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樂云市的呈祥路城中村幾乎是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來樂云討生活的人,在這其中,不乏那些在各大娛樂場所坐*臺的小姐,而這些小姐在賺取大把鈔票的同時,她們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那種紙醉金迷后的強烈空虛感,又使得她們把這些錢通過她們自己的手或者她們那些吃軟飯的男友們,快速地消費掉。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錢就是飛速地流入了碧輝電子游藝廳里面。 據韓易對整個事件的詳細了解,其發生原因是有一個坐*臺小姐的男友,竟然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在游藝廳的撲克機上輸掉了整整六千塊。 六千塊錢,數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那些個坐*臺小姐的錢雖然來得容易,可也禁不得這樣糟蹋??!在從幾個親近的老鄉嘴里得知如此的情況之后,惹得那個小姐連班都不上了,直接親自跑到游藝廳來拉人。 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她那個吃軟飯的男朋友竟然還振振有詞地當著眾人的面大聲說道,我都不嫌你每天給男人摸來摸去,花你幾個錢玩玩游戲怎么啦? 眾人聞言,盡皆啞然! 見過無恥的,卻沒想到還有這么無恥的!~ 那個小姐當場就失控了,對著那個男人又拉又扯,一時之間,整個游藝廳內亂成了一團,場面差點失控,許多人圍著在那里幸災樂禍地看熱鬧。 萬幸的是,那天正好是周末,韓易恰好在場,而小武在得知后也從隔壁的碧輝酒店聞風趕來,經過兩人妥善地處理,才極快地把整個事件給平息了下來。 不然的話,怕是對游藝廳的不良影響更大。 小武在酒店里見多了世面,處理這種事自然有他的一套,簡單了解事件的過程之后,迅速和韓易取得了共識。 他們先是找了幾個女服務員把那個女的給勸說拉了開來,然后又恩威兼施,許以好處,把那個男的也勸離了游藝廳。 不過,等到那個男人一回家,小武直接就帶了人把他給堵在了房子里,一頓拳腳招呼上去,打得他連聲討饒,末了丟下一句話,讓他明天早上之前在樂云消失,不然的話,下次見面就是斷手斷腳,任他選擇。 碧輝發話,那人自然是連個屁都不敢放,直接灰溜溜地倉惶逃竄而去。 韓易在經歷了這起事件之后,心中卻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電子游藝廳的生意和自己所料不差,能夠抓住人性的弱點,從而生意紅火,猶如翻版的印鈔機般,每天都能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 憂的是這個東西置于公眾的眼皮底下,如果再發生類似的情況,難保不會有人會借此發難,截斷這條財路。 這起事件雖然是個小插曲,也許人們會把它只是作為茶余飯后的一個笑話來看待,但是,如果是在有心人的刻意宣揚之下,卻極為容易形成一個極壞的社會輿論。幸好曾慶華老謀深算,馬上就想到了事件所引發的后果,通過了自己的關系,扼止了媒體對此事的曝光,才沒有造成更壞的影響。 不過還好的是,這個事情畢竟也是極少數的個例,接下去的時間里游藝廳的經營狀況都是風平浪靜,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那起事件也馬上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韓易在事件發生之后曾經和曾慶華深談過,兩人的目光和觀點驚人的相同,就是對于賭博機的未來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賭博機所產生的那種社會影響力和它的賭博本質,都注定了國家不會就這么聽之任之,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是一道命令下達,就不得不把它們清除出去。到時候,就連碧輝這樣的背景也是不能幸免,畢竟碧輝是正當開門做生意的,地下賭場那是一回事,它是隱藏于暗處的,但是明著擺出的賭博機,那是暴露在眾人的視線之中,輿論一上來,誰也保不住。 現在韓易唯一的念頭,就是趁著政策還沒真正下達的時候,撈錢,拼命地撈錢,能撈多少是多少。 