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柏培拉港
東非之角索馬里海域 戰列艦“寬容”號劈波斬浪行駛在最前面,后面是兩艘“泰山”級重巡洋艦和數十艘大型貨輪。 這是一只遠征輪換艦隊,需要在索馬里地區巡邏三個月時間,然后,會有下一批艦隊前來接替輪換。 11月份剛剛進入聯合艦隊的新銳“寬容”號戰列艦上,配備了兩百多名原德國籍官兵,還有從重巡洋艦上調來的500余名精英,配合美國軍海軍學院200多名畢業生,共同cao控這一艘龐然大物。 此前,位于倫敦的談判小組,分別和英法意三國達成了《倫敦約定》,支付了高額費用換來了全部的索馬里土地及大哈利什群島主權。 現在,這里是大洋帝國的地盤了。 遠征艦隊的目的地,就是原來英國人在索馬里的港口柏培拉,英國人撤走之后,這里的防御力量,已經換成了陸軍九師的官兵。 柏培拉港距離紅海咽喉曼德海峽只有不到兩百公里,是索馬里海岸難得的一處深水港,得到了柏培拉港之后,大洋帝國的遠征艦隊就有了常駐港口,形成了穩固的支撐基地。 按照大洋帝國原先的計劃,避開英國人的港口之后,整個索馬里地區可以選擇的艦隊后勤港口只有兩個,都是東非之角東側,位于面向印度洋的港口,一個是貝拉港,一個是摩加迪沙港。 從大哈利什群島上的“紅海天塹”要塞群出發,需要航行980公里,繞過東非之角才能夠抵達貝拉港,而摩加迪沙港距離更遠,需要航行1800公里才能抵達。 這兩個后勤港口缺點都十分明顯,貝拉港距離近一些,周邊都被無邊無際的沙漠包圍,人煙稀少,可以的后勤保障能力有限。 摩加迪沙港周邊綠洲眾多,人口密集環境要好得多,可惜距離太遠了。 得到英國人的柏培拉港之后,大洋帝國的遠征艦隊常駐于此,與“紅海天塹”要塞群形成了緊密的要塞體系。 遠征艦隊可以近距離支援要塞,最快五個小時就可以趕到“紅海天塹”要塞群,形成聯合打擊力量。 同時,要塞官兵們休假輪換有了好去處,對戰斗力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戰略性極其重要。 柏培拉港口 “寬容”號戰列艦當仁不讓地占據了一個碼頭泊位,巨大的艦身散發著令人生畏的力量,這一款大洋帝國的戰爭巨獸,戰斗力位居世界海軍戰列艦前列。 巨艦大炮代表著蒸汽時代最強盛的海洋軍事力量,噴吐著滾滾黑煙的巨大煙筒,拳頭大小的鋼鐵鉚釘,這個戰爭巨獸每一寸地方,看上去都充滿了震撼。 靠泊作業的“寬容”號戰列艦上,軍艦官兵傲然的雙腳叉開站舷,這些士兵是整個大洋帝國聯合艦隊的精英,他們有資格驕傲。 對于海軍官兵來說,在戰列艦上服役與重巡洋艦上服役,差不多等同于甲級師團和乙級師團的區別。 至于高速驅逐艦,地位比陸軍的守備團高不了多少,同樣是軍人,差別相當大。 船隊中的大型客輪優先卸載,從客輪下來的是一群群華人移民,經過漫長的海洋旅程,他們終于抵達了這次遠行的目的地; 索馬里柏培拉港 柏培拉港位于群山環繞的海灣中,一眼看過去滿是郁郁蔥蔥的綠色,湛藍色的海水拍打著堅硬的巖石,發出響亮的海浪喧囂聲。 天空中,覓食的海鳥上下飛旋,在青山碧海之間點綴出生動的活力,這是一處美麗的海港。 整潔的海港碼頭上 陸軍九師官兵們分散在兩側執勤,有十余輛裝甲車??吭诖a頭廣場上,上面有固定的遮陽棚,擋住非洲赤裸裸的灼熱陽光。 順著海灣兩邊的群山之上,有海軍炮臺正在建設中,大批的黑人奴隸在烈日下勞作,海軍要塞炮臺已經顯現雛形。 待到工程完工之后,柏培拉港海灣就像兩只巨大的鐵鉗,將整個的深水港口環抱在懷里,不容敵人侵犯。 經過柏培拉港前往后方的市鎮,順著山勢地形逐漸抬高,后方是一座兩萬余人的小城鎮, 這是一座帶著濃烈蠱格魯·薩克遜風格的海邊小鎮,英國人在這里經營了八十余年,城鎮里有不少白人居民,眼神復雜的看著華人移民到來。 這種感覺,就像女人受到了侵犯一樣,誰也不愿意別人粗暴進入自己的領地。 可是這些嘰嘰喳喳的華人移民,并不是帶著橄欖枝前來的,而是帶著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力而來,不會容忍刻意的挑釁。 