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英雄人物
南柯十一年,六月八日晚。 王奇山帶領親衛營、羽林衛初羽營離開陽城,去往石塘鎮。 他們剛離開沒多久,兩艘快船??可详柍巧澈哟a頭。 巴蜀王子劉舍,派了一位c級高手,帶著二十個e級衛士,來陽城打前站。 為了確保一切順利,宛城諸葛派出了一位隨行使者失業的諸葛軍師之,諸葛誕。 他們很快聯系上了諸葛子衿,并在諸葛子衿的介紹下,進入陽城城主府,拜會陽城飛虎許田。 在外界看來,陽城的后臺老板是洛陽妖王,與耽記沒有直接關系。 陽城飛虎許田,是中周江湖道的大佬;陽城,是中周江湖道的地盤,是中周傭兵們的大本營。 六月九日上午,巳時二刻(花花世界世界上午十點),一支造型怪異的船隊駛入陽城。 這些船的船頭,都有一根兩、三丈長的柚木,頭部,頂著一水桶粗的青銅撞頭。 巳時三刻,巴蜀王子劉舍與蓬萊紫霞李元靖,在一群衛士簇擁下,進入陽城。 中午,陽城飛虎許田,設宴款待巴蜀王子,諸葛子衿,第一次見到了家族為自己選定的夫君。 劉舍字云飛,似乎是取自先祖皇帝的《大風歌》之大風起云飛揚。他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帥哥,但干練沉穩,氣度雍容。 劉云飛身高六尺,雙眼不大小、鼻梁不高不低,卻有一雙黑重的濃眉,與能言善辯的四方嘴。 耳朵掩與發際,看不出大小,比較特別的是他雙臂,雖非是傳說中手能過膝的帝王臂,卻也長到了一定程度,幾乎能摸到膝蓋了。 諸葛子衿以為,父親諸葛園博,大概是被劉舍的長臂給唬住了。 諸葛氏藏書樓中有相骨術,專門說過手臂的長短與氣運之間的關系。 想當初,先祖諸葛孔明,第一眼看中的,就是劉玄德的帝王臂。 諸葛子衿不喜劉舍的巴蜀味官話,沒有王十里的“花腔”來得順耳、貼心。 巴蜀沒有銀樓,劉舍送給陽城飛虎了一小箱金子,大概能換到耽記的千金。 這是他理當支付的買路錢,和巴蜀水師??筷柍谴a頭的泊位費。 下午,劉舍王子陪諸葛子衿逛街,路過藍石銀樓時,進去用金塊換了一疊金票,百枚金幣。 當然晚上,劉舍擺宴,回請陽城飛虎。 席間,劉舍打聽同樣??吭陉柍谴a頭的耽記戰艦,拜托許田介紹,見見戰艦的主人,最好,能上去看看。 許田說,那些戰艦是江左王十里的,他三天前就走了。 戰艦上有留守是江左水師官兵,但是,他們不允許任何人接近。 如果王子殿下要上去看看,只有一個選擇王十里的旗艦兮山號。 許田說,王十里把兮山號上所有的人都帶走了,那艘船,由江左水師暫管。 他,可找人去和看船的人通融通融。 諸葛子衿沒有出席這次晚宴。 劉舍雖然表面上對許田很尊敬,骨子里,卻有著貴族子弟與生俱來的傲氣,看不起無出身、無師門、無學問的三無城主。 但,劉舍尊重許田的c級修為,與他陽城城主的身份。 與這樣的草莽英雄交往,用不著擺出貴族之間的那套禮儀。 六月十日上午,劉舍王子登上兮山號,里里外外看了一圈。 他對船上的一切都很感興趣,尤其是兩側加裝的明輪,和船上配備的青銅火炮。 中午,劉舍王子接到來自石塘鎮的消息,一切正常;下午,即安排親衛隊長,c級高手、虎賁將軍劉永,帶一營雒州衛,先行乘坐輕舟去往石塘鎮。 劉舍出乎預料的決定,打亂了耽記雷霆計劃之陽城行動的部署。 諸葛子衿寫了兩封錦囊妙計,讓許田一定要在劉永到達石塘鎮之前,傳給王十里。 當天晚上,劉舍收到了劉永從石塘鎮送來的傳書石塘安,已雇船。 劉舍又做出了個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決定,連夜啟程,去往石塘鎮。 