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章 酒桌一席談2
“帝國高級的軍政官員,才有機會參加皇帝陛下的御前會議,而我,恰巧就有幸與會。 陛下所說的四點,現在回想起來深有同感,不得不佩服陛下的所言句句在理?!?/br> 看到所有人都認真的聆聽自己的話,嚴復先生也不隱瞞,沉吟了下,說: “第一點,國際形勢不允許。 如果大洋帝國把手伸入北方大陸,無疑將成為世界列強的公敵,有可能遭到各國的圍毆,前景堪憂。 沙俄帝國把手伸向滿清帝國的東北三省,引發的日俄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完全可以想象,大洋帝國如果不自量力的伸手,把整個盤子全端走,后果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人細思恐極,不禁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那樣的后果,就是侵害的所有世界列強的利益。 那個后果……非??膳?。 “第二點,滿清帝國和神州大陸的當權者不允許。 發出這種呼聲的華夏有識之士,包括大洋帝國內部的激進派,有意識地忽略了,面臨的巨大危險。 神州大地如此廣袤的地域,數之不盡的城市和人民,如果想推行大洋帝國的制度,必須去一個個打下來,將把持著大權的地方勢力摧毀。 事實上,大洋帝國沒有這樣的軍事能力。 現在沒有,今后十年依然不會有。 大洋帝國征服一個3000萬人的東印度群島,差點把自己的財政打的崩潰了。 想征服一個4億5000萬人口的超級帝國,不如洗洗睡吧。 第三點,大洋帝國人民不允許。 從去年戰爭結束,大洋帝國軍隊接近一半的官兵選擇退役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厭倦了戰爭,期望和平的生活。 第四點,帝國皇帝陛下也不允許。 要想徹底的消化掉東印度群的勝利果實,也許要十五年,也許要20年甚至更多時間。 在此之前,大洋帝國就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推就倒了。 沒有打實帝國的基礎,任何貿然的軍事行為都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智者所不為?!?/br> 這些深謀遠慮的話說出來,酒桌上的眾人沉默了,都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位于南洋的大洋帝國位置得天獨厚,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是東亞地區和歐洲聯系的必然通道。 由于帝國建立的時間太短,帝國底蘊也不深厚,連續的戰爭過后,需要長時間的修養生息。 如果行事不周密,魯莽從事。 不但沒有解救出華夏神州,有可能把大洋帝國也拖入無底的深淵,那樣的前景是最可怕的。 現在的大洋帝國,在國土面積上位居世界第七,排列在英、法、俄、滿清、美、奧匈帝國之后。 國內的宗教矛盾和各階層的尖銳矛盾,在大洋帝國嚴厲的鎮壓之下,沒有完全爆發出來,廣袤的新征服土地還沒有完全的消化吸收,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此期間,大洋帝國實質上失去了向外擴張的能力。 最令人吃驚的變化,是赫赫有名的奧斯曼帝國被擠到了第八位。 17世紀,奧斯曼帝國領土疆域最強盛的時候,曾經一度攻打到了維也納,總面積達到了530萬平方公里,包含了后世的30多個國家。 而到如今,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急劇的縮水一半還多,僅剩下了260萬平方公里。 而且,奧斯曼帝國麾下巴爾干地區領土上,不斷的在鬧獨立,這一股風潮越演越烈。 完全可以預見,隨后的幾年會有更多的巴爾干地區獨立出來。 這其中,包括保加利亞,馬其頓,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和非洲的利比亞地區,都將陸續的獨立出來,奧斯曼帝國將會繼續分裂衰落。 事實上,大洋帝國在非洲的退伍雇傭兵活動頻繁的地區,都是奧匈帝國的麾下。 