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三節 給我找了個上司
李元胤沒有立即回答,卻道“姬大人,這件事情雖然已是板上釘釘,皇上卻還沒有明旨。大人聽了,心里有數就好,可千萬別說是從末將這里聽說的??!” 這話頗有幾分深意,可姬慶文卻沒有閑暇深入思考,只道“得了,你少廢話。要是我口風不緊,你李元胤早就被駱養性殺掉了,哪還容得你在這里賣關子?” 李元胤聽姬慶文所言倒也確乎事實,倒也放心下來,說道“據說廢除勘合貿易、全面開放海禁的事情,皇上既沒有不同意,也沒有完全同意,而是打算廣州、泉州、寧波等幾個港口依舊照例執行勘合貿易,而松江府新港口則開放海禁?!?/br> “這不是在設立自由貿易區嗎?”姬慶文暗想,“別處都要勘合,就我松江府不要,那對我是有利的?!?/br> 這是一件好事——姬慶文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穿越之前,自己上班的公司就設置在魔都的自貿區,省下來的稅收幾乎和利潤相當。 卻聽李元胤又接著說道“可這么一個流金淌銀一般的海港,完全掌握在姬大人手里,皇上、內閣、戶部都不能放心。因此朝中幾位大佬商量下來,決定仿效元朝制度,在松江府淀山港設立市舶司,又設市舶司從四品提舉一人、正五品副提舉一人、吏目若干,專門管轄港口事宜。而市舶司本身,則由內廷直屬,朝廷六部及南直隸布政使司不得予以干涉?!?/br> 姬慶文眉頭一皺,問道“那我問你,市舶司提舉、副提舉的人選,都確定了嗎?” 李元胤答道“基本已經確定了,副提舉由姬大人你兼任,而正提舉則是司禮監提督太監沈良佐……” “沈良佐?怎會是他?”姬慶文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個沈良佐,姬慶文是有些接觸的。 就在上個月,姬慶文赴京師勤王,同當時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兵臨京師城下,想要領軍進京城休息??善褪沁@個暫署九門提督的沈良佐,仗著身上有圣旨,就是咬緊牙關閉門不納。到最后還是姬慶文用計騙沈良佐出城,又用皇帝的親筆圣旨才讓沈良佐打開了城門,卻也只放了自己所部五百人京城而已。 由此可見,這個沈良佐應該是個不好對付的人物。 想到這里,姬慶文開始在肚子里咒罵起來“讓我當副提舉,卻叫什么沈良佐當正的,這不是給我頭上套緊箍咒嗎?” 姬慶文越想越是生氣,忍不住開口罵道“到底是哪個生 孩子沒屁眼的混蛋,給皇上出了這么個餿主意?李元胤,你知不知道?” 李元胤一臉難色,道“大人,這話……我就不太好說了?!?/br> 姬慶文不是強人所難之人,知道李元胤能給自己通風報信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再讓他告訴自己出主意的人,那就無異于將這個錦衣衛高級軍官放在火上烤了。 于是姬慶文背著手原地轉了個圈,又問道“也罷,那我就不逼你了。但你總能告訴我,這消息你是從哪里聽來的吧?” 李元胤沉默了一下,說道“據說是沈良佐口風不緊,得了這個肥差便立即寫書信給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報喜。南京守備太監身邊有我幾個弟兄,是他們把這件事情通報給我的?!?/br> 姬慶文聽了這話,不免有些感動李元胤已經開始將自己收集起來的情報提供給自己了,可見他從潛意識里,已慢慢將姬慶文當做自己人來看了。 