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宋慕雯道:“沒什么,就是有點事情要交代?!?/br> 雖然這是好事兒,但是還沒有影子,宋慕雯不想這么快就說出來。 “讓二猛子陪你回去吧!” 宋慕雯答應了,新婚夫妻當然要常常呆在一起了。 余二猛問宋慕雯是不是有什么事兒,宋慕雯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道:“你看,特殊的時期已經過去了,而且國家也要慢慢發展起來了,既然已經恢復了高考,那是不是也是要恢復發展經濟了?” 余二猛一想,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不過他一直呆在部隊,所以這些事情倒是知道的不多,但是如果有心要去打聽的話,還是能夠知道一些的,畢竟政軍兩界難分家嘛。 宋慕雯繼續道:“既然是這樣,咱們就要抓緊機會跟緊時代啊。咱們現在什么都很落后,所以什么都要發展,所以是處處充滿機遇的,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是無法避免的,咱們只是要想辦法盡量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導。當然,這不是咱們的工作,而是國家的工作,而咱們這些小人物,只是順應時代的號召去做自己的貢獻?!?/br> ……余二猛覺得有些暈,干嘛說這么多大道理,他都懂啊。 “所以我要回去跟幾個哥哥商量一下,怎么抓緊機會啊,當然,主要是要看國家的政策是怎么樣的。但是政策會如何制定,我還是能夠猜出一個大概來的?!?/br> 余二猛點頭。 “那能不能帶上我家?” 宋慕雯一巴掌拍在她的腦門上,道:“難道你我不是同一家人?” 余二猛嘿嘿笑,一把把媳婦摟進懷里,道:“當然我們是一家的啊,你是我的我是你的?!?/br> 宋慕雯拱了一下他,道:“說正事兒,這個我當然不會忘了你們家,主要就是你幾個弟弟,但是事情要怎么做,我還沒想好,我們家都沒有成本,只有干爸有些小資本,所以咱們還是得搭他的順風車?!?/br> 余二猛想了想,道:“這個別擔心,成本什么的好說,要是國家真的出臺了政策,以后大家要干也大多是小打小鬧,不過咱們比別人好點兒,我和我哥在部隊上都有關系,而且干媽娘家不是也挺有能耐的嘛?到時候大家加在一塊兒,力量肯定大,團結就是力量啊?!?/br> 宋慕雯點頭道:“那是當然,不過這涉及到錢的問題,還是要小心一點吧,不要混得太厲害了,容易出矛盾,到時候成了仇家就虧大了?!?/br> 余二猛點頭,事情確實是這樣,不能太一廂情愿。 兩個人回了宋家,余二猛騎著自行車,車上掛了不少的東西。 一進家門,家里就熱鬧起來了。 “囡囡回來了!怎么今天來了,有什么事情嗎?” “沒,就是來看看,有點想家了?!?/br> 宋老太見孫女婿還在場,急忙道:“你這孩子,出嫁了就要想著婆家,不要老想著回娘家??!” 宋慕雯道:“阿奶,我才出門多久啊,您老就不要我了?” 宋老太面色一僵,道:“哪能啊……” 余二猛將手里的東西遞給宋老太,道:“阿奶您別擔心,我媽讓她回來的,我要回部隊了,當然要陪她走走。以后囡囡也要去大學上學了,見的時候也少了,現在還不抓緊時間來看看您???” 這樣的解釋讓宋老太覺得安心了一些。 在家里熱熱鬧鬧的吃了飯,因為還過年,幾個哥哥也還在家,都在等通知呢。 吃晚飯,宋慕雯就去和哥哥們商量改革開放要到來的事兒。 宋慕雯一說,宋慕軒就道:“我信囡囡的,囡囡說國家可能會恢復高考,可不是一瞧,就恢復高考了?” 宋慕雯道:“那都是國家領導英明,跟我有啥關系?但是這個機遇確實是很重要,咱們家要抓緊了,大學里不僅僅要讀書,更多的要實踐,學著怎么用知識,就是大學里跟以前讀書不一樣的地方?!?/br> 第190章要發展 “那咱們應該做什么?”