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高級版香港
雪山軍在北城區外圍建設堅固的碉堡,像勒在脖子上的鋼鐵鎖鏈,將北城區死死的包圍住,這就是著名的“鐵壁合圍大掃蕩”政策(詳見二戰期間日軍殘酷絞殺我抗日根據地)。 雪山軍對鄉村和城鎮進行大規模拉網式掃蕩,道路封鎖成面,城鎮中設卡成線,村中專人成點,點線面全面結合禁止人員流動,反復拉網式掃蕩一切可疑人員。 遵循人人有罪推定,無罪自辯原則,十戶聯保,一人獲罪全體入苦役。 一時間,整個菲律賓北部區陷入了一片腥風血雨的白色恐怖中,沒有人知道多少人無聲的消失,也許在環境惡劣的礦山,也許在無邊無際的橡膠園,也許在大小城市的建設大軍中,也許在腳下的土地里深埋…… 沒有答案,趁著鎮壓叛亂的機會進行清洗,可以把國際上的非議減少到最低,相對來說壓力就要輕一些,這是種族和文化的互殺,不可能有憐憫。 在這個歷史時期, 西班牙人統治菲律賓地區以來,基本上每隔30年左右就會對華人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屠殺。根據《明史》記載,在1603年的一次大屠殺中死難的同胞25000人,財產損失難以估計。 在1639年的一次大屠殺中,呂宋島的華人幾乎滅絕,根據記載,“有幾條河里的水被尸體區污染的不能使用達六個月之久,馬尼拉周圍100里以內,河里的魚是吃人rou長肥的,所以人們連魚都不能吃?!?/br> 在1662年的一次大屠殺中被殺害的華人超過兩萬5000人,西班牙人發布命令,“殺掉所能找到的一切華人?!?/br> 諸如此類,不一一枚舉,同樣荷蘭人在印度尼西亞有組織的針對華人進行屠殺,1776年成立的南芳共和國是個徹頭徹尾的華人共和國,被荷蘭殖民者屠殺殆盡,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印度尼西亞獨立了,依然組織了十余次針對華人的大屠殺,南洋華人的血淚史磐竹難書, 在每一次針對華人的大屠殺中,都有當地的馬來土著人活躍的身影,他們拿著砍刀和長矛穿過大街小巷,殺死看到的任何一個華人,搶光他們的財產,燒毀他們的房屋,可以說是惡行累累。 與此同時 美國人正在北美洲對印第安人斬盡殺絕,經過美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大陸上實行的“野牛政策”“頭皮政策”,整個美洲大陸八千多萬的印第安人幾乎死絕。 英國人在南非對布爾人也正在這么做。 早前,1810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秘魯、委內瑞拉對美洲人斬盡殺絕,包括所有的美洲土生白人和見到的任何美洲印第安人全部殺光。在委內瑞拉的平原地帶,西班牙人安東尼揚薩斯宣稱;“七歲以上的土生白人,一個活的也不能留?!?/br>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15年之后,奧斯曼帝國將會對亞美利亞人展開大屠殺,受害者超過150萬。 時間再往后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第三帝國對猶太人實行的政策眾所皆知,超過600萬猶太人受難。 趁著清剿叛亂,雪山軍采取的清洗政策成效顯著。 隨后不久,土著人苦力沿著馬尼拉至奎松道路,每隔2000米就建設一座碉堡,將馬尼拉地區和奎松地區連成一片,然后繼續向前修筑,進一步牢固的掌握大片鄉村城鎮地區,把影響力滲透到每一個角落。 期間,雪山軍突襲了起義軍老巢,并且在城鎮中大肆搜索關系人員,將所有土著人起義軍頭目連同家屬全部抓捕,秘密予以處決。 管控措施威力持續發酵: 雪山軍形成了卡住要道,水路,分割管控,鐵壁合圍,逐個清理,連戶保甲,一人犯事,全體連坐的一系列措施,鐵拳出擊聯防帶打,剿撫并用,在鐵血的政策下出現了大批的帶路黨,隱藏在各處參與叛亂的分子紛紛被挖出來帶走,命運不問可知。 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將整個北部地區掃蕩干凈,土著人苦力快速增加到十九萬人,大規模的基建工程開始。 隨著大批南方區官員的到來,緊隨而至的是大批的華人,北方移民大規模填入,城市迅速繁榮起來,各項城市建設有條不紊的推進,各司其職,各項工作顯得井井有條。 