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
韓易不禁在心里又嘆了一口氣。王忠發在鹽林工業區買廠房的事知道的人不少,可是王忠發出事后到現在都已經這么久的時間了,卻沒有一個人告之王忠發的老婆。真是人情冷暖,受者自知。 第四百零四章 孤兒寡母(修改) (今天的這個章節碼得有些倉促,晚上重新看過之后,覺得還是把前后順序調換顯得更加合理一些,因此修改了一下,希望大家原諒。) “你好,楊女士是吧?”韓易之前從資料中得知,王忠發的老婆姓楊。 韓易邊說邊接過方宏遞過來的文件夾,翻開道:“你的先生王忠發去年在我們公司購買代建了一幢廠房,當時是簽訂了土地購買合同和代建,并已經預付了土地購買款以及代建款總計六百萬,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款項,另外我們在合同上還有條款注明,就是廠房至交付前兩個月,需要再支付總金額的百分之三十,等到完全交付過戶時,再繳清剩余的百分之五十。那么……如果你是要接手廠房的話,還需要支付剩余的余額去掉零頭后,正好是六百萬,這里是詳細的數據,請你過目?!?/br> 韓易說著話,然后把手里的文件夾遞給了王忠發的老婆。 “六百多萬……”不過很顯然,王忠發的老婆是讓韓易報出來的一連串數字給聽呆了,愣愣得半天也沒想著伸手去接那文件夾,嘴里喃喃自語了有那么十幾秒的時間才像是猛然回過神來,咽了一口唾沫聲音顫抖地追問道:“真……真的有六百多萬?” “是的?!表n易抬眼看著眼前的這個女人急切而又惶恐的神情,平靜地點了點頭。 從資料上得知,這個女人無疑是一個善良賢惠的傳統女性,即便是王忠發飽暖思yin*欲移情別戀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為自己爭取什么,只是一心一意地持家過日子,也從沒有想到要卷入王忠發的那個圈子里去,對于王忠發在外的那些事情也從來不過問。就算是那個時候到市政府去上告,也不過是因為哀夫心切失去了方寸而受人蠱惑被人利用所致。 “當然了,這六百萬是王忠發先生購買廠房的預付款,現在我們的廠房已經全部完工,按照當初的協議,本來兩個月前就是要先交付另外的三百六十萬,否則就會視為違約,不過介于王忠發先生的情況有些特殊,我們也酌情另外處理。那么現在如果楊女士想取得整個廠房的產權的話,還需要再續交六百萬?!表n易補充道。 “??!還要再交六百萬!”王忠發老婆臉上的神情一下凝滯在了那里,仿佛是從高空一下子跌落到了低處。 韓易瞥了一眼王忠發的老婆,說道:“另外,我們合同上都已經注明,如果是在規定廠房交款日期后半個月內沒有交付款項的,則可視為違約行為,我們公司有權單方面撤銷合同,而且還要扣除總金額百分之五的違約金。當然了,我們的廠房也是有規定的交付日期的,超過交付日期,也是同樣屬于違約行為,也需要交付違約金,這一點,楊女士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拿著合同去律師事務所咨詢?!?/br> 韓易一番話說完,王忠發的老婆卻已經完全地懵了,只知道在那里喃喃念叨:“還要六百萬,到哪里去搞六百萬啊……”過了一會,王忠發老婆才艱難地小心翼翼問道:“如果……如果我拿不出剩余的六百萬,那該怎么辦?” “這個嘛……按照合同條款,則需要扣除總金額百分之五的違約金,也就是六十萬?!表n易回答道。 “六十萬!這么多!”王忠發老婆有些傻眼了。就這樣就要少掉了六十萬,換了誰都是有些無法接受。 “對不起,我們也是按照合同規定,同樣的,如果我們違約的話,也是要照著合同賠償的?!表n易雖然理解王忠發老婆的心情,卻也只能這么耐心地解釋道。 “可是……我們真的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錢??!你也知道,我們家老王走得不明不白,家里根本就沒留下什么錢,你讓我到哪里去找六百萬???