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他開始檢討自己剛才的說話語氣。剛才她解釋那條裘毯時,他一時沒忍住,稍稍逗弄了下她。會不會就壞在自己的那種態度上? “那個……就你方才說的那條毯子,我是和你玩笑的。臟了就不要了,你不必再想那事了?!?/br> 主動提這事,他此刻其實還是有些尷尬。卻看著她,很是誠懇地這樣說道。 繡春聽他又說那毯子的事,頭垂得更低,含含糊糊道:“我盡量……賠你……” 蕭瑯暗嘆了口氣,決定不再提了。 ~~ 繡春結束了針灸,最后往他雙膝處上了藥,以掌心輕輕推揉直至吸收,道了聲“好了”。 蕭瑯坐起了身,望著她匆忙收拾東西的背影,只覺時間飛逝過去一般,身下的褥墊仿佛還沒坐熱,她便要走了。他心里有些淡淡的不舍。再一想,接下來她都還會再來的。一下又覺開朗了。 再過幾天,等她漸漸忘記了昨晚的尷尬場面,對著自己時,應該就能恢復從前的樣子了。 “殿下,”繡春收好針包之后,轉身看向他,面帶笑意,“有件事想跟您說下。林大人回鄉前,本是想讓蔣太醫接替他的。只蔣太醫當時腿腳不便,這才由我暫代。如今蔣太醫回來了,于情于理,都該把這差事交還。所以明天起,便由蔣太醫接替我了。王府不必再派車來接?!?/br> 蕭瑯怔住了,一時應不出話。 繡春察言觀色,見他似不大情愿的樣子,便又道:“殿下放心,蔣太醫于此道十分精通,我遠不及他。他定會好生替殿下護理,好叫殿下早日恢復健康?!?/br> 她雖然沒有明說,但蕭瑯又怎會聽不出來?分明就是她不愿再繼續為自己做事的意思。 他沉默了片刻,終于笑了起來。點頭道:“也好。那便換他來吧。這兩回,還有先前,辛苦你了?!?/br> 繡春唯恐他不答應。正眼巴巴等著他的這句話?,F在終于聽到從他口中說出來了,如逢大赦。在他跟前雖不敢笑出來,只眉梢眼底的喜色卻是遮也遮不住。 “多謝殿下。如此我便先走了。殿下往后要多保重雙腿?!?/br> 她裝模作樣地道謝,拿了自己的東西,轉身便去。 蕭瑯仍那樣坐在那張榻上,默默望著那個背影消失在自己視線中,出神了片刻,然后慢慢躺了下去,閉上了眼睛。 “等成了你的人,自然就死心塌地了?!?/br> 也不知怎的,這會兒,他忽然便想起了昨夜方姑姑說過的這話。 自然,以他的身份和秉性,絕不屑于強迫一個女人留在自己身邊。倘若他真的有心,他自然會想法子讓她死心塌地地留在自己身邊,成為他的女人。 現在,他是不是真的想讓她成為屬于自己的女人? 這一點很重要。 他需要好好想想……——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 落落扔了一個地雷 嗯吶扔了一個地雷 流水浣紗扔了一個地雷 梵高的耳朵扔了一個地雷 古意扔了一個地雷 vanilla扔了一個地雷 大飛揚草扔了一個地雷 卡茲扔了一個地雷 路飛桑扔了一個地雷 閉月菊扔了一個地雷 夕夕扔了一個地雷 yy扔了一個地雷 核桃貓扔了一個地雷 408019扔了一個地雷 namit扔了一個地雷 宿主muse扔了一個地雷 云冼衣裳扔了一個地雷 酒窩扔了一個地雷 梅花鏢扔了一個地雷 灌湯包子扔了一個手榴彈 一只貓扔了一個地雷 12891759扔了一個地雷 請某貼吧的tbsl妹子,在我貼文至少三小時后再搬。謝謝。 ☆、34、第 34 章 34、第34章 暫且讓咱們的魏王殿下自管橫躺豎臥地去想個夠,再說回繡春。交代完事,出了王府,想到這么順利就卸了差事,往后再不用去面對那個人,心情頓時松快了許多。至于他的腿疾…… 老實說,繡春自覺并不比太醫院里的太醫們高明多少。