宋慕武問道。 宋慕雯道:“主要是回來跟你們商量了,昨天二猛哥也說了,咱們缺本金,所以這是一個問題?!?/br> “咱們要做生意?” 宋慕雯道:“不然你們以為呢?” 真是單純的人類啊,難道就是為了要給國家作貢獻所以才讀大學?想的太簡單了,人的第一要務是生存,人的本能驅使人求生并且努力生存的更好。 宋慕軒道:“以后會真的可以做生意么?” 國家的政策限制了這么多年,做生意就跟傳說中的事情一樣,做生意的人都是社會的毒草毒瘤,專門占社會主義便宜挖社會主義墻角的,所以猛地聽說要做生意,大家還有些接受不了呢! 宋慕雯道:“咱們來看看現在國家的情況,全是國營的企業,就是縣里的小商店小飯店都是國營的,這樣子,大家都是為國家打工,做不成老板,老百姓致富的空間就被限制了,如果是這樣,哪里還能夠發展起來呢?打個比方,就像咱們爸媽出工掙工分,要是大家各干各的,種多糧食種少糧食全看自己的本事,國家規定了一個量上交,交完了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你說是現在這種情況收的糧食多還是我說的情況收的糧食多?” 這個有點腦子的人都想的明白,當然是自己為自己干活的時候干的努力干得多啦! “那樣子……一家人也吃不完那么多啊……” “所以就要開放市場啊,農民要賣糧食,就得有人買啊。城里的人要吃糧食吧?所以就要有人做這個中間商啊?!?/br> 這樣子說,大家就明白這樣一個體系了,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人來做的,如果沒有人來做,那就是空談。 國家的改革政策,就是給大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渠道和空間,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商業上也是,這個行業如果全是國家壟斷,國家力量只有那么大,走出來的路只有那么寬,但是如果普通老百姓也能去走,那么這條路會越走越寬,越踩越平整。 “你是說,咱們去販賣糧食?”宋慕輝有些弱弱的問。 宋慕雯搖搖頭道:“這個不好說,這個要看農村政策,要是繼續像現在這樣,那肯定做不起來?!?/br> “那你剛剛又說……” “我剛剛說的是其他的情況啦,比如說,國家說,普通人也可以開飯館啦!于是我們就可以開飯館去啊,不代表糧食可以收啊,國家掌握著糧食,到時候誰開飯店不是要從國家手里買???” 一想,果然是這樣,于是大家成功地暈了。 宋慕雯道:“我說這個,就是說,經濟政策和農業政策是不一樣的,你們不要混為一談,但是一個地方要發展,肯定是要走商業化的道路的?!?/br> 后世就是商業化太嚴重,很多東西失去了本真,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說得太多了,幾個人還有些沒消化掉,宋慕武道:“那囡囡你說說,你覺得咱們做什么好?” 宋慕雯想了想,道:“我自己想弄一個小小的印刷廠,這跟我的專業有關,排版、紙張等方面的知識也很重要。不過,到時候國家就是一個大市場,但是要真的發展,不僅靠國內,還需要靠國外,國外的技術和市場都是我們需要的,所以地理上十分重要,我猜沿海將會是重點發展的地方?!?/br> 大家有些將信將疑:“大家都是一個國家的,怎么能夠重點發展一個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管了呢?” 宋慕雯又頭疼,這里除了自己懂一點所謂的經濟知識以外,其他的人都算是“文盲”。 “這個解釋起來很復雜,總之就是,沿海發展了,咱們靠里面的也能跟著發展,人家要發展,總是要資源的吧?最簡單的,那邊的人肯定要吃飯啊,所以要從咱們這邊買糧食吧?