韓總,你行行好,能不能不要扣除這六十萬???你知道,我還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要養,我自己又沒有工作,孩子以后讀書結婚都要好多錢……”王忠發老婆的眼眶一下子紅了,完全失去了方寸,語無倫次地急切說道。 “果然是不出所料!”韓易苦笑著看了一眼方宏,方宏也同樣回以一個無奈的苦笑。 王忠發有沒有錢?這個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然的話,王忠發也不可能一口氣就拿出幾百萬來買下鹽林工業區的廠房。不過王忠發的錢卻是他一個人的,也許是因為主管銀行的工作,對資金的管理習慣了,在家里王忠發也是獨攬財政大權。 王忠發的老婆是他同一個村子的人,年輕時還是當地有名的村花。當年,王忠發還是鄉里的一個小小辦事員時,也是頗費了好大的心思才擊敗了眾多的對手后追上了她,婚后十來年也是夫妻恩愛,一度被視為模范夫妻,還有了一對兒女。 不過隨著王忠發地位的逐步提升,還有歲月對他老婆容顏的無情侵蝕,王忠發的心思也逐漸地變了。 改革開放,引進的不僅僅是繁榮的經濟體系,還有的就是各種五光十色的休閑娛樂,一句話,只要你能大把地撒錢,那些青春靚麗的女孩就能排著隊地任你挑選采擷。 難怪坊間曾流傳過一個笑話,就是說的一個離退休的老頭子在夜總會瀟灑之后,感慨地說道:“還是改革開放好??!不然的話,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了,哪里還有得二十來歲的小姑娘抱??!” 當然了,想要瀟灑是要花錢的。不過對于王忠發來說,錢自然不成問題,城市信用社就是他的小王國,除了其他的那些想要從城市信用社貸款的人經常性地請他出入各種娛樂場所之外,王忠發另外還在外面包養了一個小情人,一個才十九歲的北方小姑娘。 對于王忠發在外的所為,他老婆當然也會是有所耳聞,這個社會上永遠也少不了那些喜歡議論家長里短的人或是喜歡冷嘲熱諷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不過王忠發老婆卻是那種典型的農村賢惠婦女,自認韶華逝去,也本著家丑不可外揚的傳統,只要王忠發還能顧著家就好,只把滿腔的心思都放在了子女身上,也從來沒有想過刻意要去爭什么財政大權。 王忠發死后,給家里留下的除了房子之外,竟然只有區區十幾萬的儲蓄,而這十幾萬,還是他老婆從每個月王忠發給她的家用中節省下來的,說是私房錢也不為過。 除此之外,還有的就是醫院賠償的那二十萬了。 而當王忠發老婆拿著王忠發的身份證去銀行查證王忠發的儲蓄時,卻被告之除了王忠發的工資卡上還有三萬多元之外,其他的就全部沒有。 雖然說三十多萬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應該也算是不少的錢了,不過王忠發老婆畢竟也算是過慣了好日子的人,她自己又是沒有工作的人,而且還有一對兒女需要撫養。更何況王忠發的兒子還是在省城讀高中,一年的費用也不在少數,一時間少了王忠發這個頂梁柱,除了回到普通人的那種節儉的生活之外,根本是別無他法。 因此王忠發購買廠房的這幾百萬對于王忠發老婆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四百零五章 做好事也要合情合理合法 從王忠發出事的那時候起,韓易就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對今天的這種狀況,而現在,不過是這預想的慢慢變成現實罷了。幾個月的時間,通過碧輝的情報系統,已經足夠韓易了解清楚王忠發家庭的一切。 或許在王忠發的眼里,可能這六十萬只是區區小數罷了,因為一年之內,從王忠發手里流出的資金就以億計,但是現在很現實的問題是,王忠發不在了,而王忠發的老婆卻又明顯的不是那種精明能干的女強人。