柏培拉港“寬容”號戰列艦高高揚起的冰冷炮口,帶著無形的沉重威懾力,警告那些蠢蠢欲動的白人居民; 管好自己的脾氣,老老實實的做一個順民。 顯然,小鎮上的白人居民接收到了這樣的信號,他們立刻釋放出自己的善意。 一群白人婦女拿著自己家里面烤的小餅干和面包,分發給即將成為鄰居的華人移民,很快,氣氛融洽熱烈起來。 小鎮上 執勤的九師官兵嘴里面嚼著口香糖,躲在建筑的陰涼處聊天,雙手始終放在槍上,沒有徹底放松警惕性。 師長羅勇再三交代過; 華人移民到來最初的三個月,有矛盾最容易爆發的階段,執勤官兵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旦出現意料之外的群體性事件,需要執勤官兵立刻彈壓,把一切的矛盾消彌在萌芽之中,務必不使擴大。 華人移民和白人居民的矛盾,很容易擴散的國際上去,給人以口實。 如果柏培拉的治安矛盾傳到帝國元首羅霖耳朵里,那個樂子就大了…… 帝國元首羅霖對九師官兵的印象分必然大大降低,那種后果,比世界末日強不了多少,是所有九師官兵極力避免的壞事。 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陸軍九師的官兵雖然了沒有經歷戰爭,可是他們流出的汗水,并不比其他的陸軍部隊士兵少。 默默做出的貢獻,也絕不比其他陸軍部隊差上一分。 因此,陸軍九師獲得了正式乙級師團編制,師長羅勇晉升少將軍銜。 話雖然這么說,可師長羅勇心里面總覺得不得勁,就好像一拳打在了空處,渾身都難受。 回想這幾個月時間 兄弟師團在東印度群島戰爭中一路高歌猛進,每隔幾天都有勝利的戰報傳過來,引起了九師官兵的一陣陣躁動。 這時,羅勇只能呆呆地站在海岸邊,眺望著萬里重洋之外的南洋方向,心中是滿滿的羨慕嫉妒恨。 對于羅勇這樣的高級將領來說,能夠明確知道肩負的使命重要性,不折不扣的高質量完成任務。 可是這心里的寂寞空虛冷,這種復雜難言的苦澀滋味,都要深深的埋在心里,幾乎找不到人傾訴。 對于索馬里這塊非洲土地,羅勇是滿滿的無奈。 這里有二十多萬還生活在原始狀態的黑人土著,最多只有長矛和軟塌塌的弓箭,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總不能開著裝甲車,去欺負這些使用簡陋冷兵器的土著人,真丟不起這個人。 只要有足夠的子彈,一個排的人就能夠把他們全收拾了,這個沒有難度。 九師衛戍司令部,位于小鎮最高帶著尖頂的五層哥特式建筑上 師長的辦公室,就在第五層寬敞的塔樓上 踞高臨下看著港口的黑人奴隸們,在烈日下面艱苦的工作,還有一隊長長的華人移民們,蜿蜒的走向小鎮,羅勇解開胸口的襯衫扣子,有些喪氣的回到辦公室里。 這個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哇! 對付當地黑人土著居民很簡單,不需要自己動手,只需要付出一些漂亮的彎刀或者好看的玻璃珠子。 那些土著黑人部落就會互相攻擊,打的難分難解,然后把抓到的俘虜送來作奴隸,簡單的一逼。 據說,最早的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向美洲販運黑奴,也不需要自己親手去抓,就是通過這種辦法,獲得了大量的黑奴。 這些黑奴都是當地的土著部落賣給人販子,價格簡直不值一提, 交給土著部落五十把機制長刀,200桿長矛,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攻擊更強大的部落,獲得大批的黑人奴隸建設港口。 幾個月下來,連綿不斷的互相攻擊,幾乎讓索馬里人口少了三分之一,港口多了兩萬名黑人奴隸服苦役,建設進度大大加快,也不需要從國內遠渡重洋送苦役來,一舉兩得。 原始的黑人部落對互相攻擊樂此不疲,這樣下去用不了兩年,這片土地上,就不會再有什么黑人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