韓易還記得當初羅輝所說電子游藝廳開辦的初衷,所以在樂云的電子游藝廳取得成功之后,還很是下了一番工夫,把樂云碧輝電子游藝廳的所有經營狀況通過收集整理,寫成了一份詳細的書面報告,通過曾慶華傳真給了省城的羅輝。 但不知是出于何種考慮,又或許是曾慶華對羅輝陳述了其中的相關利弊,韓易最終得知,羅輝并沒有在省內的各大碧輝會所推廣這種模式,而樂云碧輝的電子游藝廳,也成了一個獨特的存在。 對于這種情況,韓易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他也沒有這個資格去過問。 碧輝有它自己的經營策略,韓易現在唯一所需要關心的只是如何經營好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然后攫取最大的利潤,迅速提高和充實自身的實力。 電子游藝廳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固然讓韓易驚喜,然而更讓他高興地卻是那幾個冷飲攤子的經營狀況。 和電子游藝廳不同,這幾個冷飲攤子可以說是完全靠著他自己的頭腦和能力經營起來的,雖然所得不能和電子游藝廳相提并論,但卻是傾注了他極大的心血,這種感覺就如自己撫養長大的孩子一般,自然親切。 在李猛接手冷飲攤子之后,繼續使用了榮記冷飲攤這個名頭,雖然少了何晴這個冷飲西施的招牌面孔,不冷飲攤的生意卻是繼續維持著紅火的狀況,還闖出了一點小名聲,每天都能給他們帶來兩千左右的收入,而這,都已經可以抵得上一個中級階層大約一個月的收入了。 不過,韓易的考慮當然不僅于此,在經過詳細的考察和計算之后,韓易做出了一個決定,果斷在新城區的鬧市點花了一年五萬的高價租金盤下了兩間店鋪。 第四十四章 尋找市場的空白 這兩間店鋪的格局屬于那種四層樓高的私人住宅,今年剛建造完畢,框架式的結構,里面還全部是毛坯。 對于韓易的這個舉動,包括于榮和李猛都很是不解,不曉得韓易到底要用他們來做什么,問過幾次,韓易卻都是一臉的神秘,直到手續全部辦妥之后,韓易才道出了真相,原來他要用這兩間店鋪來打造一個上檔次的燒烤店。 于榮和李猛的腦袋當場就當機了! 燒烤店,于榮和李猛兩個自然不會陌生,在樂云市的人民路上,就有個極富盛名的燒烤一條街,那里遍布了許多小小的燒烤店,基本上都是那種幾十個平方的店面,一到晚上,把那燒烤爐子往外面馬路上一擺,十幾家店鋪一溜地排過去,吸引了眾多的顧客,花上個二三十塊錢,就能吃得稱心滿意。 但是這樣的燒烤店卻不在韓易的考慮范圍之內。 本來照了于榮和李猛的想法,韓易就是要開燒烤店的話,也應該是開在人民路去,畢竟有些買賣越是扎堆反而生意越好,雖然競爭激烈了,可是相對的,顧客群也比較集中,只要你這店里燒出來的東西不是太難吃,基本上都能招到客人。 然而韓易所考慮到的卻不僅僅是如此。新城區的快速擴張吸引了許多的家庭加速往城南搬遷的進程,現在在那里,幾乎是中級階層的天下。 城南新區不但有著寬敞整潔的街道,而且還包括了幾個新建的大型小區,里面全部是一棟棟嶄新的商品房,這些小區的人口居住率驚人,據韓易粗略的統計,每個小區的住戶基本上都達到了四百多戶,以每戶人家二點五個人計算,其人口總數幾乎是等同于以前一個村莊的人口數了,更要緊的是,這些人口居住的密集度相當的高。 能夠居住在這種小區里的人,幾乎可以說都是以青壯年居多,以往樂云市建造的住宅,多數是以單間多層的私人住宅形式存在,商品房的興起也就是短短的五六年時間,這種簡單舒適的居住方式很快就獲得了人們的喜愛,使得許多老城區的有閑階層紛紛搬到新城區去。 而韓易所想要抓住的,就是這一部分的顧客。 一般人提到燒烤攤,腦子里出現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紅紅的炭火,煙熏火燎彌漫的煙霧,還有那小圓桌和小馬扎,幾個人敞開可圍坐著,一邊大口喝酒,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羊rou串。 兩三個人能夠花上幾十塊錢就能暢快地吃上一頓,燒烤還真算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不過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燒烤店也是屬于的高利潤行當,兩三塊錢的鯽魚,烤制一番就可以賣到十塊,而幾毛錢的羊rou串,燒烤之后就可以賣到一塊錢,不要看這金額不大,但是按照利潤比值來說,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三百還要多。 人民路的燒烤店基本來說就是靠著薄利多銷的原則賺取利潤,所以就算是地方小點,但是租金便宜,一個晚上只要來個三四桌客人,基本上就能保持正常的開支了,而剩余的,可就都是利潤了。 