六十萬對于王忠發老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尤其是在前途一片迷茫的情況下,雖然說跟隨著這六十萬的還有五百多萬,但是對于一個再沒有其他經濟來源而且是處于四處楚歌之下的家庭來說,五百萬又能代表什么呢? 還有一個事韓易不愿意去想,那就是一旦趙斌掌握的主動權之后,王忠發的事就有可能舊事重提,那么到那個時候,這五百萬還會不會再是合法的收入,那就難說了。 這并不是韓易多慮,而是韓易心里很清楚趙斌是不會甘心就這么屈辱地罷休,而挫折只會讓趙斌更加地小心謹慎。暫時的蟄伏或許是為了更好的出擊,趙斌讓碧輝公司出頭去找林鋒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了。 想到這里,韓易在心里不禁又輕嘆了一聲。稍稍沉吟了一下,韓易才輕咳了一聲說道:“楊女士,請問你決定對于這個廠房有什么處理意見了嗎?” “我的處理意見?”王忠發老婆一臉迷茫。半晌,王忠發老婆才期期艾艾地說道:“你們能不能再等一段時間,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再回復你們好嗎?” 對于她來說,這筆財富是如此的巨大,巨大到讓她無法想象。王忠發老婆一直以來都是勤儉持家的女人,就算是王忠發一個月甩給她好幾萬的家用,她也是以為那是王忠發有本事才能賺這么多錢。不過她萬萬是沒有想到,王忠發給她的那幾萬家用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得了的巨款,但是對于王忠發來說,卻只不過是相當于手指縫里流出來的零用錢罷了。 “那……好吧!”韓易有些無奈地和方宏對視一眼。 待到王忠發老婆走后,韓易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掏出口袋里的煙扔了一根給方宏,自己也點上一根,抽了一口才搖頭感慨道:“老方,你說這算什么事??!” 其實韓易心里很清楚,王忠發老婆所謂的回去和家人商量,只不過是一個拖延的借口罷了。因為明擺著王忠發老婆現在是無論如何也是拿不出六百萬的余款來的,而且她說的和家人商量,還能和誰商量?難道是和她那個上高中的兒子,又或者是才上初中的女兒? 但是以韓易的性格和做事手段,卻又不可能去強迫她們。若說是拿出合同來,也不過是為了避免日后落人口實罷了。真正韓易打心底里,實在是不愿意在這種事上如此大費周章,不過是六十萬罷了。俗話說的好,法律也不外乎人情。不管王忠發以前是怎樣的人,但所謂人死萬事空,雖然不能說是雪中送炭,但是落井下石的事情卻是韓易做不出來的。真的讓立信公司自己回購了又如何?更何況現在這鹽林工業區的廠房價格已經開始升了上去,就算是立信公司回購也不會吃虧,而且還會有些許賺頭。 鹽林工業區自從第一批廠房造好之后,有幾家購買了廠房的企業已經迫不及待地把一些生產設備轉移了過來。尤其第一批購買廠房的人,都是暖州當地有名的企業家,不但名下的公司企業眾多,其人脈也甚是寬廣。就拿顧春來來說,不僅是把他自己的一個制鞋廠搬了過來,而且他另外購買的一幢廠房也租給了一個暖州有名的制筆企業。另外那些第二批認購的顧春來的那些親友們,也是陸陸續續地或是把自己的分廠搬到了鹽林工業區來,或是租給了那些辦企業的親朋好友。 到目前為止,第一批五十幢廠房,已經有十幾家開始進入了緊張的設備調試和招工,不出意外,一兩個月之內就可以進入正常生產。 廠家的快速入駐,大大增加了鹽林工業區的人氣,也表明了鹽林工業區的潛在價值。也正是由此,鹽林工業區的廠房在今年初就開始快速上漲,最終第三批放出來的三十幢廠房,價格已經到了兩千一平方的關口。 而第一批的十幢廠房,因為是地理位置最好的,價格也早就升到了兩千兩百一平方,而且就這,還是沒得買。