目前也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徹底根治的法子。那位接替的蔣太醫,她相信他絕對只會比自己更盡心盡力。所以自己也就不存在所謂中途棄病的醫德問題。這樣一想,她覺得更輕松了。 今晚因開始得早,結束得也早。此時才不過戌時多。但因了冬夜寒冷,大多數人此時都已回家鉆熱被窩,街面上便黑沉沉靜悄悄的,除了偶有幾個縮著脖子還在路上趕的路人,便只剩酒樓客棧的門里仍透出燈火了。 馬車忽然減速,漸漸停了下來。繡春探頭出去詢問。那車把式已經下車,俯身下去在檢查了,歉然道:“怪道我聽它蹄聲不對,原是馬掌掉了一個。近旁沒幾步過去的街上便有家鐵匠鋪。董先生要是不急,可否容我先去把馬掌釘一下?很快便好?!?/br> 這車把式愛馬如命,舍不得讓馬光著蹄子在路上磨。繡春反正也無事,便點頭。車把式道了謝,牽著馬往邊上一條街拐去,果然沒多會兒就到了那家鐵匠鋪前。鐵匠還沒睡。與這車把式是老相識。開門見竟是王府的馬要釘腳掌,哪敢怠慢,忙點火干活。 接送繡春的這輛馬車外面看起來很是普通,里頭布置卻很舒適。車廂里還燃了炭爐,燒著上好的無煙銀炭,暖洋洋十分舒服。反正釘個馬掌很快,繡春便沒下去,只在車里等。隨手掀開窗簾子往外瞧了幾眼。見鐵匠鋪緊挨過去幾家,是個小酒館。門口透出昏黃的燈火,此時還沒打烊。 她看了幾眼,正要放下簾子,忽見里頭出來個人。借了燈火,恰瞧見了那人的臉,是個二十多的年輕男人。他停在酒館門口,左右看了兩眼,便往東邁步而去,身影消失在了夜色中。 繡春乍一眼,便覺得這人有些眼熟。仿佛在哪里看到過。一時卻又想不起來。正使勁想著,酒館門口又出來了一個人。這個人穿得很是厚實,頭戴一頂狐皮帽,帽檐壓得低,幾乎遮住了半張臉。但繡春還是一眼便認了出來,竟是陳立仁!見他匆匆往自己這邊的方向走來,很快便從馬車旁過去了。 這個陳立仁,和前頭那個往相反方向去的人,雖一前一后出來,中間也隔了一會兒的空,但繡春憑了直覺,總覺得這倆人應是一塊的。只是,前頭那個年輕男人,到底是誰? 她坐了回去,在腦海里再度仔細回想。忽然,靈光一動,想了起來。 數月前,自己在北上途中新平鎮上偶遇了一個人,好像叫……季天鵬! 是那個季天鵬,沒錯! 但是,這兩個人,一個是百味堂的少當家,一個是金藥堂里得勢的重要管事。同行冤家。誰都知道,金藥堂和百味堂兩家從來不來往。他們怎么會在這個辰點,恰恰一齊出現在了這家不起眼的小酒館里? 繡春的心怦怦直跳,手緊緊地捏在了一起,很快竟覺到了潮汗。 難道…… 她費力地吞了口唾沫,長長呼吸了口氣,極力定下了心神。 ~~ 馬掌很快便釘好了。車把式調轉方向,順利將繡春送回了陳家。繡春道過謝,看見邊上藥堂還沒打烊,想了下,便過去。孫興如今已經升為站柜伙計,正與另幾個人一道忙著打烊。見她來了,忙打招呼。繡春一邊幫著收拾擺在外的藥材,一邊裝作無意地問道:“方才可瞧見過陳三爺?” 孫興應道:“三爺方才是恰來過,瞧著剛外面回來,看了一圈,便走了?!?/br> 繡春嗯了聲,等打烊完畢,便從藥堂后頭過去,回到了自己住的屋。 次日傍晚,陳振回來了。 他這個年紀,身體又每況愈下,本來極少外出了。只是這一回,定州那邊出了件事。年初時,最大的一間藥堂街對面新開了家百味堂的鋪子。所售的普通成藥,無不比金藥堂便宜個兩成。比如藿香丸,金藥堂售十錢,則百味堂售賣八錢。諸如此類,均是如此。尋常買藥之人,自然趕著便宜的去。一年下來,金藥堂若非還有秘制藥丸撐著門面,簡直是舉步維艱。管事叫苦不迭,數次來上京與陳振商議對策。 陳家藥鋪里的成藥,貨真、價實。每年春秋兩季去祈州藥市采購原料時,向來只取地道上等的藥材。買三七,要瓷實鐵骨,不要發泡松疏的。