還有啊,人家要發展,就需要很多人力,到時候靠里邊的人也能夠去那邊干活掙錢啊。這不是什么不公平的事情,這是政策傾斜,沒辦法的,要是全國一起發展,動起來太困難了,還不如先動部分,后續發力帶動,就簡單多了?!?/br> 盡管先富帶動后富有一定的弊端,可是她的好處還是很大的,利遠遠大于弊。 宋慕雯一想起那創新性的政策,就對鄧爺爺佩服的很,這樣的點子,一般人他想不到??!要不是鄧爺爺這些政策,想想隔壁的金三胖子家,可能那就是咱們的未來喲。 大家似懂非懂,此時的宋慕雯無比想念崇世華老先生,要是老先生在,人家肯定聽得懂,雖然人家不是這方面的人才,但是人家有那些知識做基礎??! “印刷廠……這個……咱們印什么???” 這年頭除了教科書和《毛*主*席語錄》,少見其他的類型的書籍了。 宋慕雯道:“我以前不是編過一本小學知識重點解析么?去年不是弄了那么多學習筆記么?都可以印刷出來去賣啊?,F在大家都想考大學呢,資料書肯定賣得好!” 這下宋家幾個兄弟也都佩服起自己的meimei的頭腦了,人家這腦瓜子,哎呀,還真是拍馬難及。 所以說,見識決定眼界啊。不是他們腦子不行,而是因為沒有那些見識,很多東西就沒有辦法理解了。 宋慕雯道:“等我回去找找,給你們找點書看看,你們除了自己的本專業,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特別是經濟方面的東西?!?/br> 大家深以為然,剛剛meimei說的那些東西,他們就有些茫然,還不是因為讀書沒有meimei讀得多的緣故? 對于以后發展戰略的問題,大家還是支持宋慕雯的,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潮流,跟不上時代的人只能夠被拋棄,所以以后不能用以前舊的眼光和看法去想事情看問題了,大家都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宋家就靠他們興旺了。 盡管大家都覺得做生意這種事情比較遙遠,但是聽二妹說的頭頭是道,就覺得很有希望啊。 78年,是徘徊的第二年,這一年,一切工廠和商店都是國家的,所以宋慕雯要弄一個小型的印刷廠很難,可能性等于零,沒辦法,這就是現狀。這一年也不能完全不做事情啊,所以宋慕雯就想著,自己要把空間里的東西給整理一下了,等到什么時候要把空間里的書都拿出來,集中放在一起,自己大哥知道自己有空間的事情也需要解決一下了,不是宋慕雯不信任自己的大哥,而是因為人心善變,大哥總要結婚的,他的妻子和孩子才是他以后最親近的人??! 想到以后那些親親熱熱的兄弟不再是把自己看成最重要的小妹,他們會各自有需要他們全心全意付出的家庭,宋慕雯心里還有些酸酸的,不過這也是不能阻擋的事情,不能為了自己的想法,而阻止了哥哥們結婚生子不是? 回家的時候,宋老太和李桂芬等人又收拾了不少東西讓夫妻兩帶回去,宋慕雯也沒有客氣。 回家的路上,余二猛道:“媳婦你懂得真多?!?/br> 宋慕雯道:“還不是讀書讀出來的?以后你也要多多看書!” 余二猛急忙道:“我有看書啊,上次你給我的書,我都看得差不多了。不過你給我的確實是好書,讓我懂了不少,以前有些摸不清楚的事情,現在也能夠想明白了,就算是炮出了問題,只要不是很厲害的,我就能夠解決掉?!?/br> 宋慕雯道:“二猛哥真厲害!你看,你本身不笨吧?可是你以前還不愛學習?!?/br> 余二猛尷尬道:“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回了家,將東西交給了楊桃兒,楊桃兒就讓兩個歇會兒,宋慕雯幫著切了豬草煮了豬食,又幫著摘了菜炒菜之類的,沒有休息,免得三弟妹不高興。 楊桃兒也是大方的,將宋慕雯帶來的東西分了不少,除了兩個結了婚的兒子,另外兩個小兒子也沒有忘記。 宋慕雯覺得這樣的婆婆確實是很好。 三弟妹收了東西,也不好意思埋怨宋慕雯回娘家了。 