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鉗制
秘密磋商依然在繼續 …… “哦買嘎!這是絕不能允許的,倫敦不允許貴國把手伸到非洲來,你們的行動侵犯了歐洲國家的利益,我希望你們慎重對待這個問題?!?/br> 殖民大臣張伯倫難以控制自己情緒,手舞足蹈的說;“菲律賓政府如此魯莽的行事,必然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后果,我再次慎重提醒你們,必須要考慮到嚴重后果,絕不是菲律賓政府能夠承受的?!?/br> 英國大使陳之源并沒有被他恐嚇住,抬眼看了看暴跳如雷的張伯倫,穩坐釣魚臺據理力爭。 “我方認為; 倫敦已經在此前喪失了對朋友的信譽,菲律賓政府不可能把期望,寄托在不可靠的承諾身上。 因此,根據大總統最高指示; 派出特混艦隊占領索馬里地區及大哈利什群島,菲律賓聯合艦隊完全有力量,將德國遠征艦隊阻擋在紅海海域,不讓它越過一步。 這是菲律賓政府順利實施東印度群島戰爭的需要,也符合倫敦和菲律賓的利益,在這一個問題上,倫敦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br> “你們是不是瘋了?”張伯倫被氣的笑了。 “正是照顧到英國人的利益,大總統羅霖選擇了索馬里地區及大哈利什群島,這里并非歐洲各國的殖民地,這是一處荒蕪的空白之地。 倫敦也沒有立場拒絕,畢竟,非洲不是英國人的非洲,菲律賓政府有權根據自己的利益,制定相應的對策,而不是坐以待斃。 因此,我們希望此次行動得到倫敦的諒解和支持?!?/br> “倫敦的諒解和支持”殖民大臣張伯倫傲然環顧自己的磋商小組,一字一句地說道;“倫敦絕對不會諒解和支持,我現在就代表倫敦的明確態度,你們立刻讓特混艦隊原路返回。 否則,英國政府可能放棄自己的承諾,讓德國遠征艦隊通過蘇伊士運河,這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br> 英國人有底氣說出這樣狂妄的話,他們的傲慢源自于骨髓之中,源自于大英帝國的輝煌及縱橫七海的榮光,面對于新興國家菲律賓,他們確實有這樣的實力。 “可能已經遲了,特混艦隊現在已經登陸,索馬里地區及大哈利什群島已經在我們的手里,如果想要憑借輕飄飄的兩句話,就讓菲律賓政府退出非洲之角,無異于癡人說夢?!?/br> 英國大使陳之源臉色非常嚴肅,目光盯著張伯倫一字一頓地說; “對此,大總統羅霖有明確指示,我再次重申; 倫敦已經喪失了自己的信譽,菲律賓不可能把國家的命運,寄托在虛無縹緲的承諾上,索馬里地區及大哈利什群島必須要掌握在菲律賓手上,為此,不惜一戰?!?/br> “不惜一戰” 殖民大臣張伯倫臉色巨變,他不敢相信這話出自與英國大使陳之源,這可是正式的國家間磋商,他說的話,必然代表菲律賓政府的明確態度,多一個字都不能夠加在里面。 菲律賓總統羅霖的強硬態度,令英國磋商小組眾人皆傻。 “另外,我通報貴國一個消息,根據大總統羅霖委派,菲律賓政府高級訪問團近日將拜訪俄國,就全面發展兩國政治,軍事關系進行磋商?!?/br> 英國大使陳之源老神在在的又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炸的殖民大臣張伯倫有些不知所措。 “你……你們……” 歷史按照自己的慣性穩定的前行,1900年8月初,俄國借著八國聯軍入北京的機會,派出175萬人的大軍全面入侵東三省,至十月中旬,俄軍徹底占領了神州東北三省。 俄國粗暴貪婪的行徑,激怒了歐洲列強,在英美兩國的支持下,日·本開始全面準備日俄戰爭。 1902年4月,俄國在歐洲各國列強的壓力下,與滿清政府簽訂了《交收東三省條約》,被迫同意分三期撤兵。 然而,俄國老毛子反悔了,他們擺出一副絕不撤兵的架勢,且為此不惜一戰。 神州東北三省情況惡劣到這個程度,日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菲律賓大肆在南洋地區攻城略地,深深的刺激了日·本擴張野心,他們的眼睛都要嫉妒紅了,戰爭準備進行得更加充分。 值此關鍵之際,菲律賓向俄國派出高級代表團,不締于給英美兩國重重的一擊。 瞬間,將他們打蒙逼了,如此嚴重的后果,令他們不得不認真思量下。 