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盧植坐在案幾旁,還有些沒回過神來,就見小皇帝湊過來,往他眼前打了個響指,笑道:“老師,該講下一節了?!?/br> 后來,董卓派往袁紹處的特使團中,只有大鴻臚韓融因年長德高,又與袁氏兩代相親,才得以逃過一死。消息傳回洛陽,董卓才知他的名單被皇帝更改了。 第23章 董卓沒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能叫小皇帝壞了他的一步棋。 要知道董卓并非有勇無謀,只會沖鋒陷陣的戰將。 他自有其陰損之處。 關東聯軍往洛陽壓來之后,董卓第一反應是打。所以他派出了牛輔、徐榮、胡軫這北中南三路人馬,前去阻擊??墒请p方交戰之后,董卓發現這些叛軍雖然是多是臨時招募的兵卒、單兵作戰能力極差,但是卻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好打。甚至在南路,因為胡軫與轄制的呂布等人不睦,也因為南路叛軍將領孫堅太過善戰,竟然還打輸了幾場。 在這種情況下,董卓又心生一計。他叫李傕帶上他的親筆信,去見孫堅,想要以兒女親家來與孫堅結盟。結果被孫堅無情拒絕,要知道孫堅可能聲名不顯,但是他兒子孫權、孫策在后世那可是大名鼎鼎。 若董卓果真與孫堅結為了兒女親家,那漢末歷史大約要重寫了。 好在孫堅直斥董卓逆賊,斷然拒絕了,仍是效忠于袁術。 董卓打不贏,又談不和,察覺三路之中袁紹所在的北路戰斗意愿最弱,這才想到派特使團,去與袁紹和談。 可是等到這時候,董卓已經像是瓶子里的妖怪一樣,前兩次發善愿時無人理睬,第三次終于被放出來了,那可就黑化成惡魔了。 董卓派特使團往袁紹軍中,壓根就沒安好心。 眼見洛陽城中安排民眾西遷之事已有章程,皇帝與百官不日便可率領百官西遷。 董卓想到大獄中的袁氏全族,心道也該有個了結了。于是手起刀落,把袁氏闔族都推出去殺了,連還沒有車輪高的小孩子也不曾放過。 這可是全族都被殺了! 這種情況下袁紹接到了董卓派來的特使團,正是悲痛不已,找不到報仇之人,哪里還顧得上什么同為士族,同朝為官的情誼。 袁紹立時就把特使團的人關押起來。 特使團中的人這才明白事情不同尋常了。 關鍵誰都沒想到董卓會背后來這么一手。 特使團中的洛陽執金吾胡母班,就是袁紹帳下王匡的大舅子,得知袁紹可能拿他們祭旗之后,忙在獄中給妹夫王匡寫信,然而已無可挽回。 王匡雖然也痛苦不解,卻到底還是執行了袁紹的命令,將獄中特使團殺害。 特使團中唯有韓融因為德高望重,又與袁紹父祖輩相交甚密,而逃過一死,被遣送回洛陽。 消息傳回洛陽,士族大為震動。 連蔡邕這等老實人也忍不住直罵昔日好友王匡為逆賊。而胡母班的親屬也憤怒異常,伺后要為親人報仇。 而這一切,董卓都樂見其成。 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袁紹沒能忍住恨意,殺特使團一時爽,卻正是走入了董卓埋好的陷阱之中。 要知道權利的生死斗中,誰被情緒掌控,誰就好似在敵人眼前脫|光了一般。 董卓滿意之中,又覺遺憾,怎么那叫人憎惡的盧植沒死呢?他找來辦細務的王允一問,才知道是給小皇帝扣下了。 小皇帝年紀不大,說話倒是一套一套的,講什么“不可一日無師”。 從小皇帝要先遷徙民眾,到攔下盧植赴袁紹軍中,甚至再往前算,還殺過他帳下校尉張濟,董卓一樣一樣都給小皇帝數著,如今雖顧不上,且等遷都關中之后,再秋后算賬! 而另一邊盧植哪里還不明白,是皇帝那日的阻攔,保下了他這一條性命。 雖然盧植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慨然赴死也未嘗不可,然而似這等死于袁紹獄中的窩囊狀,卻并非他能接受的。 盧植回想那一日皇帝阻攔他出行時的情形,又想到皇帝更換任選師特意問了與袁氏交往密切之人,不禁有些疑慮。就算小皇帝未能推測出董卓下辣手一事,但他會留意與袁氏交往密切之人,就足以證明小皇帝的政|治敏感性,小皇帝這是為了在萬一的情況下,留住替補之人的性命。 若小皇帝果然明白這一切,那他卻眼看著執金吾胡母班等人身赴死地…… 盧植倒吸一口涼氣。 他并非只會紙上談兵的書生,是上過戰場的將軍,自然明白取舍之道,關乎存亡。 可饒是他這樣的將軍,也是生死一線間滾過幾遭,才能狠得下心。 小皇帝卻是……渾然天成么? 董卓的惱恨也好,盧植的驚疑也罷,劉協都心知肚明,卻并不掛懷。 未央殿中,劉協面前案幾上擺著一盤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引入的冰鎮蒲桃(即葡萄),手中持著一封曹昂自前線發回來的書信,看一頁信,吃一粒葡萄,快活似神仙。 小黑狗在他膝頭拱來拱去,想討一粒嘗嘗,卻始終不得。 曹昂與淳至陽跟隨董承奔赴了與白波賊作戰的前線。 兩位少年這是第一遭上前線,因是皇帝身邊的郎官,董承也不會真就叫他們上陣廝殺,只留在自己身邊,居中調度。 饒是如此,親見真實的戰場對曹、淳兩位少年仍是極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