晚上的時候,余二猛還惦記那個事情呢,道:“你看你哥哥們,一個兩個的,不是腦子活就是會打理人際關系,要么就是聰明,以后肯定不愁出路的,我幾個兄弟,唉……想到我就頭疼?!?/br> 宋慕雯道:“你這個哥哥,對自己的弟弟就沒那么了解了吧?大哥不說,他已經混得不錯了,以后只要不出大錯,肯定是風風光光一輩子,就算是退下來了,也是一個老領導,至于三弟,人家以前是有些不沉穩,現在結婚了有了孩子不是好多了嗎?所以說,可塑性還是很強的,而且人家應付事情也挺厲害的,咱們結婚的時候他幫了不少忙。我聽媽說的,好幾個突發狀況都是他解決的呢!所以說人家應變能力不錯??!四弟看著是有些浮,但是人家也是嘴皮子溜啊,跟我二哥不一樣,人家說話雖然氣人,但是不也是說明人家腦子轉得快,會說話嗎?這種人知道適合做什么么?適合做律師!還有五弟,那絕對是個人才!我沒見過他那么神的人!” “聽你這么說,我的兄弟都很厲害?” “那是當然!” 第191章難分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這句話是一點都不錯的,盡管每個人都是平凡人。 “三弟看樣子是不會繼續讀書了,要看四弟和五弟了,要不你問問他們?要是他們樂意上大學,我提供技術支持?!?/br> 余二猛摟著宋慕雯“叭”地響亮地親了一口,道:“還是我媳婦厲害,這樣也行,只是兩個人年紀大了,恐怕沒有小時候那么能背能記了?!?/br> “所以說,勤能補拙啊?!?/br> 勤能補拙,這很多時候都是安慰人的話罷了,但是另一句話說得好,只要努力過,就不要后悔了,人一輩子這么短,要是沒有努力過,沒有為了自己的夢想費心費力過,一輩子也算是白活了。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的人該是多么荒蕪和可悲??! 余二猛是等不了了,因為他很快就要回部隊了,但是弟弟們的未來還是要好生計劃一番才是。只是兩個弟弟年紀都不小了,還去讀書合適嗎? 讓余二猛覺得意外的是,兩個弟弟竟然想去讀書,真是沒想到,小時候這幾個家伙都是調皮搗蛋第一,讀書倒數第一的,臨到年紀大了反而開始想讀書了。 宋慕雯道:“這不挺好的么?” 余二猛雖然有疑慮,但是想來想去想不到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也就只能就這么算了。反正想著給弟弟們三次機會,三年沒考上,還是該干什么干什么去,相信以余二猛和余大猛的關系和能耐,給弟弟們找個輕松點的能夠糊口養家的活兒是不難的。 打定主意,余二猛就將家里的兄弟爸媽都喊到一塊兒商量。 楊桃兒是表示了支持的:“好!這個我支持!雖然考大學不容易,但是咱們也要去試試!就算是考不上,多明白一些道理也是好事兒!要是咱們家出了個大學生,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余杠子倒是淡定很多,自己的兒子是個什么樣的貨色什么的底子他很清楚,所以他淡定道:“如果真的要去考大學,就按你們二哥說的,三年,老子供你們三年,要是三年沒考上,那就不要怪別人,自己乖乖去找路子討生活。要是你們誰是三分鐘熱度的,就別怪我不客氣?!?/br> 余杠子這人就是這樣這樣,對爹娘孝順,對老婆貼心,對兒媳婦也挺慈愛,就是對著兒子不那么溫柔,余家遺傳性的孩子都是調皮搗蛋型的,還各有各的調皮搗蛋,簡直是一個人一個款,所以余杠子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就是cao起棍棒就打,你趕跑出去,他還能追著你打,要是你圍著這整個有余村跑一圈,人家能夠拎著棍子跟著跑一圈,不帶打磕巴的。 這個例子源自于對于小五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