文券。不僅有契約,還有交易稅,“率錢一萬,輸估四百入官”,稅率是百分之四,這筆錢,由賣家出三百,買家出一百,大家都有份。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認為官家索取過多,而且這些稅名義上雙方交,實際上“皆買者獨輸”。為了避稅,交易數額比較大的,就得想辦法了,“率隱滅價值”,故意在契約上隱瞞價格,搞起了陰陽合同。 “葉老板,大家都是明白人,這樣做對大家都好,你沒意見吧?” 葉楓怎會與他同流合污,自己差這些錢嗎?為了這點小利益怎能讓自己染上污點。 “章老板,就寫原價吧,差價我來補,我初來乍到,豈能讓人抓了把柄,我可是本著誠信做生意的?!?/br> 對此,章達付之一笑,這樣就再好不過了,其實他也不差這點錢,由于在賣價上虧了許多,所以心里不是滋味,故想著少損失一些,而且這也是很多人都在做的。 反正那部分資金會送給李世民,多這一點少這一點有區別嗎?葉楓為大唐,為李世民奉上的利益是極為可觀的,豈會在乎這一點,就拿花露水和白酒來說,其價值就不可估量,何況這次的賑災,創造了多少利益? 交易很快就完成了,葉楓如愿獲得了房契,從今以后,他也是一個有大宅院的人了,只不過這個秘密除了楊思甜外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