由于之前馬尼城區毀了大半,讓后續的基建工程輕松了不少,大規模的下水道建設,在十幾萬苦力的勞作下,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就全面完工。 隨之而來的道路,橋梁,綠地,廁所,公共設施及房屋建設全面展開,馬尼拉城日復一日地發生變化。 接近年底的時候,一座嶄新的城市已經初露風彩,這一切變化讓美國人膛目結舌,只能罵上一句:謝特。 在外人不知道的地方,匪亂嚴重地區,大量的土著人口消失,被隨之而來的華人移民填充,雪山軍這些小動作,在禁止人員流通的戰爭緊急狀態下,悄然完成了人口置換。 1899年11月11日,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聯邦共同向英國宣戰,圍繞著南非金礦的歸屬權,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 期間,羅霖一直密切跟蹤遠在萬里之外的南非,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縱然強如大英帝國,在面對南非布爾人強硬問題,也招致了國際上的一致反對, 如果公然站在了南非布爾人一邊,德皇威廉二世向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保羅克留格爾拍發電報,立場鮮明的表示支持。 西方世界發起的同情和支援布爾共和國的運動,荷、比、法、德、美、愛爾蘭、意大利以及斯坎的納維亞各國志愿者和援助,紛紛的涌入布爾共和國,用行動反對英國人的殖民滲透。 羅霖沒有輕舉妄動,他只是感覺到深深的僥幸,在暗地里做了那么多的鋪墊工作,終于收獲到了這沉甸甸的果實,為華人在南洋取得一塊立足之地。 雪山軍把握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時間窗口,如果再拖延幾個月,南非的布爾戰爭爆發。國際上的注意力被吸引,美國身上的壓力大大減輕,到時候,華人有沒有機會入主菲律賓群島,還是兩說之間。 事情既然成為定局,就要把釘子徹底釘牢,讓局面沒有反轉的機會。 現在,南非情勢正在醞釀發展中,歷史的軌跡沒有改變,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多余的動作,只要靜靜的等待機會就好。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的,羅霖不敢在南非問題上做什么大動作,英國人可不是剛剛洗干凈泥腿子的美國人,他們玩陰謀詭計可是老祖宗級別的。 大動作沒有,小動作還是可以有的,作為一名光榮的穿越人士,怎么可能對歷史事件不做后手? 雪山軍接管了馬尼拉治安以后,美國遠征軍大規模的返回國內,隨著菲律賓地區治安的轉好,大批的美國人風至沓來,投資設廠,經營產品,市面日見繁榮。 年底前,政府出臺新規定,馬來婦女嫁給華人,可以視同華人對待,其家庭可享受華人的基本稅率,而不是土著人的兩倍稅率。在政策高壓下,馬尼拉城大量婦女主動愿意給華人領走,以換取走出北城區這個死亡牢籠。 北城區經過幾個月的封鎖,每天都有老人和孩子餓死(詳見二戰波蘭猶太隔離區),人口也從十八萬一路下降到十四萬,簡直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華人移民大部分都是青年男子,政府新政策一出,華人青年男子蜂擁而入,生怕來的遲就搶不到了,這種熱鬧的場景,史稱“領媳婦現象”。 短短十多日,近十萬適齡婦女被瓜分一空,這讓后來者叫苦不迭。 然而,這些華人后來者卻多慮了,新政策的威力持續發酵,城鎮和鄉村不斷有馬來婦女嫁給華人,幾乎不需要嫁妝直接領走,這種熱潮持續了好多年。 這種現象導致了馬來青年男人找不到女人,只能選擇從軍,遠赴異域征戰。 隨著北城區封鎖持續,情況依然惡劣,這里沒有食物也沒有生活用品,剩下二萬多土著老人也沒有人關心。 人們只是知道,一個月以后,北城區重新開放了,封鎖完全解除,城區破敗建筑被大規模地推倒重建,寬闊的馬路,風格別致的住宅,繁華的商業區陸續建立,林立的中文招牌鱗次櫛比。 馬尼拉成為另外一個高級版香港,目前六十余萬人口中,華人占比超過七成,并且還繼續增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