陽城飛虎許田前往送行,言說,澧河陽城至石塘鎮這段,水流湍急、河道較淺,不利于夜行。 劉舍謝過城主的提醒,說巴蜀多山、多水,水師最善于在各種河道中穿行。 巴蜀水師戰艦上有扁舟,他又購買了一批陽城竹筏、輕舟,還在碼頭市場購得一批耽記出品的風燈。 夜行澧河,不足為懼。 雒州衛千人一營,一營已隨虎賁將軍劉永提前去了石塘鎮,初步探明了陽城與石塘鎮之間的五十里水道。 劉舍身邊還有兩營雒州衛,二十親隨,一百八十親衛,以及百十箱行李物品。 雒州衛各營,也帶著不少的輜重,和夠用十天的糧草。 這么一支隊伍轉運,需要大量的船只。 劉舍很小心,不只買下了陽城所有能買到的竹筏和輕舟,駕船的人也全換上了自己人,巴蜀水師的水手們。 沙河與澧河、陽城與石塘鎮之間的轉運生意,是陽城的財源之一。 盡管劉舍出了高出一倍的價錢,所征集到的船只,也只能運送不到一半的人馬和物資。 劉舍不得不再次求助陽城飛虎,由許田出面,高價雇傭了一批船,但水手,還是用的巴蜀水師。 亥時(花花世界時間晚九點),巴蜀王子劉舍,帶領雒州衛登船,離開陽城。 他與另一個c級高手,親衛統領,虎牙將軍史忠共乘一艘船。 那是來往陽城與石塘鎮之間最大的船,能載二十人。 諸葛子衿和李元靖身邊都有侍女、手下和行李物品 劉舍很貼心地給她們每人分配一只可載十二人的輕舟,隨劉舍坐船之后,離開陽城碼頭。 開船之后沒多久,李元靖瞬移過船,來找諸葛子衿茶敘、聊天。 虎牙將軍史忠看到了,報與劉舍。 片刻后,劉舍也瞬移過船,加入到兩位出身名門的貴女的茶敘。 從陽城到石塘鎮,雖一路下行,行船卻要格外小心,需耗時兩個時辰。 長夜漫漫,能有美女于輕舟之上談風弄月,也是件樂事。 劉舍不只是個大話王,還是個好奇寶寶。 他不談風月,向兩位貴女詢問江左鎮與耽記的情況,對剛離開陽城不久的江左戰神王十里,最為好奇。 諸葛誕參與過江左之戰,親歷了最為神奇的呼風喚雨谷之戰。 對導致滅亡聯軍潰不成軍的“天狗吞日”異象,至今尚耿耿于懷。 劉舍王子聽諸葛誕詳細描述過那次充滿傳奇色彩的戰事,這只輕舟之上,還有另兩位當時的見證人。 一位是他未來的王妃、王十里的諸葛軍師諸葛子衿;另一位,是滅衛聯軍名義上的統帥,在那次戰斗中被打的狼狽不堪的周王寺掌旗大將軍,蓬萊紫霞李元靖。 劉舍把話題引導到了“天狗吞日”,問兩位貴女,王十里和南衛攝政女王耽妃,是否真的能預知天象,并提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李元靖說,她看到王十里帶領重騎沖鋒時,只感覺差異。 緊接著,耽妃出現,“天狗吞日”已近盛時。 她即便是搶到了關鍵詞,也于事無補了。 劉舍又問諸葛子衿。 諸葛子衿說,她在王十里身邊呆了沒多久,卻沒有多少作為,只空得一子衿峽的名號。 羽林衛的決策者們,對她懷有戒心。 “天狗吞日”事件發生之前,她一點感覺都沒有。 決戰之前,她曾試圖阻止王十里沖陣。 劉舍很自然地握住諸葛子衿的手,謂然一嘆如此英雄人物,盼早日得見。 諸葛子衿抽回手,說君與王十里都是英雄人物,都要去汝南,定會遇見。 李元靖抽出寶劍,指向初生的新月,吟道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劉舍連聲夸贊,說是難得的佳作,蓬萊紫霞有大才。 李元靖卻說,這首詩乃江左三仙真人所做,與自己無關。 此時此刻,偶有所感,借來抒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