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不省心
對于經濟發展中的資源問題,羅霖早有考慮,他的目光投向了南方鄰居,那就是荷蘭殖民地,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 印度尼西亞群島可是自然極資源豐富的地區,各種礦產資源儲量驚人,含; 煤礦580億噸, 鋁土礦儲量19億噸, 鎳礦13億噸, 鐵礦21億噸, 銅礦6000千萬噸, 錫礦近160萬噸, 金礦200萬噸, 銀礦4萬噸, 鋅礦和水銀儲量都超過500萬噸,各種其他資源也極豐富,可以說是一座礦產寶庫。 這樣豐富的資源,足夠國家經濟飛速發展100年,以后想重點發展的重工業,飛機,坦克,造船廠,發動機制造,汽車乃至于其它機床制造業,僅憑自己的資源就足夠了。 全世界石油儲量分布的八大區域中,整個非洲石油儲量居于第五位,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儲量排在第6位,而華夏大地只能排在第七位。 整個東南亞地區所有的石油儲量,基本上都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一個發達的工業國300年都用不完。 這樣的肥rou怎么能不讓人垂延三尺? 羅霖對荷屬印尼早就眼熱不已了,在這里,他可以盡情的施展拳腳,不用擔心有什么顧慮。 他可以面善心黑的盡情剝削,完成國家的資本主義初期積累,不會有什么良心不安。 所以,羅霖早早的做了很多準備工作,能夠在幾年之內把這塊大肥rou吞在肚子里,他就心滿意足了。 阻礙羅霖吞并計劃的主要難點有三點, 第一點,英國人的態度。 第二點,日本人的海軍艦隊。 第三點,印尼群島上的信仰 最大的問題在于; 英國人是否允許菲律賓華人政權,把手伸到自己的盤子里來取走一塊rou? 抑或是把整個盤子都端走? 荷蘭王國和大英帝國簽署的1824年倫敦公約,大英帝國有責任保證荷屬殖民地安全不受侵犯,這是最大的難點。 這是最大的難點,但也不是沒辦法克服。 在這個歷史時期,整個東印度群島地區的范圍包括兩大勢力; 英屬海峽殖民地總督府和荷屬東印度群島 英國的海峽總督府所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以及檳榔嶼。 荷屬東印度群島包括后世的印度尼西亞,帝汶島,文萊,新幾內亞等廣大地區22000多座大小島嶼。 東印度群島從澳大利亞北方島嶼,到暹羅國以南群島,南洋地區全長近6000k星羅棋布的島嶼,幾乎都包含在內,疆域極其廣闊。 羅霖如果想下刀,必須要弄清這里面錯綜復雜的關系,否則,可能碰了一鼻子灰什么也得不到。 英國人的東西肯定不能碰的,只能向荷蘭人下刀,至于怎么下刀就很有學問了。 殖民經驗豐富的英國人最先發現馬六甲海峽的價值,之后,英國人想盡辦法從荷蘭的手里挖出了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等地。 英國先是利用歐洲戰爭的危機,托管了荷屬馬六甲地區,在1819年又強行租下新加坡,然后通過置換殖民地的方式,得到了檳榔嶼。 得手之后,英國以這些地區為主組建了海峽殖民地總督府,牢牢的掌控了南亞的咽喉馬六甲海峽。 1874年1月20日,在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安德魯克拉克親自主持下,諸位馬來貴族和華人領袖簽署了秘密的《邦咯條約》后。 代表英國政府對東印度群島的政策,發生180°的轉變,從消極不干預轉為積極干預。 事件的起因,是因為黑社會性質的華人兩大幫派爭奪一座儲量巨大的錫礦,馬來當地的酋長參與其中形成的一場混戰。 最后,在英國人的軍艦上,華人海山派的領袖鄭錦貴和興義派的領袖陳亞炎,及當地馬來土邦的酋長共同簽訂了《邦咯條約》。 這代表了英國人直接挽起袖子下場,參與到馬來當地的紛爭中。 