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利益紛爭
華盛頓白宮 “……根據白宮行程安排,國務卿先生會在今天傍晚時分,在華盛頓火車站代表總統,歡迎來自遙遠國度的菲律賓盟友。 這將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交活動,代表著,美利堅共和國把國際影響力擴展到亞洲地區,切實維護美國的利益……” 總統府幕僚長小威廉姆斯不帶一點感情地念著日程表,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靈活的轉動手里的鉛筆,思緒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現年56歲的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是美國財閥利益的代言人,也是這種黑暗政治的利益攸關者。 事實上,來自英國的態度和國內大財閥的意見,基本左右了美國政府政策的方向。 對此,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能夠做的選擇不多,只能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多爭取一些美國政府應得的利益。 就像大海航行中的船長,可以在航行中調整方向,卻不可能180°調轉航向,改變美國政策的走向,那樣是會捅大漏子的。 現在的美國政府,沒有后世縱橫全球的霸氣,在一貫強橫的歐洲列強面前,只不過是個有錢的暴發戶罷了,有點像受氣的小媳婦。 現階段,美國政府奉行的民主自由政策,在歐洲包括全世界都是洪水猛獸一般的產物,足以引起絕大多數君主制國家的警惕。 國際社會小心的將美國的影響隔絕在國土之外,敬而遠之,以免民主自由的思潮泛濫,動搖君主制國家的統治基礎。 哪一位歐洲國王都不希望,第二天早晨起來,面對的是全國洶涌的民主派浪潮,抑或追隨法王路易七世的腳步,被革命的群眾送上斷頭臺,真是讓人驚悚的結果。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君主制占據主流社會,標榜民主自由和貿易自由的美國價值觀,被視為異類,在國際社會很不受人待見,處處遭受到排擠和壓制。 講起傷心的地方,這一把辛酸淚,足可以說上幾天幾夜。 美國報紙上有一幅漫畫,足能夠形容共和黨總統威廉麥金萊政治地位; 美國《紐約新聞報》的漫畫家荷馬達文波特,將美國共和黨總統威廉麥金萊,描繪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可憐蟲,在托拉斯企業巨人腳下瑟瑟發抖,大財閥輕而易舉的就可以碾碎他。 “在明天的上午,根據日程安排,上午十點鐘您將會出席在白宮南草坪歡迎菲律賓總統羅林的儀式,屆時,國內四大著名的財閥托拉斯掌舵人將會到場,現場觀禮?!?/br> 白宮幕僚長小威廉姆斯,帶著同情的眼光看了看總統,繼續向下念日程安排: “歡迎儀式以后,將會是一個簡短的午餐會,稍后,您會和美菲律賓總統羅霖進行親切友好地工作會談,時間三個小時。 目前,在雙方副國務卿級別的鋪墊會談中,已經達成的大宗經貿合作,將會是雙方新聞宣傳的重點。 菲律賓總統羅霖有可能在會談中,提出國家主權地位問題,還有華人的政治地位問題。 在此問題上,英國早已做出表態,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做出,符合國際社會期望的選擇,而不是逆流而行?!?/br> 小威廉姆斯看了看麥金萊總統,對他能夠爭取到的利益,并不會抱有很高的期望。 英國人強力施壓的態度,一定會通過外交渠道通知菲律賓方面,錦上添花人人都會,沒有人愿意做默默無名的傻瓜。 事實上,這里面可供cao作的空間很小。 鑒于美國財閥和菲律賓政府總統羅霖親密的合作關系,財經界人士一力支持英國人的友善態度,希望能夠傳達對菲律賓的善意。 將菲律賓地區主權交回給華人民主政府,此事已成為定論,唯一懸而不決的是,菲律賓方面應該付出多少代價? 這里面,可以說是螺螄殼里做道場,完全看功夫高低了。 “好了,謝謝你威廉姆斯,我想自己考慮一下,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就先去忙吧?!?/br> “如您所愿,總統先生?!?/br> 總統府大管家小威廉姆斯先生很有禮貌地低頭行了個禮,放下厚厚的文件夾,轉身出門去了。 美國總統麥金萊站起身來,走到窗戶邊上,伸手推開了厚重的橡木窗,一股冰冷的氣息迎面而來,讓他的頭腦為之一振。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夠坐在這個位置上,最應該感謝那些鼎力支持的財閥,并且盡心竭力的給與回報,為他們的利益代言。 這并不代表,淹沒了麥金萊總統的聲音,他需要發出自己不一樣的見解。 他要向美國選民們證明一點,自己并不是大企業的應聲蟲,至少現在不是。 1901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勝利,麥金萊總統得以連任,這給躊躇滿志的麥金萊帶來極大的自信,從內心來說,他是一個真正的重商主義者。 美國的財閥利益和自己的政治訴求完美契合,是他能夠走到今天的最大保證,這也是共和黨內對麥金萊全力支持的原因所在。 但是,第二個總統任期麥金萊,想做出不一樣的政績,而不是僅僅作為美國財閥的傳聲筒。 他想做出自己亮眼的政績,成為美國歷史上的偉大總統之一。 在原來的歷史上,正是因為麥金萊總統錯誤的選擇,導致幾個月之后被刺殺,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死于非命的總統。 這里面有重重的黑幕。直至后世也無法說得清楚,成為美國政壇的不解之謎。 此時,麥金萊心中反復考量著,怎么樣對菲律賓總統羅林提出自己的訴求,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時光飛快 晚間,華盛頓盛大的總統歡迎宴會上,來自華盛頓各界的名流濟濟一堂,燈火輝煌的宴會廳中,上流人士衣冠楚楚的的觥籌交錯,名流云集。 酒會上,菲律賓總統羅霖和美國麥金萊總統頻頻舉杯,親密合影的照片,成為明天報紙上的頭條新聞。 事實上,雙方總統第二天的工作會談,完全沒有之前融洽的氣氛,反而多了短兵相接的慘烈氛圍。 他們更像小販子之間的討價還價,兩位總統赤膊上陣,為一點利益爭的面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