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打壓
行宮里 羅霖欣慰的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些英姿颯爽的少年,眉眼處還有自己三分的影子。 雛鷹展翅,即將翱翔天空。 這些孩子從小受到最好的教育,天文、地理、文學,軍事乃至于貴族教育,能夠流利的說中文和英文,在皇家少年軍校中受過幾年的精英教育,是應該去看一看廣闊的世界了。 “雛鷹只有搏擊長空才能夠成長,我希望你們在這次游學中,能夠得到真正的教益,更有助于你們成熟起來。 此次前往歐洲游學,你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回稟父皇,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br> “很好,乾坤你作為儲君,需要到歐洲各個古老王室游歷一番,增長見識,廣交朋友。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可以用心的體會各個王室的差異,結合他們的民族和歷史,希望你能看出一些特別的東西出來?!?/br> “父皇,兒臣一定用心的去做?!毕愀窭锢H王乾坤(二皇子)神色鄭重的應喏,心里暗暗下決心,絕不能夠讓父皇失望。 羅霖微笑著點點頭,對蘇門答臘公爵乾元(大皇子)說道:“這里你最大,到了歐洲之后,一定要照顧好弟弟們。 行為舉止可不能丟了皇室的威儀,凡事不可以僅憑意氣用事,相關的外交事宜,自然有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應付。 記住多聽多看少表態,到戰場上,更需要聽從有經驗的將軍們吩咐,切不可自作主張?!?/br> “兒臣牢記在心,決不敢行差踏錯的,請父皇保重龍體,我們兄弟幾個從歐洲游學回來之后,再給您請安?!?/br> “呵呵呵!好,去看一看廣闊的世界吧,那里有你們成長需要的一切?!?/br> 羅霖眼中滿是欣慰之色,孩子是血脈的延續,是帝國的希望,只有早早地經歷風雨,才能知道世事艱難險詭,戰爭的殘酷血腥。 也只有經歷這一切,才知道和平生活的美好,繁榮安定局面的來之不易。 有句話說的很好: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夠見到彩虹。 這些孩子一生下來就出生于皇室帝胄之家,他們享受了常人沒有的皇室精英教育,享受了常人沒有的待遇和崇高的身份。 同樣的,這些孩子背負了國家沉重的責任和負擔,這也是常人沒有的。 那么,在成長的經歷中,必須要補上這一課,能夠讓這些孩子盡快的成熟起來。 參加歐洲觀戰團的游學經歷,這一場血腥的教育課程,會讓孩子們迅速的成長起來。 等到五位英姿颯爽少年離開,羅霖在高高的落地窗前沉思良久,渭然一嘆。 人心都是rou長的,如果有可能,誰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早早經歷血腥的殘酷戰場? 大洋帝國需要孩子們迅速成長起來,這些皇子僅憑自己的身份,通過皇室聯姻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利益,為帝國拓展更多的國際空間,蠃得更大的舞臺。 在帝國皇帝羅霖心中,皇室聯姻可以打破大洋帝國日益艱難的國際處境,是一著神來之筆。 在這個歷史時期,大洋帝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環境相當不錯,這也讓大洋帝國的侵略性政策順利的推行,很少受到明顯的阻礙刁難。 甚至在帝國發展初期,大洋帝國還得到老牌帝國的大力扶持。 比如英國和美國的經濟支持和工業設備,商業和軍工業支持。 法國的貸款支持,德國的軍事科技支持等。 比如,英國默許教訓荷蘭人的東印度群島戰爭,這場戰爭的勝利,極大地增強了大洋帝國的實力,提高了大洋帝國的國際地位。 原本英國是打著培養出第二個日本這個目的,更有利于掌控亞洲的局勢。 未曾想 大洋帝國的崛起如此的迅猛,竟然脫離了英國的掌控,等到倫敦恍然大悟,急忙做出了補救措施。 才有了英國后續的小動作,放行了德國遠東艦隊和歐洲的遠征戰列艦隊等等,試圖打斷大洋帝國的崛起之勢這一系列的狂風惡浪。 等到大洋帝國安然度過危局,在亞洲地區迅速的崛起為地區強國,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已經無法遏制。 出于歐洲緊張的國際局勢需要,歐洲列強的戰略利益,他們轉而采取了拉攏分化的政策,試圖把大洋帝國拉入自己的陣營。 這才有了大洋帝國十余年平穩發展時期,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底蘊飛速的增強,成為與國際頂級牌桌上的玩家。 在這個歷史時期,倫敦最警惕的還是德國人和美國人,還有緊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法國人,這是他們首先要對付的目標。 至于遠在萬里之遙外的大洋帝國,說實話,英國人還沒有放在眼里。 歐洲大陸的德國人就不用說了,從普法戰爭中和英國人好的像穿一條褲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反目成仇…… 僅僅隔了一代人,兩國就變成了陸地和海洋上的死敵,正在進行的殘酷戰爭,雙方的戰爭傷亡動輒以百萬計。 唯一的區別: 就是德皇威廉二世上臺以后,引導德意志帝國國家政策的轉變,全方位的挑戰英國在歐洲和世界的霸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是因為德皇威廉二世的勃勃野心,只有通過慘烈的戰爭實現。 一個人對世界歷史的改變,莫過于此。 英國人第二個要警惕的目標就是美國: 自從一八九四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超越英國,位居世界第一。 這些年,美國經濟發展越發的興旺,把英國甩的越來越遠,引起了歐洲老牌強國的深深羨慕嫉妒恨。 對此,居于世界老大地位的英國如何能夠忍受? 倫敦絕不愿意自己世界霸權的王座旁落,新興的美國自然成為了需要打壓的對手。 從美國獨立戰爭到南北戰爭,英國人是美國最直接的對手,乃至于后面的美墨戰爭,美西戰爭等等,都少不了英國人的影子。 時至今日,英國控制下的加拿大殖民地還對美國進行嚴格的資源封鎖,一塊煤,一塊鐵礦石都不允許流進美國的五大湖地區。 至于美歐國際貿易,更是屢屢受到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聯手打壓,倫敦在這方面劣跡斑斑。 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國把國內需求開發到極致,國內貿易總量20倍于國際貿易,帶動國內經濟繼續迅猛發展,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這個歷史時期,英國人和美國人還沒有好到穿一條褲子。 英國對美國的經濟打壓和國際貿易打壓,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都沒有松懈。 否則,美國為啥要和德國大力的發展貿易關系,全力支持德國的戰后復興? 說到底,還是被英國掌控的國際秩序排擠,不得不劍走偏鋒,和德國發展國際貿易。 rou絲的逆襲從來就是充滿了苦與淚,絕不會一帆風順。 就像后世東方大國經濟迅猛發展,有超越美國的勢頭,遭到美國cao控的國際社會全方位惡意的打壓。 這番作為,和英國所做的如出一轍,沒有人愿意自己的王座旁落。 同樣在美國占據世界霸權的國際秩序中,東方大國極難取得話語權,只能忍受著不停的抹黑和矮化,這也是無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