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是周瑜對皇帝的那一點疑心與戒心, 盤活了這一場大戲。 若周瑜完全信任皇帝,信任皇帝“鳳求凰”的諾言, 那么當皇帝堅持要離開時, 周瑜反而會疑惑皇帝的真正用意——如果他完全相信, 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吳地更壯闊豐饒的未來。 但周瑜沒有這樣信任皇帝。 所以當皇帝不顧吳地必然到來的動亂, 堅持要立刻撤兵離開時, 周瑜出離憤怒了。與相信皇帝的善意與用心相反, 周瑜認定了皇帝的懦弱與毀諾。 周瑜彼時的憤怒是真實的, 所以皇帝借由周瑜真實的情緒, 騙過了吳地豪強大族。 此刻,皇帝的指尖抵著周瑜的心口,又以這一場大戲, 擊碎了周瑜最后的戒備與懷疑。 周瑜低下頭去, 輕聲道:“是公瑾之過……”自今而后,他再不會懷疑皇帝的用心。 劉協慢慢笑了,收回手來,沒有糾纏前事,而是道:“朕這次是當真要離開吳地了。朕走以后, 由陸績領人在郡縣宣講分田新政?!哂衅涮铩挠^念要深入人心,要成為最正確的事情?!?/br> 周瑜聽皇帝提到陸績,又想起一事,道:“陸家這次立功不小。陛下打算將陸遜放在什么位置上?” 陸遜這半年來,通過剿滅山匪的行動嶄露鋒芒,與步騭等人一同成為了吳地的后起之秀。在這場吳地動亂之前,陸遜原本領校尉之職,守著吳郡城北門。而皇帝這次能瞞天過海,藏了三萬兵馬在吳郡,只每日以三千兵馬奔襲來迷惑豪強大族,與陸遜的配合很有關系。若不是陸遜夜間悄悄打開城門,給士卒溜進來的機會,此事是不能成的。這也就意味著,在周瑜還被蒙在鼓里的時候,陸遜已經接到了皇帝秘密的命令,成為了皇帝的人。似陸遜這等人,就是皇帝在吳地的親信。對于陸遜的官職升遷,周瑜雖然是持節都督,卻也不好擅專,還是要先問過皇帝。 劉協對此早有想法,道:“陸家叔侄的確不錯,既有能力,又有少年初心。吳地下一步肅清官場,正需要似他們叔侄二人這樣的年輕人。朕同你交個底,子布(張昭字)此人,求穩有余,機變不足。吳地革新,子布可以為輔,但主事兒的要另外選人。朕看陸遜就不錯。陸績呢,到底年紀還小,先培養著再看?!?/br> 周瑜仔細聽著。 劉協眺望秋日高遠的藍天,嘆道:“吳地分田改革,動的最早,也最徹底。這是吳地的機遇,一定要抓住了?!?/br> 若不是吳地,而是荊州或是兗州等別的地方,首先朝廷從另一州調大量兵馬過來,就會引起當地勢力的極度警覺與戒備。 但因為吳地山匪多,而朝廷也是打著剿滅山匪的旗號,所以一開始豪強大族甚至是歡迎朝廷調了荊州的三萬精銳步兵過來。隨后就是長達半年的剿滅山匪拉鋸戰。在剿滅吳地山匪,把山越之民化為大漢子民這一點上,吳地豪強大族、朝廷與天下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所以進程中沒有遇到阻攔。與此同時,朝廷的官員在曹昂帶領下,掌握了吳地人口田地的真實數據。 而等到萬事俱備,皇帝驟然發難,大軍威壓之下,吳地眾豪強不得不俯首稱臣,或遵從新制,或奮起反擊而死,或蟄伏等待。再到圣駕假作離開,引蛇出洞后,殺了一個漂亮的回馬槍。 中間跌宕起伏,眾人驚心動魄,但在時間上,吳地分田的完成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里,第一旬,吳地眾人都還沒反應過來,豪強大族往吳地之外送的信,也大半被朝廷早在驛館路口布下的人馬攔截,這個時候吳地之外,天下還在懵著。而等到第二旬,吳地周邊的荊州、徐州、豫州等地勢力得知了大概信息,長安也明白了皇帝在吳地做什么事情,立時便都坐不住了,紛紛寫信呈送御前。等到第三旬,吳地分田徹底完成,而此地之外,整個天下的豪強大族都已經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 像在吳地一樣,在豪強大族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迅速清爽得完成分田改制,是再也不可能復制的奇跡。 如今在吳地發生的事情,已經傳遍了天下,而朝廷二次粉碎豪強,不日也將為天下人所知。屆時十三州震動,皇帝是真的需要回到闊別的長安,鎮住擾動的天下了。 周瑜明白皇帝的期許,也不禁為皇帝踏上的這條荊棘之路感到擔憂。即便是他,也難以想象皇帝離開吳地后,會遇到的風暴。 “陛下此去,萬望保重?!敝荑こ谅暤?。 劉協看他一樣,似乎覺得有趣,道:“今日都督來送朕,難道沒有佳曲相贈嗎?” 周瑜微微一愣,道:“臣來得匆忙,不曾攜帶樂器……”他動亂的半夜得到消息,至次日天明理清事實,只怕趕不及,立時便快馬追來見皇帝。 劉協低嘆一聲,有些惋惜,道:“是朕沒有耳福?!?/br> 周瑜道:“若陛下不棄,臣便作詩一首,以送陛下?!?/br> “公瑾請?!?/br> 年輕俊美的皇帝與雄姿英發的都督,兩人一前一后,緩步走在秋云高遠的傍晚時分。 周瑜啟唇曰:“同行直道邊,君王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能辭。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彼f到這里,想到即將與皇帝分別,而皇帝前路兇險,不禁語意低沉,口中的詩句也就斷開了。 劉協垂眸一笑,道:“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吾輩行明德,皓首以為期?!彼由系倪@兩句,一來說再見有時,撫慰離別的感傷;二來點出了要窮畢生精力,行大道明德的理想;登時就將原本依依不舍的氛圍,轉為振奮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