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篇 第一百零五章 文公八年
就在晉忠正在神州島努力的時候,晉國這邊也在李宏明的等人的努力下進入了晉文公八年和李史上不同的是,此時的晉國因為采用了李宏明的政策已經非常的富庶了,可是不管是左丞相狐偃還是晉國的君上晉文公重耳都已經垂垂老矣。 原歷史上的晉國五賢之一的趙衰已經在文公六年去世,而左丞相狐偃也今天不能理政已經在家中的病榻中掙扎了,而晉文公重耳也覺得自己的大限將至,因為晉國比歷史上強大太多,所以重耳對生存的渴望比誰都強烈,可惜他都快七十歲了,按照歷史明年就是他的死期。 就在去年也就是晉文公七年,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為阻止楚國北進,晉文公重耳聯合了自己的岳丈秦穆公包圍鄭國,因為當年流亡期間鄭文公曾對晉文公非常的無禮,同時現在鄭國還依附于楚國。所以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之南。已經對這弱小的鄭國采取了夾擊的態勢。這就是歷史上聞名的燭之武退秦師,也是前文提到的地方。 眼看這就要入冬,翻過了冬天就是晉文公九年了,而晉文公重耳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而左丞相已經不能理政,現在晉國的大小事務已經落入了右丞相李宏明的手里,而原本歷史上的晉國五賢已經陸續的退出了歷史舞臺,除了還有大元帥封號的先軫,而這位大元帥也快要六十歲了,所以他也不太管朝堂的事情,而由于晉文公重耳的身體每況愈下,現在的太子姬歡已經在幫助自己的父親處理朝政,可以說歷史沒有改變那晉文公重耳將在明年過世而太子也將在明年繼位。 如果現在晉忠看到晉文公會發現晉文公重耳通過這將近十年的統治已經滿頭白發,而面色看上去居然有點病態的潮紅,沒錯這樣的情況就是從晉文公八年在苦等晉忠無果的情況下,晉文公開始瘋狂在中原大地幫他網羅天下的方士,方士用來干嘛,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吧,當然是煉丹,而此時的煉丹練出來的怎么會是什么仙丹那,都是用亂七八糟的方程式組成的化學反應,能練出什么丹藥只有天知道,而且其中還放入了貢等重金屬,可以說春秋霸主在晚年都逃不過想要為自己續命,都想延續自己的霸業,而齊恒公至少在位多年而齊國本來臨海還是比較富庶的,而晉國不同不要是采取了李宏明的政策,此時的晉國斷然不會如此的繁榮,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商賈來到晉國來帶糧食和晉國需要的物資,同時還從晉國帶走特長和商品。 通過低廉的商稅晉國的府庫近年來進一步充裕,可以說現在的晉國是府庫豐裕,錢糧滿地,而作為代左丞相的李宏明可以驕傲的說現在的晉國的府庫可以支撐晉國打好幾次大規模的戰爭,就算是遇到饑荒此時的晉國糧倉內的糧食也可以支撐晉國的人民活上四到五年,這還是在沒有糧食入庫的情況下,可以說李宏明的政策是非常的成功的,而他開創的內閣制度也把晉國這個原本衰弱的大國又帶回了強國的行列。 為了李宏明,秦穆公已經不知道懊悔了幾次了,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秦穆公已經越來越看百里奚和蹇叔不順眼了,現在秦國國內兩人已經雖然還是上大夫,但是已經在秦國的政壇邊緣化。 扯遠了,而在晉文公重耳的咳嗽聲中每月兩次的大朝會開始了,隨著內侍的聲音陸續有大臣稟報,當然現在處理政務的已經基本由世子姬歡在處理,而晉文公重耳已經越來越有象征意義,當然這樣的大朝會還是由晉文公來主持的,散朝后世子姬歡找到李宏明隨后說道:“相父,孤看父親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而父親現在大勢在招募方士煉制金丹,而從去年以來服用金丹的父親身體已經越來越差,孤很擔心,相父可否為孤勸勸父親!” 李宏明想了想說道:“世子殿下,這畢竟是殿下的家事,臣作為一個外人如何去勸,而就算微臣去勸說君上,君上也未必會聽,而君上的年級畢竟放在這里,君上要追求長生之道臣也無能為力!” “相父,我父親對您也恩重如山,父親百年后孤繼承大統也依仗相父輔佐,此時也只有相父能夠勸說父親了,所以孤在此拜托了!”說完世子姬歡向著李宏明行禮道。 “哎,那好吧,微臣就盡力試一試,成與不成,殿下可不要怪微臣呀!”李宏明說道。 “孤明白,那就拜托相父了!”世子姬歡說道。 “殿下,臣一個人不一定能夠勸說君上,臣想請臥病的左丞相也是世子的舅父出面這樣也許君上會聽!”李宏明想了想說道。 “孤知道,可舅父也臥床多時,這樣可行嗎?”世子姬歡問道。 “多一個,多一分力量不是嗎,殿下!”李宏明引導著說道。 “恩,那事不宜遲,相父就和孤現在就去舅父府上拜會吧!”姬歡說完就拉著李宏明就走。 而結束了大朝會的晉文公重耳回到后殿就一陣咳嗽,隨后越咳越厲害,不一會居然咳出一口血痰,隨后晉文公坐在幾桌上叫道:“來人,來人,快把張天師給寡人煉制的嚴守丹拿來!” 內侍見晉文公的狀態哪敢怠慢,馬上去取了一顆金丹和水劃開拿著藥腕遞到晉文公重耳的面前,此時如果世子姬歡看見就會發現重耳已經面容灰白,滿臉的死氣,而后看著面前化開的黑乎乎的藥湯晉文公重耳一飲而盡,隨著藥汁進入自己的身體,重耳感覺五章六腑微微發熱,感覺比之前好多了,而后他的面容出現了病態般的潮紅,可以說此時的重耳已經中毒頗深,如果在這樣持續下去明年還沒到歷史上他死的時候,就會因為重金屬毒發,暴斃而亡。(本章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