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林木工作室的小說。 《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集》,發售了。 首批數量并不多。 因為小說從籌備到發售的時間并不長。 畢竟要趕‘嘉年華’。 加上門票等因素,所以第一批印得確實不多。 甚至首發第一版,還沒有海外版本。 因為翻譯也要時間。 但玩家們的熱情,又非常高。 雖然。 林木工作室揭曉謎底,確定要出版小說后,經過短暫的喜悅,有部分玩家也表示出了對小說的擔心。 比如小說的執筆人到底是誰?故事的質量相比起游戲,會不會退步?以及,小說對游戲會不會有影響? 這些,都是玩家擔心的點。 畢竟玩家對林木工作室的第一印象,最深的印象,是游戲公司。 而術業有專攻,是大部分人的常識,很多相關領域的領頭羊,推出自己不熟悉領域的作品,然后水平一般的例子,比比皆是。 林木工作室的《陰影》電影,不就是嗎? 雖然,這電影是跟林木工作室關系不大,他們只是讓動捕工作室協助了電影而已。 但道理是一樣的,玩家也擔心,這次的小說,跟《陰影》一樣,只是掛著林木工作室的名頭,然后本質上其實跟林木工作室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個衍生作品。 畢竟……林木工作室看起來,也不像是有時間寫小說的樣子。 而這,也是林瑤收緊ip授權的部分原因。 因為確實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不過,林木工作室推出小說確實是頭一遭,加上這次也沒有像《陰影》一樣,第三方公司大肆宣發,林木工作室只是提一嘴。 這次是林木工作室自己下場大肆宣發。 所以哪怕有些質疑。 但也不影響玩家們的熱情。 兩本小說發售的當天。 林木工作室指定第一批售賣的書店,以及林木工作室自己主頁上的預購頁面,都擠滿了人。 網上那批,短短幾分鐘,就被搶購一空。 線下指定的書店,也沒好到哪去,雖然比網上預購慢一點售完。 但晚去的人,基本都沒搶到。 林瑤看到這種情況,一邊慶幸自己還好沒有給小說加‘嘉年華’的buff,一邊讓運營部門的人出面解釋,表示第一批書籍只是試售,馬上就會補貨和鋪貨。 但玩家們確實熱情。 黃牛倒賣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特別是,第一批拿到書的人,爆出了圖片。 玩家們知道兩本小說的作者后,更熱情了。 《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集》兩本小說,封面上面寫的作者名字,分別是史官以及約翰·h·華生,都是故事里面的角色。 但是,這兩個名字旁邊,還有另一個名字。 譯者:林瑤。 故事里面的人物,當然不可能真的跑出來寫故事。 所以看到這個名字,很多玩家就都知道了,這兩部小說,到底是誰執筆。 林瑤! 本來以為可能性最小的林瑤! 兩款游戲劇本的執筆人! 這先不說別的。 反正肯定跟《陰影》改編的電影不同! 這是根正苗紅的林木工作室正統作品??! 所以。 玩家們那么熱情,黃牛倒賣有市場,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實很多玩家拿到書后,看到封面上林瑤的名字,都很錯愕。 畢竟這可是很多玩家心目中,最懂游戲的人! 她執筆?按照游戲劇本的方向寫嗎?會有游戲那樣的感覺嗎?沒了游戲這個載體,單單文字,還會有趣嗎? 這些都是玩家好奇的點。 畢竟……游戲和文字,是兩回事。 比如伊問文,就很好奇。 他很幸運,因為家距離某家指定書店很近,加上去得早,所以購買到了一本《福爾摩斯探案集》。 至于《狄公案》……沒搶到。 而他拿到書,一看到上面的名字,就愣了愣。 接著思緒萬千。 而回到家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拆開了塑料膜,翻開了小說的第一頁。 他現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林瑤作為游戲開發者,會怎么寫這次的小說。 按照游戲劇本的模式嗎? 伊問文抱著這樣的疑問,看向了第一頁。 第一頁。 是一篇前言,跟游戲中一模一樣,是華生的自述。 第二頁,才是故事的開始。 而第一個故事,就是從來沒有在游戲中出現的案子。 標題叫——《血字的研究》。 伊問文坐在沙發上,低下頭,閱讀了起來。 …… 刷刷刷的翻頁聲。 在伊家的客廳里,不斷回響著。 伊問文安靜得坐著,也不知道坐了多久。 直到。 “在看什么?” 伊建均,他的父親推開門,看自己的兒子坐在沙發上,全神貫注,一動不動,好奇地詢問了一句。 伊問文才抬起頭來,如夢初醒。 而他手中的小說,已經翻了三分之一。 他已經看完了《血字的研究》,《銅山毛櫸案》兩個案子。 現在,他剛好看到了第三個案子《紅發會》的結尾,讀到了最后一句——‘人是渺小的——著作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