而據韓易一段時間的細心觀察之后,得出的結論:現在樂云市所有的燒烤店,都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等同于路邊攤的形式,這就使得許多喜歡吃燒烤但又喜歡玩弄點小資情調的年輕人十分的矛盾,尤其是那些處于熱戀中的青年男女,讓他們身處一群袒胸露乳而又大聲吆喝猜拳喝酒的人群之中,簡直是一種受罪。 對于于榮和李猛的質疑和不解,韓易沒有太多的解釋,只是笑著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是關于兩個推銷員去非洲一個土著部落推銷鞋子的故事,第一個推銷員去當地調查之后,回來報告說,那里根本沒有機會推銷鞋子,因為那里的人都是不穿鞋子的。然而,第二個推銷員去往那個部落調查之后,回來卻是滿臉的興奮,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推銷計劃提交上級,而他的理由也是同樣,那里的人沒有一個是穿鞋子的,所以只要讓那些人認識到穿鞋子的好處,那么,鞋子的銷路保證會大好。 兩個不同的視角,得出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結論。 是的,新城區現在是沒有一家燒烤店,人們也都習慣了去人民路的燒烤一條街去消費,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機會? 新城區燒烤店的空白是明擺著的事實,韓易想要做的就是首先占領制高點,填補這個空白。而且韓易相信,人都是具有一種惰性,只要是家門口就有一家環境優雅,食物美味的燒烤料理店,那么誰又會干巴巴地特意大老遠再跑到人民路去消費呢! 雖然韓易所作所想的并不是什么新穎的行業,但是所謂做生不如做熟,這個行當已經成熟,不需要自己花費太大的精力去摸索,又何樂而不為? 自古以來,衣食住行,就是人們的基本生活內容,做飲食業,競爭雖然激烈,但永遠沒有飽和的市場,而是如何尋找市場的空白才是王道。 于榮和李猛都不是笨人,韓易的故事講完,兩人已經暸解了大半,不禁感慨,連呼韓易的腦子果然與眾不同,不愧為天生的jian商料。 …… 不過讓韓易沒有想到的是,一個燒烤店的手續竟然是如此的麻煩,不但需要正常的工商營業執照,而且還需要衛生部門審批的衛生許可證,最后呢,還要有環衛部門驗收合格,林林總總的一大堆,讓韓易頭暈。 當然,還不僅如此,整個燒烤店還需要裝修,還有廚師和服務人員的招聘培訓等等,都需要人手,而韓易現在不但要顧著上班,還要抽出很多的時間投入到電子游藝廳的經營上來,根本是分身乏術。 韓易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選擇了去見曾慶華,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就是:“曾哥,我想找你借一個人?!?/br> “哦,找我借什么人???”曾慶華有點驚訝,略帶好奇地問道。 “呵呵,也沒什么大事,我在新城區的飛翔路盤下了兩間店面,想和幾個朋友一起合伙開個燒烤店。這不,幾個朋友和我都是對飲食業沒什么經驗的人,所以呢,我想請劉主管有空的時候過來幫幫我?!表n易笑著道。 “原來是要開燒烤店??!”曾慶華笑著點了點頭,“飛翔路……嗯,那個地方不錯,現在小區集中,而且入住的人也多,更重要的是,那邊上幾乎還沒有什么中檔的飲食消費場所,要么太大,要么太小。不過,我倒是想問一下,你要開燒烤店的話怎么不選擇在人民路開???那里畢竟算是燒烤一條街了?!?/br> 曾慶華果然不愧是行家,幾句話就把那里的特點全部點了出來。 “是??!按理說人民路也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我是想啊……”韓易把自己腦里的想法組織了一下,“我設想中要做的這個燒烤店是想要參照茶樓的那種形式,有寬敞的大廳,還有雅座和包廂,盡量使里面的環境顯得優雅,使它和人民路的那些燒烤店區分開來?!?/br> “原來是這樣?!痹鴳c華也被韓易的話勾起了興趣,“這倒是一個別出心裁的想法,聽你這么一說,倒覺得飛翔路還真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你那里的地方夠大嗎?” “應該可以了,樓上樓下的有幾百個平方了?!?/br> “好幾百個平方,確實不小啊。怎么樣?資金上有沒有什么困難?要不,曾哥我也給你投一股?!痹鴳c華半是認真半是開玩笑地說道。 “呵呵,曾哥你要是肯投資,那是求之不得??!”