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你的工作咋辦?” “我想著與誰換一換,到時候給我家大侄子,也就只有他年齡合適?!睏钋迤鋵嵜靼?,開年以后,好多學校都陸續停課,不停課的學校上課和不上課其實區別不大。 但畢竟那是年后,到時候再給,更麻煩,更加不知道給誰?,F在十三歲的孩子就能接班上班,自家十五歲以上的孩子好幾個。 工作要是換好,能接班的有好幾個,到時候給誰不給誰,都是問題。 “咱醫療系統的工作不好換?!蔽那偈侵赖?,接班也是。 “嗯,我與我們院長說了,他在我走的時候,問,供銷社的工作你可以嗎? 我覺得可能有戲,真要是供銷社。文琴,到時候麻煩叔叔幫我多照顧照顧建國?!?/br> “行,真能到供銷系統倒是沒有問題?!蔽陌职智皟赡暾{去了供銷系統,是實權二把手。 兩人聊了會兒,有人喊文琴,楊清才離開。 離開以后,直奔黑市。 從黑市出來,楊清的自行車后座兩邊搭的兩個簍子里面裝滿了糧食與食用油。 挎包里也多了不少的全國糧票。還有幾張油票,這些年,從楊清穿越而來以后,家里做菜的油都放的足足的。 肚子里有了油水,吃飯也吃的少。 臉上也沒有像別人一樣的菜色。 二老是越活越年輕。 十天的時間,辦很多的事情,楊建國去了供銷社上班。 家里老大大嫂高興的不行,其余的雖然眼饞,但也沒有說什么不好聽的話。 都明白情況,這是突發事件,加上建國最大,工作肯定是先給他。 楊大嫂那是高興的整日眉開眼笑,只差把嘴咧到后腦勺。 楊二嫂楊三嫂心里羨慕,但真沒有說一個不好聽的或是嫉妒的字。 幾年下來,她們的性子中的一些小心眼等被掰正了不少。 一早上,楊老三開著從生產大隊借來的拖拉機,送meimei一家去火車站,二老也一起去送。 車站里,楊母與楊父一人抱著一個孩子,不愿意松手。直到不上車都不行了,才放開。 二老真是淚眼朦朧,萬分不舍的。 火車“況且況且……”帶著所有的乘客一直朝首都進發。 一家四口先去首都,顧朝陽在首都住兩天,就要一個人先去部隊。 楊清會在大院住段日子,至少要住到年后。 既然回了首都,肯定要在首都過一個年。 顧朝陽的爸爸還沒有見過兩個孫子孫女,只是在照片上見過。 為此,楊清還得回大院住,陪著顧爺爺顧奶奶顧mama住,顧爸放假休息的時候也是陪著父母住在大院。 保山市,某部隊,家屬區 “團長,一共十幾個包裹,都是你的?!毙鹗空f道。 “你讓小譚,幫我送去家里,先放著,別拆開,我下班以后自己拆?!?/br> 已經上班幾天的顧朝陽,邊工作邊交代著。 “是?!?/br> 小譚:譚紅兵,是顧朝陽的勤務兵。 從老家提前寄來的包裹到現在才到,應該還有一批。 第一批十幾個包裹是全家四口現在能穿的衣服鞋子,還有楊清從空間里那出來的蠶絲被新棉被套之類的。 寄的床上用品都是老家沒有用過的,沒法子,老家也要留床上用品,以前用的依然留在家里,以后回家還能用。 糧食也寄了幾袋,油寄了十多斤,全是楊清從空間以及黑市弄的。 相互摻著,也不打眼。 后面的一批全是干菜,泡菜還有臘rou臘香腸,臘魚以及臘貨野鴨子,咸鴨蛋等。 刻意多寄很多東西,故意的,讓家屬區的家屬們也知道知道,他們家底子厚。還有有物資來源,以后家里吃的好點,想來沒有人會過多懷疑吧。 為了以后的伙食好,楊清是煞費苦心,為此還進山了三趟,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以后等那些做好了,還會繼續寄給她。 小譚戰士一趟趟的搬,搬了好幾趟,這還是借了板車拖。才能三趟就搬完。要不然 ,得十幾趟,都是大包裹,一次能搬一個包裹就不錯了。 家屬區,有樓房,也有一批平房。平房是最早的房子,那時候還沒有家屬隨軍的規定,住這房的全是夫妻兩在一個部隊的,都是獨門小院,院子里就有之前規劃好的菜園子。 房子都不小,都有四個房間一間客廳,一廚一廁,還有兩間單獨的雜物房。 家屬區的樓房在一邊,平房在一邊,對稱著。 