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這樣好!”宋慕雯嘿嘿道,“我這要弄工作室,就需要找地方還需要裝修,那你就幫我弄這些事情吧!” 余二猛接了活,這些事情反正他不是第一次干了,媳婦兒說啥就是傻,媳婦兒指哪兒他打哪兒!比首長的話還要管用! 成立工作室的事情當然沒有那么簡單了,除了要找地方要裝修之外,人員暫時不用著急,但是要準備各種文件進行申報,到時候出來的作品就是屬于工作室的,別人就不能隨便盜用或者引用他們的東西了,那個時候他們就是有版權的人了,這個年代或許版權還不是很值錢,可是這東西也是跟房子地皮一樣,越升越高的。 幸好這個時候有劉麗在旁邊幫忙,不然宋慕雯真的都沒有時間照顧一下家里了?,F在宋慕雯就算是再忙,也會找時間給余二猛做頓飯,陪著小寶寶玩一段時間的,小寶寶有別人幫忙照看,但是宋慕雯不希望以后寶寶長大了,記憶力沒有爸爸mama給他的任何快樂的回憶。 宋慕雯的身份特殊,是軍嫂,而且丈夫的軍銜較高,所以申請成立工作室的事情挺順利的,審批上也沒有什么人為難,別人去了可能沒辦法馬上蓋章,但是別人聽說是余中校的夫人來辦的,立馬就給辦好了,還十分狗腿地送出門。 劉麗道:“果然是背靠大樹好乘涼,要不是雯雯你老公這么厲害,咱們這個事情還真沒這么簡單呢!” 劉麗本來就是吃過不少苦的人,現在跟著宋慕雯忙了這么多事情,對于人情冷暖更是明白,也十分慶幸自己咬緊了牙關考上了大學,幸運地遇上了宋慕雯,并且和她交好,獲得了他的信任,不然宿舍里其他八個人也想跟著宋慕雯干,可是宋慕雯怎么會不答應呢?這就是講究交情的。 其實宋慕雯根本不知道宿舍里那幾個人的想法,宋慕雯跟她們的關系也沒有熟到一定的地步,而且宋慕雯也不會用自己不信任的人。 不過宋慕雯倒是把劉麗那幾句夸獎余二猛的話給聽進去了,要不是余二猛這么厲害,自己確實沒有這么便宜的事情,所以宋慕雯回去之后,好好“犒賞”了余二猛一番,至于是怎么犒賞的,恭喜你們,猜對啦! 余二猛因此更加忠心為媳婦兒干活,這是后話不提。 余二猛的關系不僅僅是在部隊上,還在外面也有不少,軍隊里的人總是要退役的,余二猛當初一起上過戰場的戰友陣亡了一批,但是還有更多的戰友,很多人并沒有像余二猛這樣一直在部隊待下去,而是趁著國家的政策好的時候,要么轉而從政了,要么轉而下海了,總之是進入了各行各業,但是軍隊里出來的交情都是鐵打的,所以余二猛說要找人幫忙的時候,別人也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瞧這地段選的,正門就是對著大街,房子也是三層樓的,帶著玻璃窗,墻是粉刷的白色,就算是在城里也是難得一見的好房子。 余二猛親自看了房子,表示滿意,要和戰友定下這個事情。 戰友黃金寶道:“二猛子啊,你媳婦還真是個能人,上次不是送了一本小人書給我們家嗎?我家臭小子抱著就不肯撒手了,他以前哪里會看書???讓他看書簡直就是書上長了針要扎他眼睛一樣?!?/br> 余二猛笑得很得意,道:“那是當然,你應該早就看出來我眼光好運氣好了嘛,我跟你說,我這媳婦確實是千年難得一遇,所以我也心甘情愿跑腿。阿寶你這房子我要了啊,咱們找個時間把手續辦了,然后把合同簽了。價錢好商量,我也不要你讓太多,兄弟你也是靠這個吃飯的?!?/br> 這年頭房子買賣的生意倒是不是很多,而且地價也不是很貴,但是這樣的地段這樣的質量,價格也不會低到哪里去。特別是這余二猛還出手這樣闊綽。 余二猛拉著媳婦來看房子,宋慕雯一眼就喜歡上了,除了地方好,而且環境也確實是好啊,房子還是民國時期修建的,帶著西洋的味道,不過里面的裝修還需要收拾一下。 得了媳婦的點頭,余二猛又屁顛屁顛地去給媳婦裝修房子了,這搞裝修的還是他戰友,真是戰友服務一條龍。 宋慕雯自己忙得暈頭轉向,想著還是要再招一個人,由劉麗帶著做助理,劉麗倒是贊同,又道:“老板,我看咱們還是再招幾個畫手吧,余廠長那邊也挺著急的?!?/br> 出了第一本,不少人就眼巴巴地等著第二本了,別的不說,這武松的小人書不僅小孩子買,還有一些老人家也買,認識字的戴著老花鏡看,不認識字的就看圖,連蒙帶猜,有的跟著孫子孫女一起看,其樂融融,這小人書還是家庭和諧的潤滑劑呢! 下面的讀者等著,余杠子就催他們啊,所以劉麗才有這樣的說法。 