買地黃,要圓厚皮薄,切開油潤有光澤的。有時只選取藥材販攤上最上面幾層所謂的頭水兒貨。有回配烏雞白鳳丸,恰只剩二十來只純種烏雞,不夠一料所需的三十八只。許瑞福聽了下頭管事的建議,便用帶雜毛的烏雞代替,覺著不過一次而已,想來無妨。藥都出來了,被陳振知道了,大怒,當即命人撤回已經送出的成藥全部銷毀,嚴厲責罰了許瑞福等人。自此眾人再不敢掉以輕心。 這樣制出來的藥,加上最低限度的利潤,價格自然不輕易打折扣。陳振不欲與對方斗價,只命那管事做好自己的事而已。不想數日前,兩家藥鋪的伙計卻因拉客起了沖突,大打出手,傷了對方的一個人。氣勢洶洶地告上了衙門。陳振得知消息,這才不顧年邁,親自趕過去處理,這才回來。 繡春等到了天黑,許久后,等人都陸續從北大屋里出來散了,自己進去??匆娮娓刚谀抢?,獨自對著一盞油燈出神,燈火里照出他憔悴樣子,心里忽然掠過一絲不忍??人粤寺?,向他問起定州那邊的事。 陳振道:“我托人在衙門里走了關系,賠了些錢,已經沒事了?!?/br> 繡春點了下頭。照自己先前所想,把昨晚看到的一幕說了出來。 陳振起先有些驚訝。但很快,便哼了聲道:“你可知道,咱們陳家與季家的先祖,百年前本是同門師兄弟。后出來些事,季家先祖與咱們祖宗結怨,從那會兒開始,他家的人便憋著股氣要壓過咱們陳家。百味堂這兩年由季天鵬執掌,此人雖年輕,卻頗有手腕,又攀上了傅家的大樹,動作愈發多了。若非咱們金藥堂牌子硬,恐怕早落下風。他籠絡咱們的人,也不算奇怪。我只是沒想到,這人竟是立仁……” 他沉默了下去。 “葛老爹南下,究竟怎么樣了?我爹的事,該怎么辦?都過去這么久了!” 繡春打破了靜默,開口徑直問道。 陳振看她一眼,捏了下手骨,發出一串清脆的格格之聲。 “告訴你也無妨??炝??!?/br> 他招招手。繡春到他近前,聽他說了一遍,恍然,一直有些找不著著落的心這才放了下去,想了片刻,道:“我曉得了。等抓到兇手的那一天,血債定要血償!” 陳振微微嘆息一聲。 繡春見他面上露出疲乏之色,便道:“那你歇了吧。我先去了?!?/br> 陳振點了下頭??粗D身離去,忽然道:“你從前既與那個季天鵬見過一面,他與陳立仁又有往來,你須得多加小心。去宮中時,我會多叫幾個人跟,別的地方,哪也不要去,前頭藥堂那里,也不要露面了?!?/br> 繡春點了下頭。 ~~ 這一場祖孫敘話之后,很快便進入臘月。年年這時候,陳家都是忙碌異常。各地藥鋪的管事紛紛入京報賬。每天一撥撥的人,賬房里燈火徹夜不息,門檻都要被踏平了。 人人都忙,繡春卻過得很是規律。除了每兩日入宮一次外,照陳振的吩咐,哪里也不去,只蹲在自己屋里核校書稿,乏了,便去后頭炮藥房里幫忙。每逢入宮,也是完事后便飛快離去。有幾次遠遠碰到了魏王,剛看到他的袍角,立馬便改道。實在避不開,也不過低眉斂目與宮人一道等在路邊,等他到近前,朝他見了禮后,低頭匆匆而過而已,壓根兒連對方的臉都沒瞧見過。 如此一晃眼,到了臘月的十五,這一天,陳家傳出了個重磅消息,說先前的訊息有誤。二爺雖沒了,他的女兒卻還活著。葛大友南下,已經尋到了她。確認無誤后,正帶了往上京來認親。因路上經過別地的藥鋪,有事耽擱了,為叫老太爺高興過年,特意先派快腳的先回京報訊。 此消息一出,沒半天便傳了個遍。說老太爺聽聞后,當即老淚縱橫,激動不已。陳家之人,上從姑太太一家,下到門房打雜,無不議論紛紛,猜測著這位唯一冠以陳姓的陳家孫女,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也是10點左右二更。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