顧朝陽分的平房在平房一邊的最后面一排。 一排兩戶小院,能住兩家人。 小譚一個人搬包裹,樓上樓下,還有平房屋,都有不少人看見 。樓房這邊住邊緣的幾戶人家,有家屬好奇的問。 第34章 六零村醫(18) “小譚 , 顧團長家這是誰寄來的呀?” 問話的是一位連長的妻子。 那眼睛都快盯在包裹上。小譚嘿嘿一笑,“團長從以前的部隊寄來的,都是一些家里用的被子還有衣服鞋子, 以及團長家嫂子從家里弄來的糧食與油?!?/br> 這些,小譚剛才就聽團長說過。 “哎呦, 這顧團長家家底蠻厚實的呀,寄來老多東西?!庇形卉娚┝w慕的大聲嚷嚷。 “嫂子,團長家里家底厚實不厚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團長家里有兩個孩子。東西肯定多?!?/br> 小譚也不傻,家屬區的軍嫂也不是個個都德性好。 有些軍嫂心眼小, 喜嫉妒。 新來的團長, 剛來,團長嫂子都還沒有來, 也沒有得罪什么人,就有這么多人看熱鬧。 他還是少說話多做事的好。 “那也是,有兩個小孩子, 東西是多一些?!币晃蛔∑椒康能娚?,路過, 聽了半岔子話。幫忙圓話。 “對對對, 團長家的嫂子老家就是團長之前所在部隊附近農村的。家里男勞力多, 近些年那邊也豐收,家里糧食也有點富余,就給團長一家這次寄來了不少 ?!?/br> 小譚看似不經意的解釋,其實小伙子機靈的很 ,團長解釋給他聽的話 , 他都記在心里。 這不正好幫團長解釋。 “呀, 顧團長家的也是農村的呀?”有人呵呵的樂了起來。 小譚不說話了, 也不回答,推著板車朝前走。 小譚走,話題可沒有終結。依然討論的熱火朝天。 樓上還有人專門下樓參與話題。 “你們聽說了嗎?顧團長家的那位是農村人?” 一位軍嫂嗑著瓜子,說道。 “我聽說顧團長可是首都人,至少祖輩有三代都是首都人,家里條件不錯。怎么就找了一個農村的,真是想不到???” “可能是長得好看吧?”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啊?!?/br> “男人不都喜歡長的水靈好看的呀?” “……” 一群人議論紛紛,現在都對顧團長家還沒有來的那位好奇極了。 她們不知道,這好奇心得等到年后才能得到滿足。 人家年前就不會來。 臥牛生產大隊,知青院。 陳蓉今天特意去衛生室前面繞了一圈,發現只有之前來跟著楊清學習的一位男醫生。進門一問,才發現楊清一家四口搬走了。 顧朝陽調走了,楊清帶著孩子跟著一起隨軍了。 陳蓉氣的一個人站在外邊跺了半天的腳,氣的嚎啕大哭,大勢已去,自己想勾搭顧朝陽的計劃是徹底的泡湯,以后能不能見到面都是一個問題。 “唉……”站在空地上嘆了半天的氣,才回知青院。 從這天開始,陳蓉又變得不老實起來,撩三撩四。 知青院從此更加的熱鬧起來。時常能聽到吵架的聲音。 首都某軍區大院 顧老爺子最近心情好的很,早晨鍛煉身體改成了早飯過后帶著重孫子重孫女散步。 在大院里每天都要轉上兩圈,顯擺顯擺自家的小寶貝,小的重孫女還小,走不了多久,大半時間都是他抱著背著。 “老顧,你又出來顯擺啥,一點也不心疼孩子們,多冷的天,帶著孩子們走了一圈又一圈,你可真能嘚瑟?!贝笤簝?,一位老爺子看著老顧那嘚瑟樣,氣不打一處來。 這老小子,已經嘚瑟了好些天。 滿院子的嘚瑟,大家恨的牙根癢癢。但不得不承認,滿大院這一輩的孩子,還真是老顧家的重孫子最可愛,也最有規矩禮貌,小的還小的看不出來什么。 可大的已經快四歲,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孩子比七歲能老的孩子還能讓人喜歡。小小年紀就孝順,嘴甜,知道哄他太爺爺高興,還樂于助人……哎呀這孩子的好,還蠻多的。 不得不讓人喜歡,大院里的老一輩兒就沒要不喜歡倆小的。 可比他們那喜歡嘚瑟的太爺爺逗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