相比起韓易當初一千九百八的承諾,可是遠遠超出了,這也讓幾個當初內部認購時沒有出手購買廠房的人后悔莫及,轉而把目光投向了今年這一批推出的三十幢廠房上,造成了三十幢廠房上市短短二十天便被搶購一空的情景,簡直是讓那些當初不看好鹽林工業區甚至抵制鹽林工業區的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而這一切,又間接地進一步推動了鹽林工業區的人氣。 這樣的情況下,鹽林工業區第二期計劃開發的八十幢廠房根本就不需要做多大的宣傳,還沒開工就已經迎來了無數的咨詢意向電話,甚至有人直接提出要求先下單預付資金訂購,不過對于這些咨詢電話,韓易只能吩咐公司的公關部給予婉拒,因為不同于第一期的五十幢廠房用地是屬于私人的土地,第二期的開發計劃,還是要和鹽林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協商。 換而言之,現在的開發項目已經不是立信公司能夠獨家說了算了,而是要被樂云市政府掌握了。 由此,如果是由立信公司回購王忠發的那幢廠房,就算是不要那六十萬的賠償,以每平方兩千二的價格計算,除開建設資金的積壓和利息等等,立信公司也至少能夠有兩百萬的利潤空間存在。 然而這個事情又不是這么簡單,韓易心里很清楚,鹽林工業區如今如此的紅火光景,可不知是有多少雙眼睛暗地里虎視眈眈地盯著它,就等著立信公司能夠露出痛腳來,從而能夠有正當的借口來取而代之。 韓易盤算著就算是要立信公司能夠不計違約地進行回購,也需要是通過正規的法律途徑,讓一切都顯得合法合理合情,才能使得立信公司不致落人口實,被人乘機擠下臺去。 第四百零六章 暗斗 兩天后,有關于鹽林工業區第二期的開發計劃會議在鹽林工業區管理委員會隆重召開,與會的人員除了立信公司的高層和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幾位負責人之外,還有就是樂云市土地管理局和城建局的幾位領導。另外,作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長,楊景宏要代表政府出席會議,并要在會議上就鹽林工業區未來的開發計劃和前景做重要講話和指示。 “老方,你覺得楊景宏會搞什么名堂?”得知楊景宏會出席這次的會議,韓易只能是報以苦笑。當然了,楊景宏主管的職務來說,出席這個會議也是正常。 方宏吸了一口煙,才緩緩說道:“你可別忘記了,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現在可是馬云天在管著,而馬云天明擺著是已經實打實的是鐵了心地要向趙斌靠攏了。工業區開發雖然是屬于政府管理的事情,但是如果已經定下了大的基調,市政府當然也不好太過強硬地插手監管,畢竟要顧及到趙斌的面子,而這大概也是向明權和趙斌之間平衡的一個籌碼。楊景宏如果要想謀己私利,又或者想在這上面做點讓趙斌不舒坦的文章的話,不在此時,又更待何時?!?/br> 鹽林工業區是在趙斌的一力之下才推動起來的,現在鹽林工業區又是如此的紅火,作為趙斌的得意政績之一,想讓趙斌放手都難。雖然說鹽林工業區第二期的開發計劃是屬于政府工作,首先是要報批市政府審核,然后通過市政會議后才能實施,但是市委本身就對政府的工作有指導權力,不然的話,又如何能體現出黨領導一切的權威來。 作為暖州市也是少有的大型工業區,把鹽林工業區的開發計劃提高到黨委書記會上甚至是常委會上來討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有關鹽林工業區的開發計劃,立信公司早就和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做過細致深入的溝通。說來馬云天也不算是外人,除開私人的交情不說,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和韓易還算是同一陣營的人,也即是所屬于趙斌這個團體的人員,只不過馬云天算是圈內,而韓易和他的立信公司算是外圍力量,馬云天自然是希望立信公司能夠順順當當地把工業區的開發進行下去,這樣無論是對趙斌還是他這個開發區主任都有好處。 