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蘇晚暗想,這也太容易了吧,想著這就是原主身上的錦鯉氣運的緣故了。 蘇晚和沈丫丫把魚收到魚簍里面,背在身上,回村的時候,蘇晚特地領著沈丫丫多繞了幾條路,從另一個方向進了村,恰就是從縣城回來的那條路。 進村的路上蘇晚碰上了幾個婦人,其中有兩個就是那日里和王氏一起去過沈家的,見過蘇晚是如何大手大腳買東西的。 其中幾個見了蘇晚,便小聲和周圍人道:“蘇晚這是又去縣城花錢去了吧,掙那么點兒工錢,能經得住這樣花嗎,這女人啊,不過持家過日子就是廢物?!?/br> 其他的婦人也紛紛附和。 這蘇晚從縣城回來以后是長的好看了,不過好看也沒有用,看她那敗家的樣子,誰家娶了去,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了。 蘇晚和沈丫丫回到沈家,蘇晚把幾條魚放到了水缸里面,給了沈丫丫十文錢,讓沈丫丫去村子做豆腐的人家里面買豆腐。 蘇晚則是把魚一條一條都開膛破肚處理了,把大魚和小魚都片成厚一些的魚片。 沈家是曬了干辣椒的,蘇晚把干辣椒從屋檐下取下來碾碎備用。 沈丫丫買了一大兜豆腐回來,沈丫丫有些奇怪:“蘇晚jiejie,我們吃不了這么多豆腐啊?!?/br> 蘇晚和沈丫丫解釋:“只我們四個自然是吃不了這么多豆腐,但是今天呀,我們好叫上楊五哥家一家人吃上一頓飯,楊五哥家今日幫了你哥哥干活?!?/br> 隨即蘇晚又和沈丫丫解釋,過日子自然是要節儉,但是遇到了值得付出的人,也不能吝惜付出,這樣才能得人心,自己的路也會好走一些。 沈丫丫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蘇晚把大魚和小魚都片成了魚片兒。然后去谷場,等到沈臨,讓沈臨晚上把楊家人叫回家里吃飯。 楊家人幫了沈臨大忙,沈臨正愁無以為報,他自己的事情太多,哪能抽得出時間也幫著楊家干活還回去呢,楊家幫的忙,屬實比rou片兒更有價值,況且這rou片兒也不是他的,而是蘇晚的。 沈臨以為是蘇晚又花錢買了吃食,正欲開口讓蘇晚不要這么做,蘇晚卻道:“家里晚上吃魚,魚是我和丫丫在河里面捉的,買豆腐花了十文,你你若是實在是覺得這樣不妥,你給我十文也行?!?/br> 沈臨:“……” 十文錢他擠一擠還是有的,不夠,這些事情,讓沈臨充分認識到自己力量的弱小,力量太弱小,不只是保護不了重要的人,就連還人的恩情也是還不起的。 算完告訴沈臨魚也養不住,是一定都要做上的,若是做上了,就必須今日吃完,讓他一定邀請楊家人,若是沒有邀請,就等著剩下的魚壞掉吧。 蘇晚做了兩道菜,一個是魚燉豆腐,一個是麻辣魚片兒,當然,麻辣魚片兒里面也有豆腐,那五條大魚和二十條小魚自然是不夠這么多人吃,有了這些豆腐,便是夠了。 蘇晚還把沈家菜園子里面的菜葉子扒了一些,拌上了八盤涼菜,還另外蒸了好幾個大南瓜,如此,大家是怎么著都會吃的很飽了。 其實請人吃飯,重點是在心意上面。就算是飯菜簡單些,只要是心意足了,也會讓人感到溫暖。 到了傍晚收工的時候,沈臨帶著楊家的六個兄弟過來了。 蘇晚問沈臨:“楊爺爺和楊奶奶大哥二哥三哥的幾個媳婦呢?!?/br> 沈臨道:“都叫了,但是楊爺爺楊奶奶還有那幾個媳婦執意不來?!?/br> 蘇晚心里這便有了數,這楊家人卻是是正派人家,楊家兄弟本來就多,吃的也多,老頭和楊婆子不過來也是不愿意給主家添麻煩了。 其實楊家兄弟多,平日里面都是兄弟們相互幫襯,也沒有余力幫其他村民,便也從來沒有人叫過楊家兄弟吃飯,況且他們兄弟幾個都過來,那得吃掉多少飯啊。 其實沈臨叫他們兄弟幾個過來吃飯,也是讓這兄弟幾個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平日里在村子里面,因為他們兄弟人多倒是也沒有人感欺負他們,但是也沒有幾個人尊重他們,兄弟多,不就是等于每個兄弟都窮嘛。 楊家幾個兄弟進了沈家的堂屋,見桌上除了放著兩盆魚rou,還有三壇酒。 沈臨以為蘇晚花錢買了酒,正發愁這客人已經看見了這扯下去也不是,可是不撤下去的話便是又花了蘇晚的錢。 