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篇 第七十九章 晉國伐鄭
在當上了盟主野心膨脹的晉文公重耳在他在位的第六年(前631年)夏,晉文公重耳與王子虎、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涂、秦小子憖,會盟于翟泉(今河南孟津),用以鞏固踐土之盟,并謀劃討伐楚國的盟國鄭國。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包圍了鄭國,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這無理當然是晉文公重耳在還是公子時候流亡時候收到的待遇,而且鄭國還依附楚國。這就給了晉國一合理的借口,畢竟楚國已經稱王還如此桀驁不馴,對周天子又不敬,隨后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之南。已經對鄭國形成了合圍之勢,此時的鄭國如果沒有楚國的救援已經危如完卵。 鄭國的重臣佚之狐向鄭文公說道:“君上,我們的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退走?!?/br> 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君上,臣壯年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了?!?/br> 鄭文公說道:“寡人沒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寡人的過錯。然而鄭亡國了,對您也不利??!”隨后燭之武答應了。 夜里,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對秦穆公說道:“敢問秦國君上,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屬下。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過,鄭國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說您也曾經有恩于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br> 秦穆公很高興,隨后他就與鄭國結盟,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穆公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聽說自己的盟友居然背叛了盟約和自己的敵國結盟,隨后請求晉文公攻打秦軍。晉文公說道:“寡人覺得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動亂來代替整齊,是不武。我大晉還是回去吧!”于是晉國也撤離鄭國。 可以說這次伐鄭就是因為秦國的背叛所以才會無功而返的,隨后鄭國一直充當了秦國的小弟,這到了晉文公重耳去世都沒有改變,隨后失望的晉文公回到了國內開始在李宏明等人的輔佐下大力的發展起了晉國。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晉文公重耳發現他的身體已經越來越無法支撐了,此時他非常迫切想知道自己派出去的晉忠到底怎么樣了,這么多年過去了為什么晉忠還是了無音訊那! 如果說晉文公知道了他派出海外的晉忠現在的遭遇就不會這么認為了,這還要從晉忠出海說起,作為原晉國幾位君上的心腹之臣,可以說最為晉國羽林衛統領的晉忠是活的很滋潤的,而他現在又像新任君上晉文公重耳胯下了???,隨后他帶了幾十人的心腹就在乾坤商會一直出沒的港口找尋機會,而在他苦等了三個月左右后終于他的機會來了,乾坤商會的貨船一般是一季來一次,一般他們都會齊國或者燕國的港口卸貨,在喂飽了港口的官員后,只要不是什么違禁品都對乾坤商會的貨物大開綠燈,畢竟乾坤商會要的東西,一般是自己不太生產的特長,比如棗,醋之類的,還有就是他們看不上的鐵定,不要奇怪,在春秋這個連青銅都沒有開發完全的時期,銅那是戰略物資,而鐵塊,或者鐵礦石對他們來說就沒有如此的重要,畢竟銅可以融化做成武器還有錢幣,而鐵只能打造不太堅固的農具,以春秋時期的煉鐵工藝,打出來的鐵劍都非常的催,這樣的武器更本無法上戰場,而鐵甲更不堪,所以至少此時的鐵不是戰略物資,這就是為什么就算是到了大秦一統天下,秦軍還是全部使用了青銅武器,而當時的六國有鐵質武器也沒有辦法打敗已經把青銅工藝煉制到巔峰的大秦了。 而這些和乾坤商會交易的港口對乾坤商會還是很歡迎的,一方面是增加了商稅另一方面乾坤商會帶來了大量的廉價糧食,沒錯李宏明很無恥的用了高產種子,而這種子又是只能在自己的地盤培養,而此時的神州的主要糧食還是粟,這種糧食可不是后世的水稻,本來在神州大地的產量都不高,畝產能有兩三百斤已經謝天謝地了,而李宏明在神州島的粟米卻能達到畝產量萬斤,不要奇怪這就是后世高產種子,這可是二十六世紀科技的結晶,這還是在沒有使用化肥的情況下,畢竟李宏明不想破壞神州島地里的肥力,但是第一季收割的時候可是吧從神舟大地逃難的百姓嚇了一跳,而此時的管仲都以為是天降祥瑞,在古人的眼里這樣的高產不是祥瑞是什么,這更加堅定了這些逃亡海外移民的信心,當然了當人們發現每次收獲的時候都能達到如此產量后就習以為常了,而李宏明提供的種子居然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所以如此神州島現在有百萬人糧食還吃不完,只能喂養家畜,而李宏明同樣又拿出了玉米和雜交水稻這兩樣大殺器,結果神州的農業是大豐收了,但是府庫內堆積如上等待著霉變的糧食卻讓乾門大管家,也是大周未來的丞相管仲快要愁白了頭。(本章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