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秘密會晤
王城區內的原總統府,現皇室行宮 一場秘密會晤正在進行中 參與秘密會晤的英美兩方政府特別代表,分別是殖民大臣張伯倫和美國駐大洋帝國特命全權大使麥克戴斯先生,他們秉承政府的意愿,參與此次秘密商談。 大洋帝國方面,政府總理羅青云親自參與私下會晤,以示重視。 “我謹代表政府對英、美兩國特別代表表示真摯的歡迎,并帶來了帝國皇帝陛下的親切問候,熱烈歡迎你們的到來?!绷_青云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 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看了看美國代表麥克戴斯先生,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索性把話頭接了過來。 “我們對此訪充滿了期待,感謝皇帝陛下的親切問候,請轉致英國女王的親切問候,祝愿兩國關系繼續深入密切的發展?!?/br> “美國羅斯??偨y也有相同的期盼,并帶來了親切的問候?!泵绹睇溈舜魉瓜壬交募恿艘痪?。 寒暄完畢,雙方切入正題。 “出于維護世界局勢穩定的責任和義務,倫敦對東亞地區目前的復雜局勢深表憂慮,特意任命我為特命全權代表,出訪貴國,就各方關心的問題交流意見,希望貴方能夠坦誠相見?!?/br> 殖民大臣張伯倫臉上帶著憂慮說道;“近期大洋帝國的一些行動,對于倫敦的造成了極大的困惑,英美及歐洲各國對此深感憂慮,東亞地區的形勢何去何從” 政府總理羅青云認真的聽著殖民大臣張伯倫的話,不斷的頻頻點頭,顯然非常認可對方的話。 “嗯……嗯……” “不錯……對……對……” 話語停頓 張伯倫口干舌燥說了半晌,無人繼續接著話,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殖民大臣張伯倫,似乎準備聽他一個人把整場秘密會晤說完,一點插話的意思都沒有。 殖民大臣張伯倫心中暗惱; 劇本不應該是這樣的…… 你難道不應該問問我問憂慮什么嗎? 是什么造成了倫敦的困擾? 東亞地區的復雜局勢倫敦持有什么立場? 正所謂;什么長官帶什么兵。 羅青云在秘密會談中表現出來的惡趣味,滿滿的羅霖風格,也許他自己都不覺得,不經意的流露出難纏的風格。 英國佬如果想在這個場合吹牛逼,談一談國際責任,盡管盡情的發揮好了,我不會阻止你,也不會附和你,只是靜靜的看著你。 多久都可以。 美國代表麥克戴斯先生精神恍惚中,似乎看見了帝國皇帝羅霖陛下棒冰郎時期,和美國代表施羅德先生談判了八個多月,就是這種奇怪的風格。 麥克戴斯先生輕咳一下,決定制止這種愚蠢的假大空套話,直接談點實際的問題,否則,這一趟秘密會晤注定要泡湯。 “尊敬的張伯倫先生,請讓我們說一點實際的話題,我們此次受到政府委托前來與總理閣下秘密會晤,是希望大洋帝國能夠為穩定東亞的局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br> “嗯,大洋帝國愿意為東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并且始終不渝的站在正義的一方,為維護地區局勢做出自己最大努力?!绷_青云眼皮子不眨順口就說了一溜。 好吧! 麥克戴斯先生和殖民大臣張伯倫目光一碰,知道對方的意思; 不要繼續兜圈子了,太浪費時間。 沉吟了下,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說道;“倫敦和華盛頓對當前的困局有所了解,我們想詢問貴國聯合艦隊的動向和意圖,是否有和日·本制造摩擦或開戰的含義” “噢……關于這個問題,海軍方面已經做過解答,只是一次例行的聯合艦隊巡航,順便cao演隊列以及熟悉武器裝備,只是一次例行性的常規海軍艦隊行動?!?