蘇晚自是看除了沈臨的擔憂,蘇晚告訴沈臨這是她以前釀好的酒埋在地底下的,下午挖了出來。 蘇晚想到沈臨會認為這酒是王家的了,也解釋道這酒是她在村里的地里面撿的谷子釀的,和王家沒有關系。 沈臨心里這才舒服了一點兒 楊家兄弟幾個在里面吃蘇晚做的麻辣魚片,幾個人除了今日吃的蘇晚的炸rou片兒,已經是好久沒有吃葷腥了,所以都吃的很是舒爽。 更加上還有三壇酒,更是助興。 蘇晚還做了一鍋不辣的豆腐燉魚,是給沈氏、沈丫丫還有楊家的兩個老人做的,在楊家兄弟沈沈臨吃飯喝酒的時候,沈丫丫就已經把豆腐燉魚給楊老頭和楊婆子端了過去。 當然,沈丫丫給楊老頭和楊婆子端魚rou也是悄悄的,免得祖父祖母知道了又要來鬧上一鬧。 當然,這飯也是蘇晚的,蘇晚要怎么處置,沈老頭和沈婆子無權過問,不過沈丫丫心里還是有些怵自己的祖父祖母。 其實沈老頭是已經聽說了沈臨叫楊家兄弟吃飯,但是沈老頭知道,這吃的飯,又是和沈臨沒有什么關系,這擺明了,就是他知道沈臨在吃好的他卻吃不著么,沈老頭一口氣憋在心里,提不上來咽不下去。 沈婆子則是一直在嘮叨沈老頭怎么就沒把沈臨端過來的rou片兒放下呢,嘮叨的沈老頭心煩意亂,后來直接把盛著野菜粥的碗摔了。 沈婆子心疼的要死,隨即想到,好在昨日里從沈臨家拿了碗回來,便算是還能彌補了,家里也沒什么損失了。 沈家,楊家兄弟和沈臨喝酒喝高興了,則是打開心扉開始說話了,楊家幾個兄弟都是認為,自己家人也一直都看在眼里,沈臨就不是那種不孝之人,若是仔細說起來,那沈老大總是花用沈老頭的,那才是真不孝。 沈臨一向沉默寡言,今日則是屢屢謝了楊家兄弟的幫助,楊家兄弟聽了沈臨的感激,也很是高興。 喝的有些醉了的楊五則攬了沈臨的肩膀對沈臨道:“沈臨,其實我是看出來了,這青石村,沒有哪個男人能及的上你,就連那個考了秀才的王洛生,也是比不上你的,但是你這個,你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腦袋拎不清楚?!?/br> “你也不想想,你那祖父祖母,就差著扒了你的皮喝你的血了,你還慣著他們,還在心里對他們恭恭敬敬?!?/br> “要我說,反正不管你做了什么他們兩個都要說你的不孝,那你索性就把這不孝的名擔下來,以后再不管他們兩個?!?/br> “你呢,好好掙銀子,好好給你娘把病看好,這天底下,還有誰敢說你不孝?!?/br> 沈臨也認真聽著楊五的話。 楊五喝多了嘴就停不下來,又道:“我看了,你小子不錯,你以后,就跟著我干吧,咱倒騰點兒小買賣,比種地掙錢著呢?!?/br> “別看我平日里看著像是沒錢,那是我使的障眼法呢,大家都知道做買賣掙錢,都跑去做買賣了,我還能掙上錢嗎?!?/br> “你別看我那哥幾個,腦袋蠢,總覺得我今日掙了錢明日又要賠了,誰也不跟著我干?!?/br> “我看你小子不錯,你要是個聰明人,你就跟著我干,咱哥兩兒,好好掙銀子娶媳婦兒?!?/br> “人人都以為咱們窮的娶不上媳婦兒,咱偏偏要娶一個全村最好的媳婦兒讓他們瞧一瞧?!?/br> 蘇晚進進出出,自然是聽到了楊五的話,原本蘇晚覺得楊家兄弟是可交之人,便把這家人叫過來吃飯,也是結交之意了。 在古代,人丁不旺,便自是免不了要受欺負,沈大伯那一家,不欺負沈臨就算好的人,更不要說幫襯沈臨了。 有個兄弟朋友,不說能有多大的助力,也能省掉很多麻煩。 現在楊五還邀請沈臨和他一起弄買賣,便是額外的好事情了。 沈臨聽了楊五的話,對楊五所說的關于沈老頭和沈婆子的事情暫時還未置可否,但是對于楊五說的做小買賣的事情倒是上了心。 沈臨說等到收完了秋他就和楊五出去看看。 只靠著種地這點兒微薄的收入,是永遠不能給娘看好病了。 楊五卻說等不到沈臨收完秋就想帶他出去了,于是乎,楊五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對幾個兄弟說沈臨這人厚道,以后就是他楊五的兄弟,也是楊家幾個兄弟的兄弟了,做哥哥們的,要幫襯弟弟。 其實盡管楊家幾個兄弟有時候也會說楊五不踏實,但是楊五說話在兄弟們中也是很有分量的,楊五能掙來錢,幫了兄弟們不少,其實兄弟幾個都很看重楊五說的話。 