至少,如果馬云天想要再上一步的話,就非得要拿得出手的成績來,而現在鹽林工業區搞得如此紅火,馬云天自然是不想當中出什么幺蛾子。 不過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楊景宏是常務副市長,也是所謂的政府二把手,至少明面上,楊景宏如果發話了,那么馬云天在他面前當然只有聽命的份,就算是心有不滿,至少表面上還是要敷衍執行楊景宏的決定,就像是今天的這個會議一般。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早就造了新的辦公樓,從先前的那個臨時辦公點搬了出來,現在的這個會議室顯得非常寬敞,一張長橢圓形的桌子放在正當中,圍著桌子是一排的座位,這么十幾號人坐進去,還顯得非??臻?。 韓易和方宏進門的時候,馬云天早就在了會議室里,正在靠近了里面主位的位置陪著楊景宏說著話,另外邊上還有幾個開發區的官員竭力地陪著笑臉。 看著韓易和方宏進來,馬云天便站起身來,臉上堆了笑招呼道。楊景宏卻只是抬眼瞥了韓易和方宏一眼,沒有說話,臉上也看不出什么異樣的表情來。作為主人,馬云天當然不能冷場,便熱情地介紹道:“這兩位是立信公司的韓總和方經理,上次楊市長檢查工業區的時候見過一次面?!?/br> 馬云天開口介紹,韓易也不好太下了他的面子,微笑著問候道:“楊市長百忙之中能夠抽空來指導開發區的工作,真是不勝感激?!睏罹昂陞s還是面無表情地輕哦了一聲,算是回應了韓易的問候,輕視的態度表露無疑。 雖然是碰了個冷臉,韓易倒也沒有太多的尷尬,畢竟從心理上就已經有這個準備了,不過韓易倒是覺得,同樣是作為政府的領導,楊景宏比起趙斌來還真是差了一個檔次,就算是韓易接觸過的魯海強或者黃國誠,比起楊景宏來說在待人接物上也大氣了許多。就韓易認為,身為一個上位者,最需要的是冷靜而客觀地去分析和看待事物,如果沒有容人的心態,那么很多時候他的判斷就會產生頗偏,從而產生錯誤。 從這一點上來說,韓易越發覺得楊景宏不可能會是趙斌的對手,就算楊景宏身后的背景再大也是沒用,因為他這樣的人注定了不會想著堂堂正正地去擊敗對手,而總是喜歡在暗地里搞些陰謀詭計,這也是一個人的心性所決定。 韓易沒覺得什么,馬云天卻是覺得有些不大自然,站在邊上訕訕地也不好說什么,等到看著韓易的臉色并沒有太大的變化,方才放下了心來。 說實在的,馬云天對于楊景宏的這種態度,也隱隱約約地覺得有些奇怪,楊景宏這人為人雖然傲慢,卻還沒到目中無人的地步,今天他的表現卻是有些太過了。不過馬云天不愧是官場上混了多年的老油子,轉念一想,便隱約有些猜到了楊景宏的意圖來,可惜的是當著楊景宏的面又不好說出口來。還真怕韓易是年少氣盛,受不了楊景宏的激將法而一氣之下拂袖而去,那這個會議可就真的是由楊景宏唱獨角戲,一個人說了算了。 這么一瞬間馬云天便轉過了這么多的心思,韓易當然是不曉得。也幸虧他這個人生性豁達,倒也算是誤打誤撞,先打亂了楊景宏的如意算盤。方宏不做聲地站在一邊冷眼旁觀,猶如看戲般的把這一切看在眼底,嘴角倒是浮起了一絲不可察的笑意來。 楊景宏用眼角的余光微微撩了韓易一眼,看到他竟然還能保持臉色平靜,心想這個毛頭小子倒是沉得住氣,不過就算是再怎么樣,今天也不能讓立信公司就這么舒舒服服地把鹽林工業區開發下去。想到這里的時候心里不禁一聲冷笑,只是臉上并沒顯露出來,正好這時馬云天為了消除尷尬,在邊上招呼著讓大家入座,便輕輕哼了一聲,轉身往會議桌的主位上走了過去。 第四百零七章 發難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沒有獨立的小會議室,對于這十幾個人來說,這樣的會議室顯然是有些大了,坐得空落落的。