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異能所展覽
我們幾個好奇不已,什么是異能所? 錢頤上網百度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個非常血腥的展覽所……里面的氛圍很恐怖,比一般的鬼屋還要嚇人,聽說里面的故事全部都是由真實故事所改編的,然后一比一的原貌呈現出來。 耿燁還是不太明白:“這是個什么地方,展覽什么?” 我大概明白了意思:“它里面所展覽的,就是已經發生過的各種奇葩血腥的案例,還有一些細思極恐的畫面,和微不足道的殺人動機,都會被一一還原?!?/br> “沒錯?!卞X頤補充道:“異能所,顧名思義是有異能的,但是這個異能并不是指超出了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外的異能,像是美國電影大片里面的各種異能,那都是不可能的,這種異能是指一個人犯罪謀殺的異能?!?/br> 其中有很多案例都是非常讓人震驚的,但是其殺人理由是非常莫名其妙的……進入了這個世界,你會感覺,天使和惡魔只是一瞬間,全部都在于你的選擇。 錢頤指了指一個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這個是少女殺人案,比較讓人感覺血腥和詭異的……案中所說這個少女作案的時候只有十三歲,然后她一直隱藏,直到十六歲的時候才被人發現?!?/br> “那她是因為什么殺人?” “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她在十三歲的時候有了一個弟弟,這個弟弟的到來讓她的生活變得非常不一樣,父母的偏愛,爺爺奶奶的偏愛,讓她被冷落,被嫌棄,從而心生妒忌?!?/br> “現在很多人不敢要二胎確實會因為此,現在的人不比以前的人,心智都不夠成熟,也不夠抗壓,只要是有一點點的事情,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抑郁和瘋狂?!?/br> “這個少女就是如此,她有兩面性,表面上,她是一個知書達理,非常溫柔,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下課后,即使是再忙,也要帶弟弟,弟弟很喜歡她,也很依賴她,兩人看起來相處的很好?!?/br> “之后……她的弟弟……” “之后她的弟弟死了,在一歲多會走路,但是還不穩的情況下,去廚房的時候,不小心一頭栽進了一個水桶里面,水桶里面養了一桶子活泥鰍……孩子掙扎溺斃在水桶里面,泥鰍都已經鉆進了他的口鼻,而那桶子野生泥鰍是鄉下一個老婆婆特意送給孩子奶奶的,奶奶想等泥鰍吐沙,才存水養了一會兒,沒想到孩子就這樣死在了桶子里面?!?/br> “太殘忍了!” “這是意外嗎?” 雖然這聽起來,看起來就是一場意外,但是大家都知道,既然這件事情登上了這異能所,就代表它并沒有什么意外,有的只是人為…… 錢頤揭秘了答案:“弟弟死后,家人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少女也表現的很傷心,但是她還是懂事的扛起一切,讓大家從陰影中走出來,又成為了這個家中最得寵的人,尤其是在弟弟死后,她就成為了家中的獨子。就這樣平靜的過了三年,孩子的奶奶在菜場再次偶遇那個送泥鰍的老婆婆,老婆婆聽說她孫子死后的事兒有些內疚自責,在三年后偶然說了一句‘那時候你孫女說你愛吃泥鰍,想念家鄉那個野味,特地托我買的’?!?/br> 大家頓時明了:“是這個孫女故意買了泥鰍,瞞著她奶奶,說是人家送的……然后,她熟悉知道奶奶會養泥鰍,她很可能還在水桶里面加了水,最后引誘自己剛學會走路的弟弟過去……” “天啊,真是心機重重!” “很有可能當時她弟弟在水桶里面掙扎的時候,她就站在旁邊笑著看著……自己天天抱著哄著的弟弟,就這樣死在了面前?!?/br> “最后奶奶把這件事兒說了出來,終于將罪魁禍首抓獲……一家人悲痛欲絕,家散人亡?!?/br> 聽完這個故事,我忽然對這個異能所表示很好奇,也很感興趣,我直接搶了謝勛兩張票:“我去,哪天就和夏初四一起去?!?/br> “我也要去?!卞X頤像是搶寶貝一樣搶到兩張票:“我也要帶邱秋一起去,一起組隊??!” 不一會兒,票就被一搶而空了,最后只剩下了鄭凱易懶洋洋的坐在那里沒搶,原來是他家項亭巡演要回來了,他得接風洗塵。 于是我們打算一行人明天前往。 定下主意的時候,我悄悄問了謝勛一句:“你不帶文靜去嗎,我覺得文靜會挺喜歡這個東西的?!?/br> 謝勛瞪了我一眼:“你們少激我,文靜和我是不可能的,我不能耽誤文靜,我也不想給她錯覺感?!?/br> “那行吧?!蔽尹c點頭對謝鈺道:“謝鈺,你明天幫我把文靜一起叫過來,我想聽聽她這個法醫的專業解釋?!?/br> 謝鈺機靈一笑:“好嘞,沒問題!” 第二天上午,我們一行人來到了這個異能所,異能所的位置比較偏僻,在一片竹林里面,這竹林外面建造了很多房子,都是作為一些美術生來此寫生學習的,開著車從他們的落地窗前走過,我們看見了很多雙清澈的目光,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 但是越往里面走,越感覺畫風怪怪的……前面的人是畫窗外風景,而后面的人則是畫男女裸體…… 在那個落地窗前我們看見,一個裸體男人慵懶的睡著,一個裸體女人性感的坐著……下面一群人目不轉睛的畫著他們。 謝鈺一看笑了:“這確定能學好畫畫?我感覺上完一個學期的課,人也瘦成竹竿了啊,這哪兒吃的消?!?/br> 夏初四無奈笑了笑:“就你話多!” 將車開進竹林最深處,我們到了那異能所,異能所人煙稀少,環境安逸,有點小陰森的感覺。 守門的總歸就兩個人,還要負責展覽,是兩個五六十歲的男人,看起來行為舉止很有學者風范,兩個人都戴著眼鏡,很斯文的樣子。 其中一個個子高的學者領著我們進去了,一邊走一邊笑道:“很少有看到會有刑偵和警察一類的人來我們這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