宋慕雯想了想,道:“確實是這樣,最好咱們還要招幾個編劇和腳本,這樣子咱們的故事會更加豐富?!?/br> 宋慕雯吃的是老本,靠的是她神奇的空間里的資料,可是如果請了別人來,那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象,不同的精神世界會有不同的精彩,所以這樣子也是為了使得工作室出的作品更加多樣化。 宋慕雯給工作室取得名字叫展望,像這個年代一般取名字都會取什么紅旗啊、紅日啊、奮斗啊、前進啊之類的十分具有革命色彩的名字,但是宋慕雯覺得自己還是不要這么拘泥于時代了,來點自己喜歡的吧! 劉麗得了宋慕雯的應允,就馬不停蹄地下去招人了,她自己實在是太忙了,急需要找個人來幫一下忙。 這也算是她“以權謀私”一下吧。 劉麗招的是個學管理的小姑娘,和宋慕武是一個專業的,人看著也是干凈利落的,宋慕雯問了幾個問題,見她還算機靈,就點了頭,私底下跟劉麗說,跟這個姑娘說清楚,現在算是試用期,試用期為一個月,要是做得好,就成為正式的員工,要是做的不好,那就要辭掉了,試用期的待遇稍微差點兒。 這還是宋慕雯借用的后世的做法,試用期的時候,是別想接觸到核心內容的,別怪宋慕雯太小心眼,她這個工作太需要保密性了。 劉麗也明白宋慕雯讓她盯著小姑娘一些的意思,前不久還有印刷廠來挖這里的畫手呢,說是給的待遇更好,幸虧幾個畫手有良心。 劉麗將一些準備宣傳資料、跑跑腿、給畫手們準備工具、茶水等活計交給了小姑娘,小姑娘倒是任勞任怨地干著,可能是因為初出茅廬,自然是要小心一些。 接著是招募畫手和編劇的事情了,劉麗負責把第一關,畫手們負責第二關,最后是宋慕雯這一關。 聽說展望文化工作室要招人,學校里不少人都是蠢蠢欲動,展望文化的待遇早就傳過了,比那些被分配的人要好,還有人家那雄厚的背景,老板的丈夫是中校,據說老板的丈夫的大哥是大校,老板的公公是廠長,老板的干爸是廠長……哎喲喂,來頭不小。進去了哪怕不是沖著好的待遇,這人脈就很讓人眼紅啊。 來應聘的人是如同過江之鯽,劉麗淡定應對,將一旁的小姑娘看得欽佩不已,這就是能耐??! 劉麗刷掉了大部分人,第二關就是那些畫手忙里偷閑出來給這些人面試,面試畫手的,就先上點基本功什么的,來面試編劇的,就問問怎么樣表現故事之類的,幾個人已經有了第一本出版的小人書的經驗,所以這些都難不倒幾個人。 第二關的時候人又少了很多,送到宋慕雯跟前的時候,只有十幾個人了。 宋慕雯在新買下的公司樓里進行了面試,那些人一看新公司的環境就更加心動了,這樣好的環境,比那些什么工廠事業單位好多了!而且這也是個材料足又牢固的金飯碗??! 宋慕雯給每個人發放了一份小禮物,其實就是一小份點心一杯水,說是感謝他們誠心來應聘,接著是筆試,編劇筆試編故事的能力,畫手面試繪畫的能力,宋慕雯最看重的還是基本功。 最后留下來的也只有五個人,兩個編劇三個畫手,雜,兩個編劇的任務就是,構思一個孩子喜歡的故事,三個畫手被弄去給畫手們打不限題材和背景。作者有話要說:是啊,今夭工作,苦逼的我還感冒了,因為現在是試用期,要先至少連著上七天班才能夠休息……我還在想,為毛老總面試的時候跟我說中午休息一個半小時,可是到了上班的時候,她們一個小時就開始了???唉……還是個苦逼…… 第213章新規劃 宋慕雯對自己新招進來的編劇沒有抱很大的希望,因為這個時代決定了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她們一定會先想的是革命和國家以及英雄主義的事兒,其他的,暫時還想不到。 想當初宋慕雯所在的時代,中國的電影電視劇以及動畫等產業全都趕不上人家,宋慕雯覺得不是技術的原因,這些東西都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哪里會不好?就像當初的張導,不是出了名的愛大場面么,那可都是錢啊,可是人家的東西拿到國際上也還是趕不上國外的那樣反響好。有人說是因為西方人不懂中國人的文化,甚至還有的說,是人家的封閉政策,就是為了讓中國的文化產業得不到發展什么的。 