韓易笑道。 也不知曾慶華出于何種的想法,竟然還真的在韓易的燒烤店里投了二十萬進去,然后韓易投資二十萬,總共加起來是四十萬,股份對半開。 當然的,其實韓易的這百分之五十股份里面還包括了于榮的百分之十的股份,這是于榮直接從自己的那個游藝廳的第一次回收分紅里投資進去了四萬,對于韓易的所有舉措,于榮都有著一股盲目的信任。 有了曾慶華的股份,劉培文理所當然地也就進來幫忙了,自然,韓易也不會虧待他,讓他擔任了顧問的職位,不用常駐店里,只需要提出管理建議就可以,至于薪金嘛,馬馬虎虎地給他月薪兩千意思意思,另外還從自己的股份里給他勻出了百分之五的干股。 無論是看著人情的面子上還是看在錢的份上,到了這一點都讓劉培文干勁十足,依照他已經積累下來的人脈,很快地就從別處挖到了一個好廚師班子,外帶一個經理。 廚師是他的老鄉,原先專門在一個酒吧里工作,專門料理燒烤油炸類食品,下面還帶著一幫小徒弟;而那個經理呢,卻是劉培文以前帶出來的徒弟了,能力也是相當不錯。 有了劉培文的幫助管理,整個前期的管理渠道很快就走上了正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得展開之中。關于曾慶華的股份,并沒有對外大力宣傳,但是劉培文在幫助韓易辦理手續的時候,卻是有意無意地提了幾句,那些個官員都是鬼靈精般的人物,哪能聽不出這隱晦的意思,所有的手續辦理馬上就一路綠燈,暢通到底,讓韓易不禁好生一番感慨。 第四十五章 同學會 燒烤店的裝修工作,韓易自然是熟門熟路地找了東盛公司。 趁著中午的休息時間,韓易去了一趟東盛公司,對于韓易的到來,東盛公司熱情得很,接待他的就是那個樂云東盛的首席設計師李煥。 把自己的設想和李煥說了一遍,李煥就笑了起來,說道:“韓主管不愧是碧輝里出來的人,這生意頭腦就是和別人不同,聽你這么一說,我都有些意動了,恨不得你那燒烤店馬上開起來,也去感受一下那個氣氛,你不知道,我可也算是個饕餮客!”說著自己倒是先笑了起來。 “饕餮客?”韓易不禁啞然失笑,看了李煥那個斯文的樣,倒也是無論如何不能把他和饕餮這兩字聯系一起,就笑著道:“李設計師還真是幽默,你說是美食家我倒是信了,呵呵,不過可是說定了,到時我這店開業的時候一定要來品嘗指點??!” “那是自然,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有先要把你這裝修給搞好了,不然可是沒臉進你那店門?!?/br> 都是年輕人,說話自在,韓易心想著這上一次倒是沒看出來這李煥原來還是個這么有趣的人,便笑著道:“我這個店投資不大,資金有限,這裝修風格我覺得以簡約清爽就好,不需要那種富麗堂皇的,當然了,我只是一個設想,你是行家,具體如何設計就有勞你了?!?/br> “韓主管真是客氣了,我還沒謝你照顧我們的生意呢,好,我看韓主管這店的開業時間也是緊湊,不是有句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嘛,那我就先回去了,找我的同事商議,另外根據實地的情況盡快拿出幾個可行的方案來?!?/br> 把店鋪的地點告訴了李煥,又給了他一把備用的鑰匙,韓易和他握手告別。 把這些事都辦妥了,韓易想了一下,反而是沒事了,許多事都有劉培文接手了過去,自己反而是成了最清閑的一個,看了看時間,卻是一點還不到,這下午上班改了夏令時間,要到了兩點半才上班,還有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看來也只能去電子游藝廳去打發了,順便也看下何晴。 剛走到電子游藝廳門口的時候,嘟嘟嘟…… 腰邊的傳呼聲音響起,韓易拿下來低頭一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韓易拿出手機來照著傳呼機上的號碼撥了過去,聽筒里才發出一聲長音,就被人拿了起來,看來打傳呼的人一直就在電話邊守候著。 “喂,我是韓易,誰找我???” 電話里傳出了咯咯的笑聲,有點熟悉,“韓易,動作挺快的嘛!咦,這是你的手機號碼?” “原來是你,曉曼??!”對方一開口,那熟悉的聲音韓易馬上就聽出來了,笑著道:“是啊,剛買的手機,沒幾天?!?/br> “有個事要跟你說一下,我們初三的那一屆有個叫張洋的你知道嗎?” “張洋?”韓易想了一下,說道:“有點印象,好象是二班的嘛,怎么,有事嗎?” “前幾天碰到他,他們準備要趁著這個暑假開個初三的同學會,說是三個班合起來開,時間定在了下個月八日晚上,說是趁著有些同學還沒去上學的時間,地點他們也定了,是在仙樂宮,包了整個場地,你到時候有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