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云南之戰(十一)
古往今來,不管哪朝哪代,負責后援糧草補給那都是一等一的美差肥差,劉陳魚能分到這樣的美差,按理說高興還來不及呢。但獲得了美差的劉陳魚還真就是高興不起來,原因無他要打仗了。大明朝廷的數十萬大軍說話就到,只要明軍打過來,北岸這幾個石堡無論如何是守不住的,就算明軍不打,圍也把守軍圍死了。所以劉陳魚從接到差事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琢磨退路了,此時的劉陳魚已經算計好了,等明天一早,自己便以親自催運糧草的名義返回南岸,回去了便不再渡江到北岸了。 就在劉陳魚苦等苦盼天亮之時,外面突然亂了起來,劉陳魚清楚的聽見外面的士兵們喊著“打進來了”、“快跑”、“別殺我,我不是蒙古人?!边h處的喊殺聲隨即隱隱約約傳了進來,劉陳魚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明軍趁夜打過來了,自己還是走晚了一步。好在他早有準備,火急火燎的將身上的盔甲一脫,隨手甩在地上,從床下翻出早已準備好的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以最快的速度套在身上,也不從大帳的正面出去,拿出匕首,在大帳后面割開一個口子,順著口子鉆了出去。 此時明軍大隊已經沖進了營壘,騎兵們揮舞著眉尖刀在營內奔馳,口中高喊“放下兵器免死?!敝灰l現有抵抗甚至是不放下兵器的元軍士兵,立刻就有一個甚至幾個騎士同時沖上去,甚至出現了同一個蒙軍士兵連續被兩個明軍騎士連砍兩刀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軍中將士大多數是漢人,他們并不甘愿為蒙古人賣命效死,有些人還沒等明軍喊話,便將兵器扔的遠遠的,隨即老老實實的蹲在地上一動不動,更有甚者,有些還主動為明軍指示方向“那邊有蒙古人”、“后面那個大帳是主將”、“不對,我剛剛看到姓劉的往東邊跑了,快去追吧?!?/br> 一邊是士氣正旺一心殺敵立功的明軍精銳,一邊是毫無戰意甚至臨陣倒戈的疲敝之師,不用說也知道勝敗了,戰場形勢根本沒有對抗,完全就是一邊倒的局面,明軍幾乎沒付出什么傷亡就攻陷了大半個營壘。 但這并不是這場戰斗的全部,因為駐守渡口軍隊的雖然漢人為主,但仍有幾百人的蒙古人,這些蒙古人不肯投降,在幾個低級蒙古軍官的指揮下,這些蒙古士兵拿起武器,結成了簡單的陣型,仍試圖頑抗。 張玉也不廢話“把他們圍起來,讓飛羽營上?!?/br> 張玉一聲令下,二百多人的飛羽營立即拉了上來,張玉只輕輕一揮手,飛羽營所有將士下了馬,隨即展開了隊形,只見二百多將士以一百一十二人為一排,前后列成兩排,每名將士橫向間隔均是一步遠,這個距離是之前姚光啟和張玉反復cao練后確定的,不遠不近剛剛好,之所以選擇這個距離,是因為第二排的將士,可以從容的從這一步的空隙之內向前邁步,當第一排的將士射完火銃 或北平弩之后,只需向后退小半步,而后排的將士則同時向前邁一大步,后排的自然就變成了前排,前后排轉眼之間就能完成位置互換,當前排的士兵再次釋放完火銃和弩箭后,后排的士兵也上好了弩箭和火藥彈丸,依照之前的法子,再次完成前后排位置互換,如此循環往復,就成為了陣地戰進攻敵方龜縮陣型的陣法。 飛羽營排開陣型,每排的兩端各站著一位總旗,負責掌控節奏、約束隊形和下達前進后退的命令,每隔十人站著一名小旗官,小旗官負責向總旗喊話匯報自己手下這十名將士裝備消耗和裝填進度,所有的小旗官按順序報告完成后,總旗官才會下達前進和后退的命令。 由于蒙古人結成的戰陣較小,飛羽營單排展開面又很大,所以從半空中角度看過去,飛羽營并不是整齊的一字排開,而是呈新月形壓了上去。寬寬的隊列緩緩的壓了過來,蒙古人緊張之極,這些蒙古人已經多年沒上過戰場了,平日里作威作福是把好手,但真正面對生死攸關的時刻,全部都嚇的冷汗直流,有些甚至開始兩腿發抖,差點就站立不穩。 隨著兩名總旗官的同時高喊,一百多支火銃同時開火了,雖然總旗官是同時下令,但火銃的響聲有先有后,還有一部分是同時響的,明軍將士們聽到了大小不一的火藥爆破聲,那幾聲同時響的槍聲震的附近的明軍將士耳朵嗡嗡作響。 