這些當然不能全盤否定了,但是宋慕雯覺得他們沒有說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思維方式,文化影響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鑄就文化,中國幾千年的積累形成了中國人的彎彎繞繞,而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洗禮,讓全中國人民都具有了革命性,都一心向著國家,心里都裝的是集體,這樣子一來,很多東西難免就會假大空,很多就追求流于表面的東西了。 宋慕雯自己認為,不管是小人書還是動畫,都是給孩子看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教育,而是快樂,所以在做這些作品的時候,想的不應該是如何教育孩子,而是想著如何給孩子帶來快樂,像后來比較成功的喜洋洋和灰太狼,還有熊出沒,教育的影子明顯就少了很多,更多的是俏皮的話語,精彩的劇情。有時候孩子們寧愿看動畫人物在熒幕上兜兜轉轉,也不會樂意看到那上面的人說,mama教育我要怎么怎么樣之類的。 刻板化是中國的動畫最大的問題吧。 這是宋慕雯對于中國動畫的一點想法而已,至于是不是對的,還需要實踐。不過宋慕雯覺得,教育這種事,從來都不是刻意為之的,而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老師家人以及社會的形態,就是給孩子們的表率。 兩個人三天之后,都交給了宋慕雯一個小故事。 宋慕雯看了一下,因為是學漢語言出身,在故事架構之類的基本的問題上倒是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這些故事缺少一些東西,說是靈魂吧,太虛無縹緲了,不過故事確實是顯得有些生搬硬套,人物的臺詞設計也還算流暢,但是在與場景以及人物形象和性格的配合上,還有一些問題。 宋慕雯有些苦惱,但是這個東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學到的,而是要自己去體悟的。 宋慕雯想了想,轉身拿出幾本兒童雜志,道:“這是我覺得比較好的雜志,你們回去看看,孩子們都喜歡什么樣的故事。至于你們兩個寫的這個,別的問題倒是沒有,但是你們最需要的,是用小孩子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我選中你們兩個,也是因為看上了你們兩個的想象力?!?/br> 兩個人都有些受打擊,畢竟這是她們三天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東西。 她們不知道,其實宋慕雯更苦惱,因為她也不知道該怎么去教導這兩個人,這個年代確實是有學寫劇本的,但是動畫行業還只有在國外蓬勃發展,中國的動畫產業是攔腰斬斷的,現在一點根基都找不到了。 不過據那些畫手們說,新來的畫手表現還不錯,有些小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后來都順利解決了,應該是漸入佳境的狀態了。 宋慕雯在空間找書,找看動畫劇本要如何撰寫的書給兩個新的編劇看,工作室城里,一切都應該要走上正軌了。 空間里的書都整理好了,可以出版的和不可以出版的已經分開了,以后要怎么出版,宋慕雯也已經做出了一個大致的框架。 宋慕雯在空間里找了大量的資料給兩個人看,其中還有一些兒童雜志之類的資料,為的就是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孩子喜歡的故事。 將兩個編劇弄去“閉關修煉”,宋慕雯又開始忙其他的事情了,其實這兩個編劇也是很幸運的,別的地方哪里不是上崗就要干活兒,她們卻可以拿著工錢,還在學習。 出了第一本之后,大家都有了經驗,也因為第一本書的好成績而受到了鼓舞,所以一鼓作氣干勁十足。 尚老板那邊也是好消息不斷,據說后面生產的衣服也銷售的很快,這個年代根本沒有受季節銷售的定律的制約,哪怕是到了秋天,夏裝還有人買,只因為打折了,價格便宜了一些,不管現在能不能穿,不少人就先買了,反正明年還有夏天嘛。這個時代沒有經歷過各種廣告狂轟濫炸的人們都很淳樸,所以一個簡單地促銷手段就籠絡住了不少的人。 