包括也門西部地區,沙特地區和利比亞地區,都有大洋帝國的雇傭兵頻繁的活動,建立一個個分散統治點,逐漸的勾連起整片地區。 目的; 就是希望在這一場奧斯曼帝國分裂的盛宴中,獲取一塊最肥美的利益,提前做的布局。 這正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首先,帝國皇帝羅霖陛下就是個侵略成性的總頭子,對奧斯曼帝國的外交照會無動于衷,縱容手下的雇傭兵滲入上述地區。 據說,在也門西部有十多座城市,都被華人雇傭兵占領,并且自任為城主。 這些華人雇傭兵猖獗的行為,引起了奧斯曼帝國東方行省的高度警惕。 為此,多次發出外交照會,希望大洋帝國約束手下,不要侵略奧斯曼帝國領土。 結果,大洋帝國外交部給予的回復就是: 這是一群喜歡冒險的雇傭兵,只是在尋找一些刺激,用不著大驚小怪的。 在1904年年初,奧斯曼帝國東方行省組織了一萬兩千人的軍隊,準備徹底清剿盤踞在沙特和也門的華人雇傭兵勢力。 對于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行動,大洋帝國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帝國皇帝羅霖陛下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并且嚴厲警告奧斯曼帝國東方行省,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東方行高官官易卜拉欣帕夏是個果決的強硬派,頂著大洋帝國的訛詐派出了軍隊,戰爭的結果慘不忍睹。 十多個華人雇傭兵城主聯合起來,組成了一支960人的聯軍主動出擊,仗著優勢的裝備和高超的作戰技能。 僅僅兩次戰斗,不僅擊潰了東方行省一萬兩千人的軍隊,而且一舉攻入了沙特內志地區,占領了海岸邊的兩座城市,成為了新的征服者。 事實上,通過潛移默化的滲透,華人雇傭兵已經占領了整個也門西部地區和沙特的內志地區,并且繼續向其它地區滲透。 這些雇傭兵里面,還有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影子,不過以大洋帝國的雇傭兵為主,戰斗技能也最為強悍。 大洋帝國皇帝羅霖陛下打著如意算盤: 與其在華夏爭奪,莫如避開鋒芒,專心在西亞進行滲透,這樣并不會侵犯到英法兩國的利益。 如今的英國占領了奧斯曼帝國的埃及領土還有科威特等地,至于其他面積廣袤的西亞地區,沒有充足的人手進行滲透。 而這,正是大洋帝國的機會。 歷史上的今天,奧斯曼帝國的伊拉克和伊朗的兩河流域地區,是西亞的人口密集繁榮地區,受到歐洲強國的重點關注。 德國和伊朗王國聯系緊密,英、法則重點在斯曼帝國麾下的伊拉克地區進行滲透,暫時無力顧及其他方面。 沙特和也門都屬于荒蕪貧瘠的地區,除了沙子就是少的可憐的人口。 兩個地方加起來沒有超過100萬,除了沙子就是阿拉伯游牧部落,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 現在,除了法赫德家族占領的沙特利亞德古城,其他大部分城市都控制在華人雇傭兵手里,成為大洋帝國事實上的利益所在。 在這個歷史時期,殖民國家劃分自己的利益,小心翼翼的維護利益邊界。 如果大洋帝國到伊朗發展,必然會觸犯德國的利益,到伊拉克發展,必然會觸犯英法兩國的敏感神經。 可是在貧瘠的也門和到處是沙漠的沙特地區發展,其他的歐洲國家不好多說什么。 時間一長,必然默認該地區為大洋帝國的利益范圍。 這不是把該地區劃入帝國的疆域,只是默認為大洋帝國的利益范圍,這是兩個概念。 主要的差別就在于: 是否擁有領土主權。 劃入帝國疆域之內的土地,必然是擁有領土主權的,并且得到國際承認。 就像大洋帝國和菏蘭王國最新達成的《倫敦合約》規定: 大洋帝國以3000萬銀洋的代價,取得了東印度群島全部的領土主權,并且與菏蘭王國締結了雙向的貿易最惠國條約,這一份合約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至此,大洋帝國徹底擁有了東印度群島所有的主權。 同樣的例子還有菲律賓,索馬里地區和紅海大哈利什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