/br> 張伯倫心中腹誹; 這個時候還跟我們打太極拳,未免太不仁義了吧。 由六艘尊嚴級戰列艦和六艘泰山級重巡洋艦組成的強大聯合艦隊主力戰艦,在臺灣海峽呈戰斗隊列一路橫沖直撞,嚇的基隆港的日軍分艦隊不敢出航,生怕造成丁點的摩擦,給對方以理由。 大洋帝國的聯合艦隊駛出臺灣海峽以后一路向北,日本聯合艦隊迫不得已遠離旅順港海域,放松了對俄國太平洋分艦隊的圍堵。 萬一雙方聯合起來,吃大虧的就是日軍聯合艦隊,不得不防??! 雖然目前大洋帝國聯合艦隊進入了西太平洋游弋,暫時無法掌握具體位置,可是所有的人都不敢掉以輕心。 沒人知道他什么時候會殺過來,也沒人知道大洋帝國聯合艦隊是否悍然開戰 理由是現成的; 日本參謀本部踩過了國際關系紅線,再一次意圖對帝國皇帝羅霖陛下不利。 “那么臺灣的黑旗軍暴動呢?貴國是否……” “對于臺灣發生的黑旗軍暴動,大洋帝國感覺到非常驚訝和震驚,并且試圖接觸雙方,希望能夠尋找一個放下武器的解決方法。 對于雙方交戰造成的社會混亂,人民流離失所。 我們對此表示遺憾,理解臺灣當地民眾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義斗爭,強烈呼吁雙方能夠放下武器,共同尋找一個和平解決的辦法。 大洋帝國愿意擔當調解人的身份,為了維護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力促雙方和談進程,畢竟戰爭中受苦的是人民?!闭偫砹_清云滿臉的悲天憫人之色。 我信你才有鬼! 至此,殖民大臣張伯倫和麥克戴斯先生大致明白了大洋帝國的意圖,那就是堅決不承認臺灣事件與大洋帝國有任何關聯,聯合艦隊巡航南中國海則存在變數。 如果秘密會晤談得好,那么就是正常的巡航,如果談崩了,有可能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的聯盟建議就會得到認可。 在日·本聯合艦隊圍堵旅順港港的時候,沙俄帝國和大洋帝國艦隊里應外合,一舉擊破日·本聯合艦隊…… 至于正式宣戰,什么時候都可以。 哪怕這種可能性并不大,英、美兩國也不愿意冒險,日本更不愿意,這是可能導致整場戰爭徹底失利的決定性因素,一定要排除這個隱患。 按照大洋帝國皇帝羅霖陛下從來不愿意吃虧的脾氣,這種可能性真的有,而且還不小。 必須要安撫住大洋帝國,防止他們沖動之下做出錯誤的決定,嚴重妨礙到英美兩國的切身利益,哪怕有什么恩怨? 也要等日·本人打完了這場戰爭以后再說,實現將俄國人逼回歐洲的戰略企圖, 到時候,打生打死就不管英美兩國什么事兒了?!敖涍^倫敦和華盛頓高層的意見交流,我們兩國在臺灣問題上不會持有任何立場,這是我們鄭重的承諾,希望大洋帝國皇帝陛下考慮到我們的態度,作出積極和正面的回應?!?/br> 殖民大臣張伯倫迫于無奈之下,只能拋出了干貨。 至于英、美兩國這么做,等于嚴重損害了日·本盟友的利益,而這就不在兩國考慮范圍之內的。 出來混總要還的。 扶桑小鬼子一次兩次的挑釁國際底線,結果被大洋帝國人贓俱獲,這已經是第三次了,英、美兩國也不是你的親爹,憑啥要為你背書? 泥人還有三分的脾氣呢,更何況大洋帝國的皇帝羅霖可不是省油的燈,能夠出賣扶桑小鬼子的利益,平息大洋帝國的怒火,英、美兩國做起來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如果兩國能夠在臺灣接著繼續打,他們可以當成東亞戰爭的第二集,樂的看相愛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