可他又有些感慨看來不論在什么時代,信息情報工作還是要放在首位的,而且這種事情,光靠李元胤的良心可不行,非得要自己出錢、拉人,組織起一支可以讓自己放心的隊伍不可。 李元胤見姬慶文陷入了沉思,還以為他是在考慮沈良佐的事情,便安慰道“大人也不必過于擔心。南京那邊傳過來的消息,說是沈良佐再怎么早,也要等過完年之后再啟程南下。還有的是時間,大人不必著急?!?/br> 聽到“過年”兩個字,姬慶文陡然從沉思中反應了過來,說道“對啊,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可是件大事。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我們就去松江府那邊走一趟,跟李巖商量一下過年的事情,也商量一下那沈良佐的事情?!?/br> 過年可不僅僅是吃一頓飯、看一場焰火的事情,還要牽涉到年終結算、分拿紅利的事情。李元胤在姬慶文身邊做事,去年就從他這里拿了三千兩銀子的酬謝,今年他跟著姬慶文一同去京師勤王,著實綁了些忙,不知姬慶文春節時候又會給他多少銀子…… 沒人會跟銀子有仇,即便是李元胤這樣平日里讓人望而生畏的這個錦衣衛指揮僉事,一想到這里,也禁不住眉開眼笑起來。 于是李元胤破天荒主動請姬慶文上街吃了頓好的,這才同自己眼前這位大金主告辭。 今日一天姬慶文做了不少事情,心里正亂,離了酒樓便斥退了隨身陪伴的小多子,自己一個人背著手在繁華無比的蘇州城中閑逛起來。 現在果然 是將近除夕的時節,蘇州城內不少地方都已張燈結彩,街上的路人、店里的掌柜、拉的小二,一個個臉上都掛起了由衷的笑容,正等候著崇禎三年的到來——而崇禎二年西北大大災、京師的大戰,似乎同這天堂一般的蘇州水鄉,沒有半點聯系。 姬慶文正感慨間,卻見前頭柳如是正在杏兒的陪伴下滿大街地采購東西,這兩人買的物件實在太多,兩個弱女子沒法拿下,便干脆又出錢雇了一輛板車,讓推車人跟在自己身后,幫忙搬運采購的結果。 姬慶文心中暗哂“看來古往今來的女子都是一樣,只有逛街shoppg才是最開心的事情?!?/br> 于是姬慶文便躡手躡腳走了上去,看她們正在一家綢緞莊里采購面料,忽然抬高了聲音喝道“嘿,我就是開織坊的,你們兩個倒好,竟還去別家店買綢緞,這不是掃我的臉嗎?” 柳如是聽了一愣,忙道“原來是大人來了……”便不言語。 倒是杏兒同姬慶文熟悉些,說話也更隨意,說道“少爺,織造衙門出產的綢緞好是好,可都太富態了,穿著俗氣,我們才在這里買綢緞呢!” 綢緞莊老板聽了這幾個人的對話,這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蘇州織造提督大人來了,便趕忙從柜臺里走了出來,拱手作揖道“原來是姬大人駕到,小店真是蓬蓽生輝、蓬蓽生輝……” 姬慶文見有人捧他,自然高興“掌柜何須如此?現在我們是,您老是主,照常做生意也就是了,就別鬧這種虛禮了?!?/br> “是,是?!闭乒褚荒樀恼~媚笑容,搓著手又道,“大人您可是大行家,瞧瞧小店里這些綢緞還看得過眼嗎?” 掌柜的這就說錯了。 姬慶文就任織造提督以來,所做的同織造坊相關的工作,大多是在理順生產關系、調動織工積極性、開拓銷售途徑等,而具體生產則全權交給宋應星和葛勝幾人負責,因此他對綢緞的好壞,并不是十分懂行。 然而現在可不是露怯的時候,于是姬慶文裝模作樣地在綢緞莊里走了兩邊,又伸手摸了摸幾塊自己看的順眼的布料,說道“還好,還好?!?/br> 說完這兩句,姬慶文旋即把話題引開,問道“方才這兩位說織造衙門里的綢緞太富態了,不適合女子穿著,你怎么看?” 掌柜的聽了這話,眉頭禁不住皺了起來,反問道“不知這兩位……兩位姑娘,同大人是什么關系?” 。