夏裝熱銷,秋裝也火爆上市,依舊是宋慕雯帶著新聘請的兩個紡織學院的學生做的,兩個人在學設計衣服的時候,覺得都長了不少的見識,這個年代哪有人這樣做衣服的??? 幸好兩個孩子也是淳樸的,知道宋慕雯對這個保密工作看得很重,所以一直很小心,也比較低調,為的就是保證秋裝上市之前款式不會被泄露出去。 這兩個人這么有自覺,宋慕雯表示挺滿意,能力和學歷什么的,都是可以慢慢學的,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后也沒有,可是性格和人品這種東西,太難改變了,不然怎么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秋裝一上市,果然又開始熱銷,尚老板說,他在深圳那邊建的房子沒有建成工廠,而是改成了服裝批發市場,而廠房已經換了地方,而且年底的時候就能夠開工了,現在還是在購置一些設備之類的,等到人員都到齊了,就可以開工了。 生產電視機的廠家,宋慕雯還挺期待的,不過現在工廠的技術水平還不怎么高,很多還是要靠人力,等以后,有了資金,一定要購置幾條生產線才行。 而宋老四出去之后,剛開始是吃了不少的苦頭,可是宋老四是個遇事愛琢磨的,旁邊還有余五猛這個有點腦子的人,所以兩個人慢慢地總結慢慢地摸索,倒也摸到一些門道了。 “四叔,等我回去了,一定要找二嫂問問這個方面的事情,到時候我教給你,你就能夠少走許多彎路了?!?/br> 宋老四笑了笑,道:“囡囡忙得很,恐怕顧不上太多,如果可以,你就找她要本書看看就行了,不懂的咱們可以兩個一起琢磨著來?!?/br> 余五猛點點頭。 余五猛結束了十多天將近二十天的推銷歷程之后,在大學報到前回家準備去學校報到。余五猛知道余杠子肯定不高興他報考的專業,但是他也沒有想到很好的法子面對,二嫂確實是跟他分析過他的特點還提供了一些專業給他選擇,可是余五猛覺得,這些都不是他的興趣所在,他選來選去,最后選了個體育,想著先混個文憑。 余五猛最自豪的就是他的跑步能耐了,余家幾個兄弟都是調皮搗蛋精力充沛的人,但是兄弟幾個中就他跑的最快,小時候余杠子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拿著哥兒幾個的屁股開涮,但是余五猛是跑得最快的,所以他經常奪門而出,想逃跑,結果余杠子不是好熱的,在他后面追的很緊,剛開始余杠子還能追上余五猛,后來就追不上了,余五猛還沒得意多久呢,余杠子就開始騎著自行車來追打了,余五猛只能夠為自己摸一把淚,有一個太厲害的老爹也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余五猛回到家,這次是老老實實的,沒跑也沒有反抗,余杠子一看他那樣,心就軟了,孩子也不容易,努力了三年才考上,可想而知心理壓力多大,當時恐怕也是沒想到他自己能考上,所以隨便報了一個專業吧,算了,有個大學文憑就不錯了,自己還挑那么多干什么,大學生又不是批量批發的。 余杠子想不到的是,過個幾十年,大學生確實就是批量批發的了。 余家送余五猛去了學校,楊桃兒看著兒子走了,眼睛也紅了,道:“五猛子看著懂事了不少?!?/br> 困難讓人成長的速度特別快,十幾天的經歷給余五猛的感觸十分多。 余家人還沉浸在余五猛離家的愁緒中,而楊桃兒還在感嘆,孩子們一個一個都大了,都像是飛離了鳥巢的小鳥一樣,回來看一眼的時候都少了。以前養的時候,就想著長大了就好了,自己不用cao心了,現在長大了,能夠獨當一面了,自己又開始懷念他們圍在自己身邊鬧著要吃的時候了。 這個時候,三弟妹心中的不快活已經慢慢地生出來了,家里大伯二伯都是部隊上做官的,當初自家男人沒有去部隊,這就不比了,現在下面的兩個小叔也考上大學了,以后肯定也是有出息的,只剩下自己的男人,沒有當官也沒有考上大學,還在土里拋食,果然趕不上大的受重視,也趕不上小的招人疼。 所以三弟妹覺得余家實在是太偏心了,可是她也不想想,如果余三猛真的厲害了,發達了,哪里還會娶她這樣一個鄉村婦呢,余大猛余二猛的媳婦都比她高出不是一星半點,下面的余四猛和余五猛以后也能夠想象得到。 第214章心事多 不管三弟妹是如何想的,但是余家的格局已經是形成了,余三猛是最后剩在家里干活的那個人,家里根據人頭承包的土地不少,都要余三猛去忙活,楊桃兒也在家里幫著兒子干農活,可是余杠子就是在外面管著工廠的事情了,家里的田地都沒有時間問一下。 