在聽到槍聲的幾乎同時,對面的蒙古兵倒下了三四十人,但這些倒下的蒙古人并非全是被彈丸擊中,有些是聽到了聲音后被嚇的暈過了過去。 火銃剛剛放完,隨著兩面總旗官的命令,前排的火銃排將士自動后撤了半步,當靠的近的明軍的耳朵中還有嗡嗡聲音在回響的時候,只聽后排的兩位總旗幾乎同時喊道“向前一步,舉弩,放!”一連串的命令之后,只見弩兵們平端著北平弩瞄準了前方的蒙古兵。 一排排的弩箭劃出一道道破空聲朝著蒙古人的方向飛去,蒙古人的盾牌雖然擋住了一部分弩箭,但還有一部分人被射中了肩膀或是腿部,倒下去的蒙古人越來越多,倒下去后,后面沒有人填補空缺,蒙古人簡易的陣型被打亂了。 好在這時北平弩的弩箭射完了,前后排輪轉換位。就在這個空檔期,不知是被重壓導致癲狂,還是想殊死一搏,一個蒙古人突然狂叫著從隊伍中沖了出來,朝著正面的飛羽營猛沖,在此人的帶動下,更多的蒙古人沖了出來,呱呱叫著向飛羽營猛沖,飛羽營的將士并不驚慌,總旗鎮定的指揮著前后排輪轉,“放”兩名總旗同時下達了開火的命令,通通通,第一輪放完,二三十個蒙古人倒下了,但有些蒙古人已經看出了門道,知道接下來一定是火銃排和弩箭排輪換的空檔期,要說蒙古人到了背水一戰沒有退路的時候,也真是勇猛,也不顧身旁的人倒地哀嚎,揮舞著兵器繼續往前沖。但蒙 古人有一點沒想到,由于北平弩采用弩匣裝填的方式擊發,因此換裝時十分簡單,只需更換一個裝滿弩箭的弩匣即可,所以前后排各跨一步完成位置輪換的同時,北平弩再次發威了。 蒙古人感受到了絕望,這哪里是沖鋒,簡直就是主動擁抱死亡,或者說干脆就是一場屠殺,伴隨著北平弩一排排的射出,蒙古人也如割莊稼般一排排的倒下,北平弩放完,對面已經沒有了站著的蒙古人。這一刻,不知哪個明軍將士高喊了一聲“好”,隨著四周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戰場出現了一個涇渭分明景象勝利的明軍將士在歡呼,受傷的蒙古兵倒在地上無助的哀嚎,那些投降蹲在地上的漢人降兵在唏噓。 在將士們歡呼的時候,張玉面無表情的走到一個蒙古傷兵面前,那蒙古傷兵身中兩支弩箭,分別是胸部和腹部中箭,血已浸透了他的衣服和甲胄,他無力的發出呻吟聲,表情雖然痛苦無力,但從他的眼神中,張玉可以看到他強烈的求生欲。 張玉冷冷的舉起手中眉尖刀,毫不猶豫的砍下了此人的人頭,然后咬著牙高喊道“蒙古傷兵,一個不留?!?/br> 明軍將士們停止了歡呼,他們回到現實,再次舉起了手中的兵器,這時就聽張玉下令道“所有蒙古兵割下人頭后,留下兩百人看護一百具尸體,明天一早拋入江中,剩余的蒙古人用繩子綁起來,托在馬后,跟我走?!?/br> 三個石堡內的守軍,被火銃聲和喊殺聲驚嚇了一晚,也整整警惕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們驚訝的發現了極其驚恐的一幕,石堡外一夜之間多了數百條木頭樁子,數百個被砍去頭顱的尸體被并排釘在木樁上,場面十分恐怖。 更令他們壓力倍增的一件事發生了,只見北方煙塵漸漸升起,轟隆的聲音隱隱傳來,隨即便看見天際線處出現了一道黑線,黑線越來越粗,轟隆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所有石堡城頭的人都看清了,眼前的分明是數萬大軍,大軍列著整齊陣型向石堡方向壓了過來,數萬將士們走路發出的聲音疊加在一起,拍打著大地,發出了震懾人心的轟轟的聲音,隨著聲音越來越清晰,聲音中透出nongnong的殺氣,震撼著城頭上的每一個守軍。 負責北岸石堡守衛的主將叫耶律涼,祖上是契丹人,在蒙古軍中世代為官,到了耶律涼父親那一輩,十幾年前由于在中原兵敗,其父帶著殘兵退至云南,投奔了梁王,在梁王麾下,應該說,耶律涼變成了一員福將,自從他跟著父親投奔梁王后,梁王的部隊幾次在與明玉珍和其他紅巾軍作戰中都勝了,耶律涼也蹭了不少戰功,一路被提拔至定遠大將軍,曲靖路宣撫使,若不是達里麻拍梁王馬屁,此刻節制曲靖十幾萬人馬的大元帥就應該是此人,達里麻之所以執意派兵到北岸布防,并派遣耶律涼駐守石堡,就是因為嫉妒耶律涼的戰功,害怕無法駕馭耶律涼。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