這是英國人殖民政策轉變的明顯信號,從消極不干預轉為積極干預。 自從成立了菲律賓的華人政府以后,羅霖下功夫開始在暗地里布局,擺出了幾個暗手,就是為了創造介入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理由。 夏宮里 站在自己大書房的地圖邊,羅霖靜靜地陷入了沉思,是不是可以開始發動了呢? 還是繼續等一等,等到南非的戰事繼續發酵以后,再著手發動? 到底哪一種選擇比較好,他自己心中也是猶豫不決,這樣的決策沒有歷史經驗可以遵循,需要仔細慎重的衡量其中的厲害關系,才能夠做出最終的決定。 整個荷屬東印度群島疆域超過20000座大小不一的島嶼,陸域面積超過276萬平方公里。 這里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3c~25c,沒有明顯的季節分別,年降水量在1600至2200。 印度尼西亞是多民族混居的荷屬群島殖民地,人口共3200多萬,其中有一半多的人口都居住在面積僅12萬平方公里,經濟發達的爪哇島,其它的大型島嶼上人口較少。 主要民族是馬來爪哇人土著居民,在民族成分中占到42,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9,因為華人有杰出的經商天賦,所以經濟地位較高。 旅居于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華人分為三種類型,分別被稱為峇峇娘惹,僑生與新客。 峇峇娘惹最早源自于鄭和下西洋時期,一些流下來的商人和船員在此地繁衍發展,明清的朝代之交,又有大批的華人下西洋來到這個群島定居,形成了獨特的華人族群。 幾百年下來,峇峇娘惹依然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文化、漢語以及帶有明朝風格的服飾。 僑生華人則是另外一種類型。 按照荷蘭人制定的統治階級劃分,華人和阿拉伯人居于統治階級的第二階層,僅次于白人。 華人獨特的經商天賦,在這片群島上得到了極大的施展,很快,便成為了富裕的階層。 富裕的華人引來了荷蘭殖民者貪婪的覬覦,由此,引發了1740年雅加達屠殺華人事件,數萬雅加達的富裕華人被屠殺一空。 緊鄰著雅加達的一條清澈溪流,由此被華人鮮血染紅,血腥的顏色數月不褪色,因此被稱之為“紅溪”。 僑生華人很快忘記了這一切,他們典型的特點是與荷蘭殖民者來往密切,他們受到良好教育會說荷蘭語,信仰基督教,社會地位較高,是荷蘭殖民者的堅定支持者。 新客與以上兩類人不同,他們與大陸關系緊密,保留傳統的儒家思想,認為前兩類人是華人族群不孝子,不愿意與他們為伍。 羅霖心心念念中的“小燕子”昱玉姑娘一家,就是標準的新客華人,他們也是受到荷蘭殖民者打壓最嚴重的華人。 而這三種類型的華人,就是羅霖需要爭取的力量,一旦登上了東印度群島,華人在這個群島上經營幾百年的勢力,會讓事情變得好辦的多。 自從1619年荷蘭殖民者占領了雅加地區,對印度尼西亞群島實行殖民統治以來,當地信奉教的馬來爪哇土著,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抗爭,陸續的宗教戰爭一直延續至今。 這也是羅霖在菲律賓群島全力壓制教的原因,實在是因為這個宗教太好斗了,太能作了。 中世紀的歐洲,延續200年的九次基督教十字軍東征,就是為了和教爭奪宗教圣地耶路撒冷,連綿戰爭是無窮無盡。 位于小亞細亞半島的奧斯曼帝國歷史,就是一部教和基督教互相戰爭的歷史,貫穿了整個帝國的始終。 在沒有外來宗教的壓迫下,教內部的教派也是紛斗不休。 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相愛相殺,到21世紀也沒有停止,恐怕永遠也不會停止。 這絕對是一個不省心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