且楊家幾個兄弟一直都也覺得沈臨不錯,今日一起干活吃飯,關系就更近了。 楊五要把沈臨當兄弟,楊家兄弟幾個也紛紛表示,沈臨以后就是他們兄弟,沒人再敢欺負沈臨,尤其是那個沈三,仗著他那幾個狐朋狗友,總是說在沈臨跟前說幾句風涼話,以后是再不可能發生了。 楊五號召幾個兄弟,趁著這喝了酒有勁兒,連夜去幫著沈臨家收玉米。 兄弟幾個都吃舒服,再者,這幫沈臨,確實是讓他們感到了快樂。 幾個兄弟一揮胳膊,紛紛出動。 楊五道:“今兒是十六,恰還月亮這么亮,這是在給咱打著燈籠啊,天時地利人和,咱去干?!?/br> 說完,便一股腦背起背簍出了門。 沈臨也跟著出了門,他也收起了一貫不愿麻煩旁人的想法,他日后,是一定要好生奮進,再來回報楊家兄弟,當然,還有蘇晚。 盡管蘇晚做很多事情都沒有管他的意見,但是,他能看出來,蘇晚都是為了他好,他最是知道人對他好的。 幾個人剛走出門,蘇晚連連喊住,她對要出門的幾個人道:“楊家哥哥們,沈臨哥哥,若是你們一定去地里面干活,那就把背簍放下吧,你們只管把玉米掰了放到地里,別來回背了,這背玉米,太費工夫,你們明日便沒法兒干活了?!?/br> 沈臨自然也是不想讓楊家兄弟太費力氣,便說光只是掰玉米就幫了他大忙了,不用背了。 楊家幾個兄弟堅持要背,蘇晚和沈臨卻把他們身上的背簍都硬是取了下來。 也好,背玉米最是費時間費力氣,掰玉米多簡單,跟玩兒似的。 楊家兄弟幾個和沈臨就這夜色就去了沈臨家地里,幾個人一鼓作氣,連著把沈臨家的好幾畝玉米全部都掰完了。 盡管秋夜里還是有些涼爺,這七個人卻是干的汗流俠背。 果然還就是人多力量大,平日里掰好幾套天才能掰完的玉米,此時這不過兩三個時辰,竟然被全都掰完了。 再加上不用來回背玉米,玉米掰的就更是快了。 蘇晚提著一壺姜茶和一壺溫米湯過來了,給掰玉米的幾個人喝了,這幾個人稍作歇息,還要幫著沈臨把玉米背到谷場上面去。 蘇晚和沈臨連連道掰完玉米就已經是幫了大忙了,若是再背玉米,便要影響他們自己明日的活計了。 蘇晚和沈臨拒絕的很是堅定,楊家幾個兄弟便也不再堅持了,各自回家睡去了,說也是奇怪,平日里他們干完活都覺得精疲力盡,今日干完活,倒是不覺得疲憊,而且,平日里做莊稼活枯燥,今日倒是覺得很是快樂,比去縣城里面聽戲文還要快樂。 雖然還是覺得很有精力,回去倒是也很快的都睡著了,第二日一早起來,并沒有因為昨天晚上忙活到了半夜而起不來,甚至比平日里起來都要精神幾分,根本不影響今日干活。 楊家兄弟把這都歸在了昨日的酒和飯上面。 一早楊老頭和楊婆子就告訴幾個兒子昨日沈丫丫送了燉魚過來,楊家幾個兄弟就更覺得幫沈臨沒有幫錯了。 沈臨一大早起來,也不覺得半點兒疲憊,其實他一夜未眠。 他真正感受到了兄弟該是什么樣的,沈臨甚至仔細思考了“上慈下孝”這個詞,直思考了一個晚上。 楊家兄弟給掰的玉米在地里堆成堆,沈臨一個人一筐一筐往谷場背了去。 有村民發現沈臨家的玉米竟然全都掰完了,直詫異是怎么回事,在谷場上見了背了玉米過來是沈臨,問了是怎么一回事,這才知道居然是楊家兄弟幫著沈臨把玉米全都掰完了。 原本,在這村子里面,沈臨的農活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做完的,這次眼看就要在前頭做完了,好幾個人心里都有一點兒不痛快。 沈三心里妒忌沈臨領會來的蘇晚變的那么漂亮,成心想讓沈臨不痛快,便道:“你說你把那個蘇晚領回來真是半點兒用也沒有,大手大腳花錢不說,也不說出來幫你背背玉米,當真是撿回來一個飯桶?!?/br> “原還說你能撿個媳婦兒,這眼看這,這蘇晚若是給你當了媳婦,你們這一家,就能上縣城里頭要飯去了?!?/br> 沈臨一眼厲色看向沈三。 與此同時,楊家在谷場上的兄弟,楊大,楊三和楊五,已經過來站在了沈臨的身后,一看便是要幫著沈臨對付沈三。 沈臨捏緊了拳頭,楊家那幾個兄弟也虎視眈眈。 沈三的腿有些抖。 “楊家大哥們,沈大哥?!鼻≡诖藭r,蘇晚的聲音傳了過來。 幾個人齊齊回身。 谷場口處,蘇晚趕著一輛牛車,悠悠的朝這兒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