越是這樣,三弟妹就越覺得不好,心中的不滿就更多,又受了娘家人的挑撥,更加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了。 于是三弟妹就忍不住在余三猛跟前吹枕頭風,希望余三猛去跟楊桃兒說他也要去印刷廠幫忙的事情。 雖然印刷廠是別人的,還是二嫂的干爸的,可是三弟妹看來,已經和余家的差不多了,反正什么都是余家人在管著,要是從中弄出點兒東西來,難道尚老板還會發現不成? 三弟妹這人本來心眼不壞,可是生長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農村,難免有些小農思想,只會看重眼前的一點利益,只會跟自家人爭長較短,再加上這里的不少人都愛攀比,又有人看余家發達,早就羨慕眼紅,哪怕知道自己占不到一星半點,也會壞心眼的想要余家倒霉,所以也在三弟妹跟前說些看著為她好,其實是挑撥的話,這一次聽當耳旁風,聽多了,自然也就入了心了。 余三猛聽了媳婦的話,頓時不可置信地看著媳婦:“難道你覺得咱們現在的日子過得不夠好?除了交給國家的,剩下的全是咱們自己的,咱們有吃有喝還有不少閑錢,哪里過不好了?” 三弟妹不好明著擺明自己的心思,只能迂回道:“我不是看你辛苦嘛?你看看咱們家的兄弟,都在外面過好日子,偏偏只有你,被綁在家里的土地上,臉朝泥土背朝天,刮風下雨大太陽都要出門?!?/br> 余三猛瞪了眼睛,道:“這么說,大哥和二哥比我還辛苦呢!還有四弟和五弟,你沒看他們準備高考的時候吃得苦嘛?你別想著那些有的沒的,我兄弟在外頭混得好,我也沾光!” 三弟妹頓時被氣的一個倒仰,沾光就是沾光,又不是自家的,有什么好高興好得意的,真是想不通自家男人怎么是個這么榆木的腦袋。 不過三弟妹打算放棄,現在是兄弟,等到自己兒子的時候就是叔侄,等到自己的孫子的時候就是更遠的親戚關系了,到時候哪里還占得到光啊,所以還不如現在自己弄點到手里,子孫后代還受益。 這個也是很正常的想法,很多人累死累活一輩子,都是為了子孫后代能夠好過一點兒。 宋慕雯也不知道三弟妹的想法,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怎么樣,因為她知道,一家人在一個屋檐下,只要利益有沖突,就不會有那么安生的日子過的,三弟妹的想法實屬正常,世界上的哪個人不是為自己打算呢?只是三弟妹的辦法實在是齷齪,就算是東西是余家自己的,三弟妹也不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盤。 宋慕雯當初一直往家里送好東西,家里的幾個難得見到一次的侄兒侄女也沒有落下過,衣服糖果書籍之類的都送了不少,就是為了讓三弟妹覺得兩家人關系還親密,但是要是三弟妹不愿意像以前那樣好,那宋慕雯也不會去貼冷屁股的。 展望文化工作室現在已經是有二十來號人了,工作也是井井有條的,兩個搞服裝設計的出完了新片還要繼續忙活,因為下一季的衣服還等著設計呢! 冬款,宋慕雯的第一想法當然是羽絨服,羽絨服又輕又保暖,絕對會受歡迎的,只是這個年代的技術好像還不支持這個。 讓兩個人設計了一些冬裝棉大衣給尚老板送過去了,尚老板打電話來道:“你也給設計兩套老人和孩子的衣服吧,我這里已經想好了,以后我要開始打出我自己的品牌了?!?/br> 宋慕雯驚訝于尚老板的成長速度,這個年代貼標簽貼品牌的意識根本沒有那么強,很多人的衣服還是在裁縫鋪做的,或者自己做的,不然縫紉機也不會這么流行了。尚老板能夠想到這點,就是品牌經營的開始啊,自己干爸簡直就是個商業天才。 宋慕雯頓時來了勁,立馬道:“這樣也好!咱們就創立一個品牌。干爸你想好咱們的衣服叫什么牌子了沒有?” 尚老板搖搖頭道:“還沒呢!” 宋慕雯想了想,道:“您想個時髦點的名字就行了,千萬不要叫什么紅旗之類的,聽著就不好?!?/br> 尚老板聽了直笑,道:“當然不會,這個名字不適合服裝?!?/br> 宋慕雯點頭,又道:“我讓我們這邊的設計師給你設計一個標志吧,到時候你給貼在衣服上,別人就知道,這是咱們的標志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