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而導致這一切變化的,就是溫汀書寫的“文”字源文。 溫汀瞠目結舌,定定望著主城門上“文”字源文,久久不能回神。 竟然還能這樣,溫汀也是始料未及。 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74章 “文城?” 沈欽帶隊,?遠遠就看見城池名字,不知為何,莫名有種親切感,?跟其他城市給他的感覺完全不同,?就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中一樣。 沈欽側目,這種感覺,他實在太過熟悉,跟他本源是如此相似,但又有著明顯區別。 感知掃過眾人,?發現這并非他一人特有現象,所有人面上都帶著放松神情,?原本七拐八繞,?躲避他人追蹤而多少有些緊張的情緒不再,各個有說有笑,?腳步輕快,?不自覺加速向城池走去。 沈欽若有所思。 他查到的資料可沒說這個,?是他們此次得到的建城許可令特殊,?還是溫汀做了什么? 沈欽更傾向于后者,無他,“文城”這個城池名字他若沒看錯,?應該是源文鑄就。源文之力非常不明顯,?隱而不露,?別人可能感覺不出,但他不會。 他本源域中就有溫汀留下的連接源文,?沒人比他對這股氣息更加熟悉。 而那股親切感,整座城市都有,卻是“文城”這城池名字給他感受最深。 沈欽不動聲色,?腳步不停領著眾人入城。 剛踏進主城門范圍,一股無形波動從他身上輕柔拂過。 沈欽身體一輕,幾天來帶著大部隊隱藏蹤跡,躲避他族探測的疲憊一掃而空,大腦格外清明,宛若經過一場洗禮,多年沉積阻塞被清理一空,隨后心中升起一股明悟,以后“文城”就是他們的家園,他們要珍惜愛護,不可破壞損毀。 良久,沈欽從這種感覺中掙扎脫離出來,心底那股想要保護“文城”的念頭卻不曾全部散去。 沈欽:“……”溫汀又干了什么,居然連他都差點中招。不,他已經中招了,影響到現在都沒完全退去,明知這座城池有問題,依然不見絲毫反感情緒,帶著滿滿對“文城”的喜愛之情。 因著溫汀之故,沈欽對源文有過研究。據他所知,每一個源文,都對應該源文字義,就算現在意思變了,他不了解,那頂多也是返古,多加一些古意罷了。 他確信,“文城”兩字不可能有這個作用。 不是源文,那估計是文明之道在起作用。 同一文明,只要不天生反骨,認同感都不會差,再加上文明之力作用,就可以理解。 眾人反應也證實了這點,雖然對此認可度不一而足,但都不同程度升起真心認同,愛護這座城市的念頭。 沈欽不無詫異,他對文明之力竟然毫無所覺,只有淡淡的源文之力縈繞“文城”兩字,其余連他都察覺不到分毫。 隨即,沈欽眉目舒展,眼角眉梢都染著淡淡的笑意。 這不是正好,隱蔽,不容易被他族發現,甚至連同族都屏蔽了。 沈欽瞬間心定,看來,接下來他們可以安心發展一段時間,只不知“文城”給外族又是什么樣的感覺。 帶著這個疑問,沈欽領著眾人快步前往城主府方向,溫汀就在那里等著。 沈欽對源界了解比較深,對于城池建設并不陌生,起碼就算沒親眼見識過,也有過耳聞,其他人可就不同,大多數對建城許可令具體功能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眾人就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對于短短一天時間就有了雛形的文城好奇不已,不少更是驚嘆連連。 先是雄偉壯觀的城墻拔地而起,讓人嘆為觀止,緊接著是一小片古色古香的民居,隨后是磅礴縹緲的城主府。 眾人興奮不已,尤其是聽到他們作為第一批文城居民,可以在那片民居自行選擇一座入住或者根據自身喜好另起一間房舍。 不過有言在先,自建的話,要額外加價。 對此,沒人有異議,這是應該的。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們攻打建城許可令時出力了,得到回報正常,但肆無忌憚索取,就算他們想,城主府也承擔不起這個花銷,時間一長,恐怕文城就完了。 這點見識,他們還是有的。 溫汀就在城主府前殿廣場上等著,這是沈欽要求的。 按溫汀的意思,程序自是越簡單越好,不用那么繁瑣,頂多見一見鄭衛成等小領導就成,沈欽卻不同意。 溫汀是文城城主,就算他對這個位置不上心,覺得無所謂,反過來卻不行。 沈欽堅持,他不能讓人覺得溫汀這個城主可有可無,相反,他得確立溫汀在文城牢不可破的地位。如此,才不會被人輕松就摘去果子,哪怕以后華夏大舉進入,也沒人能撼動溫汀在文城地位。 這第一步,自然要踏好。 首次出擊,便旗開得勝,且無損一兵一卒,這是多大功績。 而主要功勞,非溫汀莫屬,大量保命源文可都是溫汀提供,且建城許可令也是他取得。 這還是更改眾人記憶后的成績,否則溫汀功勞只會更大。 這一點,在場只有沈欽最清楚。他記憶保持完整,沒有被修改,當然,未免發生遺憾,沈欽本源域被溫汀用源文保護起來,沒人能在溫汀一無所知下對沈欽大腦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