為了非洲一塊不毛之地,如果日本輸給了沙俄老毛子,有可能導致遠東的利益徹底崩盤,作為背后黑手的英美兩國,一力鉗制菲律賓值不值得 源自于歐洲各國甚囂塵上的“黃禍”論,并不單純針對于滿清帝國,包括日·本。 這個快速崛起的扶桑島國,一直都是歐洲列強警惕的對象,也是黃禍論的主要目標之一,現在又加上了南洋的菲律賓。 與全面西化,全力想融入歐洲社會的日·本不同,菲律賓總統羅霖知道,即使在100年以后,歐洲人也不會真正的接納亞洲人,把腦袋嗑扁了也沒用。 巨大的種族差異,歐洲列強從來不可能把亞洲人當成一份子,日·本人純屬白日做夢,腦子壞特了! 羅霖從來不愿意慣著英國人的這些毛病,你的海軍確實強大,這一點我承認。 你在背后搞三搞四,我也拿你沒辦法。 但你總不能把軍艦開到大陸上來,菲律賓陸軍在東印度群島上表現出來的強大戰斗力,不遜色于任何一個歐洲列強,讓他有足夠的底氣說“不”。 他的態度非常強硬明確; 他麻的這塊地老子要了,愛咋咋地! 這個歷史時期,非洲大陸被歐洲的列強瓜分殆盡,主要以英法兩國為主,法國人占據的更多一點,而英國人則是挑挑揀揀的拿到了最富饒的地方。 非洲大陸上,還有老牌殖民者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意大利以及德國分享這盤饕餮大餐,現在又多了一個參與者菲律賓,令歐洲的列強感覺非常不舒服。 東非之角索馬里地區,絕大部分都是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灘,沒有發現任何可以開采的資源,這一片廣闊的貧瘠之地,被歐洲的各個殖民強國反復的梳理過幾遍,確實沒有占領的價值。 這里既不能生產稻米,也無法放牧牛羊,貧瘠的產出集中在幾小塊綠洲上,僅能維持20幾萬土著黑人的溫飽,再多一點人口就要餓死。 未曾想,在這一個秋日 遠隔萬里重洋的菲律賓混合艦隊穿越曼德海峽,抵達了紅海大哈利什群島,開始在這里建立自己的存在。 狹長的紅海海域長度在2千1百公里,最寬處306公里,最窄處僅幾十公里。 像一條長長的腰帶,一頭連接著西側蘇伊士灣,通過貫穿蘇伊士地峽的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這里是英國人的扼守世界海洋通道的關鍵,重要性不言而喻。 紅海海域南部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與印度洋相連,是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也是歐洲和亞洲貨物運輸及人員往來最重要的通道樞紐。 控制了這里,可以說是扼住的世界的喉嚨,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不言而喻,生生提升了一個等級。 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紅海海域就像人的胃袋,蘇伊士運河是上面的進口,曼德海峽就是下面的出口,兩者缺一不可。 而紅海大哈利什群島的位置,就在曼德海峽這個出口的正中位置,只要控制了大哈利什群島,就徹底控制曼德海峽,能夠起到蘇伊士運河同樣的重要作用。 哈利什群島由北向南有祖蓋爾島、小哈利什島、大哈利什島、蘇尤勒哈利什島四座大的島嶼及其它23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90平方公里。 群島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厄立特里亞海岸,其間多有礁石和小島,淺灘縱橫難以計數,是紅海南部航行的主要障礙。 這里島嶼荒涼,地勢平緩,周圍是富饒的漁場。 群島中最高的山峰是571米的祖蓋爾山,祖蓋爾島位于南部14k方向,面積90多平方公里,是整個群島的第一大島。 大哈利什島島位于曼德海峽正中,到兩邊海岸均為40k距離,距海峽主航道4500碼,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實在是重要不過的地點。 祖蓋爾島、小哈利什島、大哈利什島是整個群島中核心,三個島嶼形成互相支撐,地理位置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