楊景宏在最前頭的主席位上坐了下來,馬云天陪坐在身側,而在另一邊,緊貼楊景宏而坐的則是城建局局長牛犇,在樂云市,誰都知道牛犇是楊景宏的頭馬,說是心腹也不為過,當然要緊貼領導了。 而在牛犇的下手,坐著的是土地局局長蔣肖云。和牛犇臉上刻意堆滿的笑容不同,蔣肖云的臉色非常平靜,說是面無表情也不為過,仿佛今天之所以來參加這個會議,就是走個過場似的。 其實蔣肖云的心里水一般得清,他今天還真的就是準備來走過場的。土地管理局局長有什么用,如果什么話真是楊景宏定下了基調,他能反對嗎?更何況還有個與他同級的牛犇在邊上。只要是楊景宏說出來的話,牛犇肯定是百分百的附和,就算楊景宏說地球是方的,可能牛犇也會例舉出各種事實來支持。 蔣肖云下面的就是幾個城建局和土地局的副局長,還有主管科室的科長。而另一邊,則都是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里的副主任和幾個科室頭頭。 韓易和方宏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后隨意地找了會議桌中間的位置坐了下來。由于是工作會議,也就沒有那么多的客套和繁文縟節,由開發區管委會的一個副主任客串了一把主持人的角色,先說了幾句客套話,對到場的領導和來賓表示歡迎,然后便鼓掌歡迎楊景宏就建設和發展工業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表重要講話和指示。 底下的十幾個人應景般地響起一陣稀里嘩啦的掌聲,韓易一邊鼓掌,一邊似漫不經心地瞥了一眼楊景宏,只見楊景宏微點著頭附和著拍了兩下手,便拿過前面的話筒,略微調整了一下高度,然后稍稍仰了頭看向了下邊輕咳了一聲,底下的掌聲頓時猶如聽到信號般霎那停止了,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楊景宏的發言顯然是經過精心準備的,也沒有怎么看講話稿,便侃侃說來,顯出了一幅胸有成竹揮斥方遒的樣子,當中舉出的相當多的例子來說明也算是相當精彩,從當下國家發展的需要和各個角度強調了發展經濟對國家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和利用好鹽林工業區對于樂云市輕工業經濟發展的特殊意義。 不過韓易對于這種純理論性的東西還是不怎么感興趣,聽了一會,便有些無趣地左右看了看邊上和對面坐著的人,看到管委會的那幫子人一個個仰著頭凝神注目,仿似都聽得津津有味,有好些還在前面放著筆記本,聽著講話的同時一會兒還低下頭快速地在上面記些什么,心里真是好生佩服那些人的學習精神。 等到楊景宏講話完畢,已經是過去了將近四十分鐘,掌聲過后,然后就是馬云天匯報管委會的工作以及遠景工作計劃。 其實就現在的開發區管委會,因為先前的鹽林工業區開發工作基本上還都是立信公司以私人的名義開展,對于開發區來說,如何開展工作還是處于一個觀望階段,畢竟管委會的這么一幫子人幾乎都是沒有什么開發區的經驗,可以說是處于摸索之中。這一段時間來,除了協助立信公司協調四通一平的工作之外,整個開發區管委會的工作重心就是各個科室馬不停蹄地連番地跑著去參觀別人的開發區,總體來說,除了省內之外,連邊上幾個省市稍微有名氣點的開發區也都跑了個遍,成果碩累,有目共睹,汲取了大量的開發區有益的經驗,整個管委會對于搞好鹽林工業區的工作頓時都顯得信心百倍。 參觀工作之余,當然也是要稍微做點事,不然的話,開發區管委會不就成了純玩團了嗎,傳出去也會影響管委會的名聲,而且還會讓其他的部門眼紅,所以,總的來說,管委會還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至少在看過了立信公司的建設項目之后,由立信公司派出了一名工程師,指導著把第二期需要開發的地塊按照規劃目標先把四通一平的工作也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